金葡菌败血症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1939年,白求恩临终前向聂荣臻提出请求
TUhjnbcbe - 2022/12/11 20:25:00

毛主席口中的他是“高尚的”、“纯粹的”“有道德的”“脱离了低级趣味的”。

就是这样一个加拿大人,却得到了毛主席如此盛赞;同样是这样一个加拿大人,临终前挽着大将聂荣臻的手,请求他为自己拨一笔款。

白求恩

甚至在其去世后,聂荣臻还亲自为他献上花圈纪念他。这个加拿大人究竟是何方神圣?他何以赢得我国一众核心领导人的高度评价?在他背后究竟有什么故事呢?

不完美的圣人

白求恩是国际历史上著名的共产主义战士,更是享誉世界的胸外科医生。

这样的头衔加持下,他能够得到毛主席和聂荣臻等一众中国核心领导人物的高度评价其实可以说是见怪不怪。其实,白求恩实际上可以说是一个有很多缺点的人。

白求恩出生在一个牧师家庭,和众多出生在西方国家的孩子一样,白求恩家里由父亲做主。

然而他的父亲却不同于其他牧师,他易怒而暴躁,因此白求恩从小就生活在父亲的管制和阴霾下。

随着白求恩的一天天长大,他开始有了自己独立的意识,也开始了他叛逆的少年时光。他最大的乐趣就是——与父亲对着干。

父亲是牧师,而他偏偏要做一个无神论者。父亲怜悯天下苍生,而他偏偏是个“残酷的”孩子。

儿时他经常下河游泳,他毫不犹豫地将捕捉而来的青蛙无情解剖。父亲希望他将来进入神学院学习,成为一名牧师,而他再一次拒绝了父亲的安排,报考了多伦多大学医学院。

凡是流经他身体的血液,无一不充斥着叛逆的因素。他的心中没有救世主,只有冰冷的手术仪器和刀具。

白求恩虽一生都在竭尽全力与父亲“作对”,好像想完全脱离父亲的影子。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却完美继承了父亲的暴脾气。

辗转来到中国工作的他,无意间见到了新来的护士正在给伤者换药。

护士换药原本只是再常规不过的事情,可是那天白求恩却一眼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护士拿的药瓶与她上的药品并不对应。

白求恩先是追问护士,患者现在的伤情应该上什么药,在得到正确答案后,白求恩困惑不解:“既然知道正确的药品,为什么手上的药瓶不对应?”

护士解释道:“之前瓶里的药品用完了,所以临时用这个空瓶子装其他的药粉。”白求恩听后勃然大怒,他指责护士不专业,不拿伤员的性命当回事,并且要求这名护士立马走人。

护士才是卫校刚毕业不久的小姑娘,在遇到白求恩这样的指责后直接吓哭了。

白求恩怒气稍减后及时向对方道了歉,他指出:“我的态度确实过于恶劣,但是医疗这样的东西是非常严谨的,每天死于战场的人那么多,我只希望能多挽回一些生命。”

白求恩虽然不是一个完美的人,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确实是一个绝对的医学人才。

抗战时期中国医疗物资紧缺,医疗落后,几乎只有白求恩掌握了胸外科手术,也只有他有能力操刀这样危险性极高的手术。

没有人能永远保持完整,这也正是我们需要接受不完美的原因。圣贤尚且不能完全无过,抛开医生的身份来说,白求恩不过只是“凡夫俗子”一个。

人类正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差异才能彰显世界的多元。白求恩也是这样,因为有了不同的差异,方能凸显其真实。

中国永远的朋友

年,45岁的白求恩在加拿大加入了加拿大共产*。三年后,他就远赴中国,参加了中国抗日革命战争。

白求恩此行赶赴中国,并不是因为发现了什么财富密码,全世界都知道,当时的中国遍地有的不是马可波罗笔下的*金,而是数不胜数的尸骸。

显然,白求恩此行就是为了医治伤员。白求恩当时率领着一支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卫生队伍前往中国延安,得到了毛主席的热情招待。

