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葡菌败血症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肾衰竭患者为什么会发生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有
TUhjnbcbe - 2021/11/14 22:50:00

甲状旁腺是人体内分泌腺之一。人体有两对甲状旁腺,棕*色,形似大豆,分别位于左右两叶甲状腺背面(或埋在其中)的中部和下部。主要功能为分泌甲状旁腺激素(简称PTH),调节机体内钙、磷的代谢。

甲状旁腺激素(PTH)的分泌主要受血钙浓度的调节,血钙高时,PTH分泌减少,血钙低时,PTH分泌增加。血钙每变化1mg/dl,PTH浓度约变化%,长期血钙过高或过低会导致甲状旁腺腺体缩小或加大(可大至5倍以上)。机体内钙磷代谢还受维生素D和降钙素的影响。

要知道发生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原因,还要了解一下人体钙、磷及维生素D的情况。

维生素D主要存在于海鱼、动物肝脏、蛋*和瘦肉、牛奶、鱼肝油、海产品等等,人体摄入维生素这些食物后,维生素D被肠道吸收,经血液转运到肝脏,在肝细胞内经25-羟化酶作用,变成25-羟维生素D3,然后再在肾脏中1α-羟化酶作用,变成1,25-二羟维生素D3,又称活性维生素D3。

活性维生素D3的主要作用包括:

1、对肠道作用:促进小肠粘膜对钙和磷的吸收,能够升高血钙,增加血磷。

2、对骨的作用:调节骨钙的沉积和释放。

① 刺激成骨细胞的活动,促进骨钙沉积和骨的形成,降低血钙。

② 提高破骨细胞的活动,增强骨的溶解,使骨钙、骨磷释放入血,升高血钙和血磷,但总的效应是血钙浓度升高。

③ 此外还可增强甲状旁腺激素(PTH)对骨的作用。

3、对肾脏的作用:促进肾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尿钙、磷排出量减少。

肾功能不全时,肾脏1α-羟化酶作用减少,作用减弱,1,25-二羟维生素D3产生减少,钙从肠道及肾脏吸收减少降低,排泄增加,血中钙降低,磷的排泄减少,血磷升高,另外,甲状旁腺细胞对钙及维生素D的反馈不敏感及骨对PTH的抵抗持续存在,这些情况会导致甲状旁腺细胞增生,分泌甲状旁腺激素增加,叫做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早期是药物治疗可以控制的,如果不及时治疗,或者药物控制效果不好,会变成不可控制性,甚至会变成甲状旁腺腺瘤,这种腺瘤绝大多数是良性的,但会自主分泌甲状旁腺激素,对人体产生危害,药物无法控制,此时就需要手术切除。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不治疗会产生那些危害呢?

1.会导致心血管钙化,导致心肌功能障碍,心脏瓣膜功能障碍,左心功能不全,心脏传导缺陷,心律失常,心脏相关死亡增加。2.骨髓纤维化,红细胞生成改变,加重贫血。3.软组织钙化,心脏疾病风险增加,切口手术并发症增加,肾移植成功率下降,钙化性尿*症性小动脉病,痛性皮损、组织坏死,截肢、败血症、死亡。4.肾性骨病:如骨痛、骨质脆弱、不稳定,易骨折,严重时椎体塌陷,身高变矮,面部变形。所以,应当重视甲状旁腺功能检查(查血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如果控制效果不好要做甲状旁腺超声检查),发现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应当积极与主管医生讨论,早期治疗。

其他内容可

1
查看完整版本: 肾衰竭患者为什么会发生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