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葡菌败血症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消化
TUhjnbcbe - 2021/8/19 2:49:00
北京白癜风多少钱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tsyl_bjzkbdfyy/

改善食欲

甘草锌颗粒:1.5g*10袋,0.5-1.5mg/kg(元素锌)。

1-5y0.75g,6-10y1.5g,11-15y2.5g.bid/tid

(1.5g中含锌3.6-4.5mg)2.5ml/次,儿童5ml/次bid/tid.

赖氨肌醇维B12口服液(同笑)ml/瓶,<3岁2.5-3ml,>3岁5mlpotid

四君子合剂:ml15-20ml/次tid,1y1ml;6m-1y3ml;>1y5-10ml;tid.

一般用于1岁以上,益气健脾,用于脾胃气虚,胃纳不佳,食少便溏。

肠泰合剂:10ml/支10-20ml/次tid.

四君子汤+双歧杆菌,益气健脾,消食和胃

复方胃蛋白酶:18袋/盒,饭前服用,用于消化不良、食欲缺乏,不宜与抗酸药同服。

5岁以上及成人2袋/次,tid.<5y1袋/次。

复方胃蛋白酶散(佳福)3g/袋<1y1g;1-3y1.5g;>3y3gtid.

复方消化酶胶囊(千红怡美)用法:1g/片,1-2片/次tid.饭后服用.

用于胰腺功能不全引起的腹部胀满、上腹不适,脂肪便等各种消化不良。

小儿复方鸡内金散:消化积食,小儿0.5g/次tid(周岁内酌减)

健胃消食片:0.5*36s

神曲消食口服液:

醒脾养儿颗粒:2g/袋<1y2gbid,1-2y4gbid,3-6y4gtid,7-14y6-8gbid.

薏芽健脾凝胶:10.6g/袋<6m半包,6m-3y1包tid.

益生菌

亿活(布拉氏酵母菌散)0.25*6袋<3岁1袋/次qd.>3岁1袋/次bid

双歧杆菌乳酸杆菌三联活菌片(金双歧)0.5g*24s

<6m0.5g;6m-3y1.0g,3-12y1.5g,2-3次/日。

双歧杆菌四联活疫苗(思连康)0.5g*30s(用于腹泻、便秘及功能性消化不良)

<6m1sbid..6m-1y2sbid..1-6y2stid..>6y3stid..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0.21g*24s,成人2-4片bid.

(主治因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急慢性腹泻、便秘,也可用于治疗中型急性腹泻,慢性腹泻及消化不良、腹胀。)

益菌康(复方嗜酸乳杆菌片)0.5*24s,成人1-2片/次tid(轻型急性腹泻、胃肠功能紊乱)

鞣酸梭菌活菌散(米雅)儿童1袋/次bid/tid.(急性腹泻疗程3-7天,慢性腹泻疗程14-21d)

倍顿3g/包<6m1.5-3g/次qd.

腹泻药物

口服补液盐III:5.g*6袋,1袋+ml水随意喝,

防止腹泻时脱水及电解质紊乱,早产儿不用。

磷酸钾:1g+mlNS,1:浓度

蒙脱石散:3g*10袋,>5月半袋/次,>1岁1袋/次bid/tid.空腹口服(1袋+60ml水)

杜拉宝:10mg*6支,1-9m10mg;9-30m20mg;30-9y30mgtid

谷氨酰胺颗粒(安凯舒)2.5g/包,6包/盒,-mg/kg.次,口服2次/日.

主要用于慢性腹泻,促进肠道黏膜修复。

麦滋林(L-谷氨酰胺呱仑酸钠颗粒)0.67g/袋为黏膜保护剂,

用于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

枫蓼肠胃康口服液:10ml/次tid,用于急性胃肠炎。

胃炎及溃疡

硫糖铝:10-25mg/kg.dqidx4-8周

结维乐(磷酸铝凝胶)抑酸护胃,20g/袋*4袋*1盒,

<6m5g,6-12m10g,2-4y15g,4-10y20g;bid疗程3-6天,副作用:便秘。

达喜(铝碳酸镁片)用于胃炎、胃溃疡,成人2片/次,4次/日,饭后1-2h咀嚼。

可用于便秘,副作用:腹泻、大便次数增多或软糊状便。

枸橼酸铋:6-8mg/kg.d

便秘

小麦纤维素:(非比麸)>6m1.75mg/次,>6y3.5mg/次,qd/bid*1周,1包+ml水,也可加入食物或饮料中。

乳果糖口服液:ml/60ml,婴儿5ml/d,1-6y5-10ml/d,7-14y15ml/d。成人30ml/d.

