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费疫苗,90%的人都有各种各样的误会:
“打免费的疫苗就好,没必要花钱受罪。”
“打的疫苗种类太多了,对身体不好。”
“打了疫苗也没用,该病还得病。”
首先要明确,“二类疫苗”不是“可打可不打”的疫苗。不要被这个名字误导,认为“一类更好,二类不如一类”。
其实我们常说的“二类疫苗”“自费疫苗”,指的都是非免疫规划疫苗。
免疫规划疫苗(一类疫苗)是纳入国家免疫规范的疫苗,由*府出资,父母只需要在适当的时间带宝宝到当地的妇幼保健院或卫生院接种,这个接种是免费的,父母不需要出钱。
非免疫规划疫苗(二类疫苗)是按照“自费、自愿”为原则接种的疫苗,既包括了一类疫苗覆盖不到的疾病的补充疫苗,又有可以提高接种效率或者禁忌症更少的替代疫苗。
而对我们个人来说,在经济条件允许的前提下,二类疫苗接种越多,保护就越全面。
今天,疫苗君就按照对应疾病严重程度、发病率、接种时机等因素,为大家挑出了7个花钱也要给孩子打的疫苗。
1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PCV13):
有必要打,推荐尽早接种
在我国,肺炎球菌性疾病成为了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首要病因。
而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主要预防肺炎链球菌引起的侵袭性疾病,包括菌血症性肺炎、脑膜炎、败血症和菌血症等。
接种方法
(1)2~6月龄(最小满6周龄)婴儿:共接种4剂。
推荐首剂在2月龄(最小满6周龄)接种,基础免疫接种3剂,每剂次接种间隔2个月;于12~15月龄时加强接种第4剂。
推荐首剂在3月龄接种,基础免疫接种3剂,每剂次接种间隔1个月;于12~15月龄时加强接种第4剂。
(2)7~11月龄婴儿:基础免疫接种2剂,接种间隔至少2个月;于12月龄以后加强接种1剂(第3剂),与第2剂接种至少间隔2个月。
(3)12~23月龄幼儿:接种2剂,接种间隔至少2个月。
(4)2~5岁儿童:接种1剂。
2
Hib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
1.5月龄-5岁
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简称Hib疫苗,主要预防由b型流感嗜血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系列疾病,如脑膜炎、肺炎、咽喉炎、败血症等。
接种方法
(1)<6月龄儿童,间隔1个月或2个月接种1次,共3次,在18月龄时进行加强接种1次。
(2)6~12月龄儿童,间隔1个月或2个月接种1次,共2次,在18月龄时进行加强接种1次。
(3)1~5周岁儿童,仅需接种1次。
起始接种年龄较晚的儿童,如果第一剂次接种年龄12月龄,仅推荐接种一剂。
3
流感疫苗:6月龄以上每年1次
流感是秋冬季高发病,宝宝免疫力差,容易感染流感,甚至引发病*性肺炎或混合性肺炎等严重并发症,注射疫苗可以起到保护机体的作用。
接种方法
如果孩子已经超过了6月龄,那最好每年都接种流感疫苗。即便是到了流感流行季期间甚至流感发病高峰时期,也应该尽量接种疫苗以获得保护。
对于<6月龄的儿童,没有流感疫苗可以接种。因此所有家庭密切接触者(大人孩子都一样)应该接种流感疫苗,建立家庭保护圈,间接保护孩子,避免将病*带回家传染给小宝宝。
4
EV71手足口疫苗(EV71疫苗):6月龄-5岁
中国疾病防控中心鼓励在孩子1周岁前完成接种程序,1岁及以上的儿童越早接种越好。
手足口病的特点是高发病率,虽然大多数症状是轻微的,但是也有重症的,重症有可能导致死亡。
而接种EV71疫苗可以有效减少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发生。
但EV71手足口病疫苗对宝宝只是有一定保护作用,并不代表宝宝就不会患手足口病。
接种方法
共接种2剂,建议在6月龄开始接种,间隔≥1个月,即便6月龄没有接种,6岁前都应尽量完成2剂接种。
5
水痘疫苗:
12月龄起接种1剂,建议4岁后加强1剂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常发生在脸部和躯干,以红色斑、丘疹、疱疹和痂疹为特征的疾病。
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所以极易在群体中暴发,尤其托班、幼儿园等宝宝高度集中的场所,更需要注意。
中国疾控中心建议,孩子在入托前应接种1剂水痘疫苗。
接种方法
共接种2剂,一般建议分别在12月龄、4岁各接种1剂。
6
口服轮状病*疫苗:2月龄开始接种
轮状病*感染是全球5岁以下儿童严重脱水性腹泻的首要病因,几乎每个孩子在3-5岁前都感染过轮状病*。在中国<5岁儿童中,至少1/3腹泻都是由轮状病*感染所致。
目前可以选择的
轮状病*疫苗主要有
单价Rotarix(罗特威)疫苗:2月龄以上,每年1剂,最多4剂。
5价Rotateq(轮达停):建议2月龄,4月龄,6月龄各一剂,最早1.5月龄可以口服1剂。
7
人乳头瘤病*(HPV疫苗):
9岁以上女孩尽早接种
对于6岁以上的孩子,除了流感疫苗外,女孩及时打HPV疫苗也非常重要!
HPV疫苗能预防由于感染HPV病*导致的宫颈癌、外阴癌、肛门癌等疾病。这种疫苗需要在女孩9岁的时候就安排上,越早接种免疫效果越好。
以上7个二类疫苗所预防的疾病都是婴幼儿期及儿童期常见疾病,为了宝宝的健康,家长们最好带宝宝去打疫苗。
不过家长们可以根据宝宝的健康需求,自身的经济能力,自主决定是否接种该类疫苗,并承担相应的疫苗和接种服务费用。
▍来源:腾讯医典等;图片:百度图片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