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葡菌败血症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多学科合力,新药物助力,耐药菌攻克有力多
TUhjnbcbe - 2021/8/19 23:04:00
北京去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年8月8日,“遏制细菌耐药,我们在行动ing——耐药革兰阴性菌论坛”在上海成功举办。细菌耐药已成为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难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我国革兰阴性菌耐药形势严峻,治疗手段和可用药物十分有限。会议期间,医院张文宏教授、浙江大学医院俞云松教授、医院抗生素研究所张菁教授、上海交通大医院陈尔真教授、医院抗生素研究所王明贵教授和胡付品教授接受采访,围绕细菌耐药防、诊、治介绍现状,发表观点、提供建议、指导方向。本文整理访谈精要内容如下,以飨读者。

张文宏教授、俞云松教授、张菁教授接受采访

细菌耐药不容忽视,亟待各行、各业、各部、各人共同遏制

Q:目前我国细菌耐药总体现状是怎样的?要进一步遏制细菌耐药,需从哪些层面努力?对公众有何呼吁和建议?

俞云松教授:近年来,经过国家各个层面的重视和努力,我国甲氧西林耐药金葡菌(MRSA)总体感染率已在逐年下降,但主要是院内感染下降,而社区获得性感染仍在增加。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耐药菌感染率相对稳定,但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感染率仍在上升,形势严峻。

遏制细菌耐药的发生,需要各行、各业、各部门、各人等多方面共同努力。就医院层面而言,主要包括专业诊疗团队的建设,因为细菌耐药的发生与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密切相关;第二是院内感染的良好防控,医院加大投入、加强实施、有效落地。

当然,公众对抗菌药物的正确认识和合理使用也至关重要。我们建议,其一,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减少感染风险;其二,养成良好的抗菌药物使用习惯,杜绝滥用。

张文宏教授:目前耐药菌感染致死率已经达到了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甚至超过流感,临床上有效的治疗手段仍然匮乏。如果细菌耐药继续发展,未来,待新冠病*肺炎疫情过去、疫苗广泛接种后,耐药菌感染致死率甚至会超过新冠病*感染。来自美国的统计数据显示,被称为“超级细菌”的多重耐药菌数量仍在不断增加,尽管每年有新药问世,但新药何时又会诱发耐药,我们不得而知,情况令人堪忧。

因此,当下工作的重中之重仍然是控制抗菌药物的滥用。否则,耐药菌感染也可能成为“超级传染病”,蔓延全球。我们也诚挚呼吁国家相关部门能以新冠病*肺炎防控这一重大公共卫生建设项目为契机,继续重视和强化对耐药菌感染的防控。

陈尔真教授、王明贵教授和胡付品教授接受采访

纵向对照,耐药防控初见成效;横向比较,不同层级差异明显

Q:从纵向比较层面,年CHINET中国细菌耐药监测结果与年的细菌耐药情况有哪些主要变化?反映出怎样的临床意义?从横向比较层面,医院在耐药菌种类及耐药率等方面有哪些差异?

胡付品教授:总体而言,年我国细菌耐药情况仍延续历年发展趋势,变化不大,保持平稳,部分耐药菌检出率呈下降趋势,例如MRSA。此外,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在年首次出现下降趋势,但能否持续尚无从知晓,我们拭目以待年的统计结果。这提示我们,其一,细菌耐药形势仍然严峻;其二,近几年在我国*府及全国各部门、各机构的共同努力下,细菌耐药防控已初见成效。

医院在科室设置、收治疾病种类和抗菌药物可及性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两者间病原菌分布及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存在明显差别。耐药菌种类方面,医院患者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卡他莫拉菌等苛养菌检医院。耐药率方面,医院患者重要耐药菌医院。

为院感防控“吹口哨”,为精准用药点明灯——CRE筛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Q:CRE筛查有哪些重要意义?

俞云松教授:CRE筛查无论对院内感染防控还是精准治疗都非常重要。于院内感染防控而言,对于筛查结果阳性的患者,我们及时进行早期隔离,可以降低院内传播风险;同时,对后期发生血流感染的患者,前期的筛查结果对精准诊断、合理用药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也避免了因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诱发的细菌耐药。

俞云松教授、张菁教授:对筛查结果阳性的患者,药敏试验以及近年来兴起的碳青霉烯类耐药菌基因型检测(反映耐药机制)都为临床精准用药提供了重要依据。需强调的是,不同国家和地区的CRE特性不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也不尽相同,因此,国际的临床用药指南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国家和地区。具体临床实践中,临床医生务必与微生物学科等多学科同道紧密协作与沟通,为患者选择最合适的抗菌药物,进而由个体探索和总结出一定范围内群体的诊治规律和经验。

多学科合力,新药物助力,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攻克有力

Q:结合本次会议学术内容,您对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感染的防、诊、治有哪些建议?

陈尔真教授: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感染仍然是临床面临的巨大挑战。最重要的环节首先是保护易感人群,从源头上预防耐药菌感染的发生。其二,加强院内感染、院际感染的防控。其三,在有限的抗菌药物种类选择中,充分利用多学科团队(MDT)讨论,为患者制订个体化、全程动态、相对最佳的治疗方案。

王明贵教授:本次会议汇聚了感染科、血液科、重症医学科、药学、微生物学科、检验科等多学科专家同道,合力探讨和交流细菌耐药诊治进展,进一步加强了多学科合作。新的有效抗菌药物的研发速度亟待加快,例如年5月在国内上市的头孢他啶/阿维巴坦,就为CRE感染治疗提供了很好的新选择。患者有了更多选择,治愈机会才能增加。

胡付品教授:本次会议为细菌耐药发生情况、诊治现状认识的强化,相关规范的传播搭建了很好的学术平台,众多相关学科著名专家的讲解也为临床医生带来了耳目一新的理论知识和用药经验。期待更多这类高水平学术会议的举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多学科合力,新药物助力,耐药菌攻克有力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