中国人的好客基因自几千年前就被我们的祖宗刻进了骨髓中。当时尽管延安物资极其匮乏,但是我*还是尽最大的能力招待了这群自远方而来的朋友。

白求恩在做手术

白求恩大夫会的中文不多,再加上他深知抗战时期中国物资的匮乏。所以即便有什么需求他也不会主动向我方提起,这些都被毛主席看在眼里。

毛主席担心他没办法忍受延安寒冷的严冬,于是安排厨房给他炖了一只乌鸡滋养身体。

白求恩在看到厨师端上来的乌鸡汤后非常感动,但是他只喝了一碗,就要求将这些乌鸡汤拿去给养伤的战士喝。

毛主席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深切地表示:“但凡亲眼见过白求恩大夫医治病人的人必定都会为之感动。”

白求恩告诉自己带来的医疗队和同样参与到护理伤员的中国护士:“必须对病人有同理心。”

当众人提问何为同理心时,白求恩说道:“把自己看成伤员,或者把他看做你的兄弟姐妹、你的父亲一样去照顾。”白求恩是这样去要求护士的,自己也是这样践行这条要求的。

尽管白求恩会的中文并不多,但是他依然会坚持每天用自己并不熟练的中文去问候伤员的病情如何,鼓励伤员勇敢克服伤痛。

可以说,医生比任何人都希望自己的病患早日康复。每天经白求恩手下抢救的伤员有很多,但是他们中很多在康复后不久,甚至是没有完全康复,就又会继续投入战场。

战争就是如此残酷。对于很多大人物来说,战士牺牲是家常便饭,但是对于战地医生来说,逝去的每一条生命都是珍贵的。

白求恩追求的不仅仅是病人的康复和治愈,他更是将社会责任赋予医疗事业中。他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府应当使医疗社会化,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在当时那样的年代,几乎很少有人能提出这样的观念,因为各国农民在经历了长期的地主与资本主义的剥削后,潜意识就认为:没有钱治病的人就活该被病死。

但是白求恩的目光显然很长远,他将守护人民的医疗健康列为了*府的首要职责。这也被人认为是多年后“医保”的思想来源之一。

白求恩在中国工作了一年半,为中国的战地医疗做出了巨大贡献。由于当时手术难免会遇到需要给病人输血的情况,但是输血对于中国老百姓来说可是一件新鲜事。

当白求恩提出,要在当地建立起一个群众血库时,很多百姓都不免怀疑他的用心。

因为在很多老百姓的旧思想里,血抽出来是可以拿去卖的。白求恩见多方解释无果后,直接撩起袖子,露出手臂说:“先抽我的!”

