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脉内瘘是透析患者的生命线,熟练正确的穿刺技术是保护内瘘、延长内瘘使用寿命的必要条件。一旦闭塞,对患者的身心、经济和生活都造成痛苦和不适,需要重新建立血管通路~
所以,若能在此之前就规避掉一些并发症,就能很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即使不小心出现了并发症也不要慌,按照下面的步骤,也能让你处理的得心应手~看你的喽!
出血临床表现
1、手术切口渗血,伤口敷料持续有新鲜血液渗出。
2、穿刺或止血时出血,穿刺点周围皮下血肿。
防治措施1、术后切口出血或渗血严重通知医生打开切口止血。
2、避免过早使用内瘘,新建内瘘的穿刺最好由有经验的护士进行。
3、合理使用肝素。
4、提高穿刺技术,力争一次穿刺成功止血力度适当,以不出血为准,最好指压止血。
5、避免同一部位反复穿刺,以防发生动脉瘤破裂。
6、指导患者放松止血带时观察有无出血及出现出血的处理方法。
感染临床表现
1、感染瘘管局部表现为红、肿、热、痛,有时伴有内瘘闭塞。
2、全身症状可见寒战发热,重者可引起败血症、血栓性静脉炎。
防治措施1、停止使用内瘘,改用临时性血管通路。
2、局部有脓肿时应切开引流,并全身使用抗生素。
3、发生败血症者应用大量有效抗生素至血培养阴性2周。
血栓形成临床表现
1、内瘘血管处疼痛,搏动、震颤及杂音减弱或消失。
2、抽出血为暗红色、血流量不足。
防治措施1、高凝状态的患者可根据医嘱服用抗凝药。
2、穿刺或止血时发生血肿,先行按压并冷敷,在透后24小时后热敷消肿,血肿处涂搽喜疗妥并按摩。
3、早期血栓形成,可用尿激酶25万~50万U溶于20ml生理盐水中,在动静脉内瘘近端穿刺桡动脉缓慢注入。
4、若无效可以行内瘘再通或修补术。
流量不足临床表现
1、增大血流量时可见血管明显塌陷。
2、患者内瘘血管穿刺部位有触电感,同时有大量泡沫析出。
3、静脉壶血流忽上忽下,并伴静脉压报警。
防治措施1、有计划使用内瘘血管,严格执行正确的穿刺技术,切忌反复定点穿刺。
2、提高穿刺技术,减少血肿发生。
3、嘱患者定时锻炼内瘘侧手臂,使血管扩张。
4、必要时手术扩张。
动脉瘤临床表现
内瘘局部扩张明显,明显隆起或呈瘤状。严重扩张时可增加患者心脏负担和心血量,影响心功能。
防治措施1、内瘘吻合口过大适当加以保护,减少对静脉和心脏的压力。
2、小的血管瘤一般不需手术,可用弹力绷带或护腕轻轻压迫,防止其继续扩大。
3、禁在血管瘤处穿刺。
4、血管瘤明显增大,影响了患者活动或有破裂危险,可采用手术处理。
充血性心衰临床表现
心悸、呼吸困难、心绞痛、心律失常等。
防治措施1、用弹力绷带包扎内瘘。
2、若无效则采用外科手术缩小吻合口内径。
文章来源:肾脏内科护理手册推荐阅读:1.2年前出现症状没在意,25岁女子查出癌症!这类人群高发…2.血液透析患者如何保护眼睛?3.快速读懂透析患者摄入蛋白质技巧4.科普!高生命质量血液透析的四大关键5.老年血透患者护理,需要更多的陪伴与关爱6.透析饮食应注意,山珍海味任性有代价!7.防疫须知!医院为什么不允许你探视病人?封面图:网络
发文声明:转载文章非商业用途,转载仅供健康科普,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