聚乙二醇散剂(福松)10g*10,10gpoqd,>8y/成人2袋qd,用于便秘

抗酸药物

·西咪替丁:20-40mg/kd.d

·雷尼替丁:3-5mg/kg.d.bid(早晚各一次,>8岁可用)

·奥美拉唑针:40mg/60mg,0.6-0.9mg/kg.dqd

(抑酸护胃,PPI<20mg/次,q12h/q8h,加5%GS/0.9%NS,冲管)

·伊索美拉唑:0.6-0.9mg/kg.dqd(抑酸护胃PPI)

·奥美拉唑肠溶胶囊:20mg*14s0.6-0.9mg/kd.d1-2次/日,空腹口服

止吐

·维生素B6:5-10mg/kg.次qd

·多潘立酮片(吗丁啉)10mg*30s成人1s/次tid,饭前15-30min服用。0.2-0.3mg/kg.次tid

·胃复安:10mg:1ml可导致急性肌张力不全

·格拉思琼:0.1-0.2mg/kg.次iv止吐

·昂丹思琼:0.1-0.2mg/kg.次iv止吐,用于周期性呕吐。

肝脏相关药物

·N-乙酰半胱氨酸:50-mg/kg.d*5d,用于药物性肝损害

·还原性谷胱甘肽片:0.1g*36s,小儿1-2片tid(保肝,与美能片合用,疗程12周)

·还原性谷胱甘肽针:0.6g新生儿0.2;<3岁0.3;>3岁0.6.

·美能片:小儿1片/次,小小儿半片/次,饭后口服tid

·美能针:1-3ml/kg.d,0.5-1支

·肌苷0.5-1支

·瑞苷0.1-0.15g/kg.d,浓度<2%,降血氨。

·熊去氧胆酸:mg*25s/50mg*60s20-30mg/kg.dbid/tid

·思美泰:(腺苷蛋氨酸针)mg/支mg*10s,30-60mg/kg.次,qd

(要冲管,与抗生素混合产生沉淀)

·茵栀*口服液:小儿:1/3、1/2、1支,成人6g/次tid

·鲁米那:5mg/kg.dq12h*3-10d(间胆增高,肝酶诱导剂)

止血药物

去甲肾上腺素:2mg:1ml,ml水+去甲4-8mg,25ml+去甲1-2mg,止血,呕吐

奥曲肽(生长抑素)0.1mg:1ml,

3-5ug/kg.次iv4-5min,3-5ug/kg.h维持至出血停止72h以上

解痉止痛

·颠茄片:10mg/片;颠茄合剂1ml/岁

·阿托品:0.02-0.03mg/kgim

·-2(山莨菪碱):0.1-0.2mg/kg.次<2次/天;0.3-0.5mg/kg.次iv<1支(解痉止痛)

.匹维溴铵

消化抗感染药物

·左氧氟沙星:5mg/kg.次bid*10-14d用于大便培养;鼠伤寒沙门氏杆菌感染。

·甲硝唑:口服20-30mg/kg.d,分2次*7d(AAD);静脉15mg/kg.d,分2次、3ml/kg.d分2次。

·甲苯咪唑:mg*6片,小儿mgpobid*3d(驱虫剂)。成人:mg/次bid*3d

·吡喹酮:25mg/kg.次tid*3d.停药3-7d*3个疗程(用于肺吸虫感染)

其他

西沙比利:0.1-0.2mg/kg.次tid

莫沙必利分散片:5mg*20s,0.1-0.2mg/kg.次tid(胃动力药,饭前半小时)

四磨汤口服液:10ml/10支,新生儿:3-5ml/次tid*2d,幼儿10ml/次tid*3-5d

(顺气降逆,消积止痛)

西甲硅油:婴儿1ml,1-6岁1ml,6-14岁1-2ml,青少年/成人2ml;3-5次/日。

用于腹胀、肠腔积气。

艾迪莎:30-50mg/kg.dbid/tid(需随访肝肾功、血常规)