群众在见到白求恩的此番举动后,也开始理解了白求恩的做法,于是纷纷加入到献血的队伍中去。

不负天下唯负卿

白求恩的一生中,有一个女人对他来说非常重要,也让他很愧疚,那就是他的前妻法兰西斯。

两人的爱情经历了相识、相爱,再到离婚又复婚。遗憾的是,两人一波三折的婚姻最终还是没能取得一个圆满的结局。

白求恩和妻子相识于年,那一年,白求恩已经33岁,早年的他并不是没有对其他女孩动过心,但是由于工作繁忙,最终他和那些女孩的感情都未能有善终。

白求恩和妻子

那一年白求恩前往英国爱丁堡参加外科医学会员考试,当时22岁的英国女孩法兰西斯也参加了这场考试。

白求恩对这个优秀的女孩子一见钟情,很快便对她展开了猛烈地追求,两人很快相爱并且结为夫妇。

幸福的婚姻生活给白求恩的生活增加了许多亮色,然而这样的幸福并没有持续很久,因为在两人婚后不到一年,白求恩就被诊断出来患上了肺结核。

肺结核在今天看来也许并没有什么严重的疾病,但是在当时那样一个医疗物资如此落后的年代,这样的疾病却是非常可怕的。因为它不仅很难治愈,而且还有很高的传染率。

白求恩为了不连累妻子,于是萌生了要和妻子离婚的想法。但是妻子法兰西斯却多次拒绝了他的要求,无奈之下,白求恩只好主动向法院提交了离婚申请书。

白求恩的行为虽然是保护妻子,其实也是在无形中伤害了妻子。可以说他虽然保护了妻子的身体健康,却也给妻子的心灵带来了很大伤害。

在如愿与妻子离婚后,白求恩的病情一天天加重,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自暴自弃。

年,他顶着疾病的折磨,以顽强的意志发明出了名为“人工气胸疗法”的治疗手法,这种手法在理论上可以很大程度治疗肺结核。

但是由于这种手法是首创,所以很多肺结核病人都不太愿意接受这样的治疗方法。找不到病人实验,白求恩就在自己身上做实验。

手术出乎意料地成功,白求恩不仅成功治愈了自己的肺结核,还因为首创这样的疗法而在世界医学界享有盛誉。

白求恩与妻子因肺结核而离婚,如今自己的疾病治愈,白求恩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自己的妻子。

他认为,两人之间最大的矛盾已经解决了,那现在再去求妻子复合一定没问题了,于是便信誓旦旦地去找妻子。

可是妻子法兰西斯显然为他之前推开自己的行为感到失望,并没有第一时间答应他复合的请求。后来,在白求恩的一再恳求下,妻子最终还是同意和他复婚。

然而,破镜重圆后也会有微不可察的裂纹存在。

白求恩虽然和妻子复婚了,但是两人之后常常争吵不断。最终,妻子主动向他提出离婚。白求恩这才意识到,两人再也不能回到曾经的幸福生活了。

与妻子离婚后,白求恩没有再续弦,而是更加卖命地工作,企图在无休止地工作中麻痹自己。年,白求恩参与到西班牙内战中,成为了一名国际反法西斯志愿者。

年12月,在得知中国国内战争的伤亡以及中国医疗物资的匮乏后,他主动向国际援华委员会报名,希望可以由自己带领一支医疗队前往中国援助中国*队。

年,他成功得到委员会的批准,就这样,他带着一支医疗队单枪匹马前往远东,赶来援助中国。

白求恩抵达中国后,在中国工作的时间只有一年半。年10月下旬,他的工作开始告一段落。这并不是由于他畏惧战争的残酷,急于逃避战火。

而是由于在一次救治伤员的手术中,他的手指不幸被手术刀割伤,最终感染了细菌。细菌在白求恩身体内不断繁衍,最终转化为败血症。

年11月,饱受败血症折磨的白求恩因为抢救无效,在病床上彻底闭上了双眼,牺牲在了中国河北省。

白求恩在病逝前,曾紧紧挽住聂荣臻的手臂告诉他:“希望你可以给我的前妻拨一笔款,因为在我们离婚后,我知道她过得很不好,她的不幸都是因为我……”

白求恩一生救死扶伤,他从死神的手中抢救过上千条人命,可以说他无愧于天下人。

然而白求恩一生最大的愧疚莫过于对自己的前妻。原本他也应该拥有幸福美满的家庭,然而却因为疾病不得不亲手终结这段婚姻。

如今他深知自己的生命走到了终点,再也没有办法弥补自己犯下的过错,只好寄托希望于聂荣臻,希望他可以在经济上照顾一下不幸的前妻。

白求恩和聂荣臻

白求恩虽然去世,但是他的精神和热血却永远地留在了中国这片*土地上。为他援助过的中国人民,永远都不会忘记这样一位医生曾经的功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多地修建了以白求恩命名的建筑,如白求恩墓,白求恩纪念馆,白求恩中学等等,也算是中国人民对这样一位国际共产主义战士和医学泰斗的追思与怀念。

1
查看完整版本: 1939年,白求恩临终前向聂荣臻提出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