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呼吸衰竭一样,脓*血症也是一个看起来比较贵的诊断。然而,什么时候能用脓*血症作主要诊断,大家常常莫衷一是。
老徐经过大量走访、研究,觉得问题主要出在两方面:一个是主要诊断的选择原则尚不完善,一个是国临版编码库更新滞后。
我们先来看个案例,这个案例出现在国家病案质控中心“提高主要诊断编码正确率”培训会上,相信大多数小伙伴都参加了此次培训。
在这个案例中,主要诊断克雷伯杆菌败血症,其他诊断脓*性休克,这没什么问题。但是其对应的编码看起来就比较别扭,A41.5和A41.9是矛盾的。
这是因为,在WHO版ICD-10中,脓*性休克被分类于A41.9,而在年已经修正为R57.2。虽然我们并不一定要紧跟WHO的节奏,但毕竟已经东京奥运会了,还在使用北京奥运会时的编码库确实有些不妥。
好消息是,医保版ICD-10使用了比较新的编码库,所以在上传数据的时候脓*性休克A41.x会被映射到R57.。
在ICD-10中,与脓*血症相关的编码有A40(链球菌性脓*症)、A41(其他脓*症)、R65.1(严重脓*症)和R57.2(脓*性休克)。
我们知道,脓*血症是一个连续的临床过程,从局部感染开始,发展到全身感染,严重者出现脓*性休克,危及生命。
那么,假如患者来院时已经存在脓*性休克,后经救治后好转出院,主要诊断该怎么选择呢?是选择最重的脓*性休克,还是选择病因局部感染?或者选择脓*症或严重脓*症?
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不需要像培训时那样绕来绕去。
首先,不管是ICD-10的编码规则,还是医保结算清单的填报规则都提出,有明确诊断时R编码不作主要诊断,这也是国际通用的准则,因此可以排除R65.1(严重脓*症)和R57.2(脓*性休克)。
现在只剩下局部感染和脓*血症。
虽然局部感染是脓*血症的病因,但《住院病案首页数据填写质量规范(暂行)》中指出,疾病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出现不同危害程度的临床表现,且本次住院以某种临床表现为诊治目的,则选择该临床表现作为主要诊断。
脓*血症是局部感染的严重阶段,是促使患者入院更迫切的因素,是本次住院诊疗的问题核心,因此,应选择脓*血症作为主要诊断。
另外,有朋友会问,按照上面的说法,是不是脓*性休克永远都不能作主要诊断?
关于这个问题,老徐只能模仿官方的语气来回答:“脓*性休克原则上不能作为主要诊断”。
老徐编码看看有几个真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