消旋卡多曲:儿童:消旋卡多曲可减少腹泻频率和病程。常用剂量为:每次1.5mg/kg,3次/日,餐前口服,疗程5天。

成人:消旋卡多曲疗效与洛哌丁胺相当。常用剂量为mg/次,3次/日,餐前口服,疗程不超过7天。

消旋卡多曲+口服补液盐:1+1≥2;消旋卡多曲,是一种脑啡肽酶抑制剂,抑制内源性脑啡肽降解,延长消化道脑啡肽的生理活性,减少水和电解质的过度分泌。

收敛保护剂,在肠黏膜上形成保护膜,代表药物如鞣酸蛋白、碱式碳酸铋。

维生素k1:1mg/kg.d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治疗》

在抗生素应用2小时至2个月过程中或是停用抗生素2月后发生与抗生素有关的腹泻,一般称为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是指使用抗菌药物以后出现的无法用其他原因解释的腹泻,大便次数每天2次,连续2天以上,大便性状主要为不成形稀便或水样便。并排除其他原因,则考虑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是抗菌药物使用后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尤其是儿童。

各药占比:克拉维酸:10%-25%,头孢克肟:15%-20%,氨苄西林5%-10%,其他头孢类、氟喹诺酮类、阿奇霉素、四环素、红霉素、克拉霉素为2%-5%。

AAD的发病机制

1.肠道菌群失调

发病机制复杂,但抗生素引起的肠道菌群失调继发病原微生物异常定植被认为是最主要的发病机制。服用抗生素后,肠道正常菌群结构破坏,一方面使肠道菌群相关的糖类代谢降低,引起渗透性腹泻;另一方面使肠道生物学屏障破坏,病原微生物异常定植产生*素,引起炎症导致腹泻。抗生素直接破坏正常的肠道微生态环境,导致肠道菌群紊乱,是引起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发生的重要的发病机制之一。

肠道菌群失调分为3度。

I度肠道菌群失调,细菌总数处于正常低值,G+杆菌比例略有降低,G-杆菌和G+球菌略显增多;

II度菌群失调,肠道细菌总数明显减少,G+杆菌显著降低,G-杆菌、G+球菌显著增多,甚至可见到少量酵母样菌;

III度菌群失调,肠道细菌总数极度减少,G+杆菌和G-杆菌几乎呈消失状态,而G+球菌、酵母样菌大量增多,甚至出现较多的芽胞样杆菌。

I度、II度菌群失调是肠道细菌量的改变,而III度菌群失调是肠道菌群质的改变。

2.糖类代谢的异常

肠道内正常微生物参与分解糖类,使用抗生素后肠道内正常菌群减少,并且引起糖类代谢降低致使吸收不良,肠道内糖类聚集,导致渗透性腹泻。

3.条件致病菌感染

4.肠道中碳水化合物及胆汁酸代谢降低

部分肠道细菌可将小肠中未被吸收完全的初级胆酸分解为次级胆酸,在使用抗生素后,此类细菌数量减少,未被分解的初级胆酸为强烈的肠道刺激物,可继发分泌性腹泻。

5.某些抗生素直接刺激肠道的蠕动

如红霉素,可刺激胃窦和十二指肠收缩,引起腹泻、呕吐等症状。

AAD的临床表现

儿童AAD的潜伏期一般为2~6天,多数患儿在使用抗生素期间起病,仅有8%~15%在停用抗生素后出现症状。根据临床表现可以分为以下4型:

轻型:单纯性腹泻型,最常见,仅表现为每日稀便2-5次,大便无脓血,无全身反应,多数停用抗生素可自愈;病程持续2~7天;

中型:结肠炎型,大便每日约10次,可出现脓血便,合并肠道机会菌感染,粪常规可见红、白细胞,但无伪膜形成,出现低热、乏力等全身症状;明显的腹痛、腹泻,可出现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持续时间较长,并且腹泻容易反复;

重型:伪膜性肠炎型,大便每日15-30次,或有脓血便和粪便中漂浮伪膜,伴有腹痛、腹胀,结肠镜下可见结肠黏膜表面伪膜形成,甚至出现中*性结肠炎、麻痹性肠梗阻、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由于严重菌群失调,可继发条件致病菌感染(如艰难梭菌、白假丝酵母菌),症状重,每日排稀便次数可达30次,同时可伴有发热、腹痛、里急后重等表现。

极重型:除了腹泻症状外,还伴有脱水、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等并发症,甚至会出现中*性巨结肠、肠穿孔、休克等危及生命的情况。

儿童AAD的临床特点

儿童尤其是新生儿在出生阶段胃肠道消化功能发育不完善,免疫系统能力低,对外界抵抗力不足,当受到外界因素(饮食不当、抗生素滥用)影响时,很容易发生腹泻。AAD患儿的发病症状多为单纯性腹泻,排便次数较多,临床症状除了腹泻、腹痛及*血症等表现外,还会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严重者也可致脱水,水、电解质失衡甚至休克;禁食、应用抗生素种类多、应用时间长、进行侵袭性有创操作是AAD的危险因素。

成人AAD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65岁、禁食、使用抑酸剂、血清蛋白水平≤30g/L、侵袭性操作、入住ICU、住院天数≥10d、使用抗生素种类≥3种、抗生素用药时间≥10d。

实验室检查1.便常规:轻型AAD便常规可无异常,中型、重型、极重型AAD便常规可见白细胞和/或红细胞增多;此外,白假丝酵母菌致病者可镜检发现真菌(注意:使用布拉氏酵母菌散治疗后大便镜检亦可发现真菌)

轻型可无白细胞和红细胞

中型以上可见白细胞和/或红细胞增多

真菌可直接镜检发现,但应注意排除口服酵母菌制剂

部分患者可培养出优势生长的条件致病菌,疑为PMC患者应至少送检2份粪样本进行厌氧菌培养

2.便球杆比:肠道菌群细菌总数减少,球杆比失衡。

3.便培养:中型及以上者可培养出致病的条件致病菌。

4.谷氨酸脱氢酶(GDH)检测:使用酶免疫法检测艰难梭菌(CD)表面的GDH,敏感性高,但特异性不高,可用于艰难梭菌感染性腹泻的筛查。5.CD*素检测:特异性高,敏感性低,灵敏度约在45%,阳性提示有CD感染,但阴性或弱阳性需重复检测或者完善*素基因检查。

6.CD*素基因检查:检测*素A/B的基因转录水平,是诊断艰难梭菌感染性腹泻的金标准。

7.结肠镜检查:该检查对大部分AAD无特异性,但对假膜性肠炎患者具有特征性,其结肠特异性病变表现为——结直肠肠壁可见散在2~10mm*白色斑块样隆起,可融合成灰*色或白色假膜,假膜脱落处可见溃疡,邻近黏膜可有充血、肿胀。

益生菌预防AAD的可能机制

抗生素治疗破坏了胃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导致机会性病原体的生长增加,未消化碳水化合物的积累,SCFA和修饰的胆汁酸水平降低。

益生菌预防AAD的可能机制包括:

1.直接抑制或通过分泌细菌素等物质来抑制病原体生长;2.代谢产生短链脂肪酸(SCFA)、调节胆汁酸代谢等降低腔内pH和O2含量;3.直接与肠道上皮细胞及肠道免疫系统相互作用,增强肠道屏障功能,调节水和溶质转运。AAD的治疗:使用益生菌是预防和治疗AAD的主要方法之一。在抗生素治疗的同时,加用布拉氏酵母菌mg/天,作为预防婴幼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首选药物之一。在使用抗生素的同时使用益生菌能够明显减少AAD的发生率,并且减轻AAD的程度。可用于预防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菌种包括嗜酸乳酸杆菌、鼠李糖乳酸杆菌、动物乳双歧杆菌等。推荐使用布拉酵母菌(A),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A),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胶囊(A),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A),酪酸梭菌活菌散剂(B),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B),和地衣芽孢杆菌(B)。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患者可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用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mg,3次/d,服用至症状控制后2周)。对于高危难辨梭菌感染(CDI)的患者(包括全身感染、免疫受损、手术后、危重病、长期住院或65岁老年患者)应用益生菌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成本效益。相对于初始使用抗生素的时间,益生菌补充延迟可以导致CDI发生概率每天增加18%,抗生素首次使用2d内给予益生菌制剂,可显著降低CDI的风险。以下是需要加用益生菌的抗生素及使用情况:1、广谱类抗生素(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和抗厌氧菌抗生素2、经肝脏代谢或胆汁排泄,粪便中药物浓度高的抗生素(红霉素、克林霉素、头孢哌酮)3、预计抗生素疗程8天4、联合使用抗生素5、其他情况: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年龄3岁、肠道侵入性操作、曾经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等。在肠道菌群紊乱的基础上发生严重二重感染的抗生素相关腹泻,腹泻比较严重,多有结肠炎,甚至同时伴有全身症状,要特别注意检查致病菌。难辨梭菌是引起抗生素相关腹泻最常见的致病菌,因此实验室病原体检测的重点是难辨梭菌。难辨梭菌是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艰难梭菌感染(CDI)

诊断难辨梭菌感染要求存在中至重度腹泻或肠梗阻并满足以下任一条件:

1.粪便检测难辨梭菌*素或产*性难辨梭菌结果阳性;

2.内镜下或组织检查结果显示假膜性结肠炎。

不建议对无症状艰难梭菌(CD)定植者使用抗生素。乳酸菌可以用于抗生素相关艰难梭菌腹泻的治疗推荐对真菌性肠炎进行抗真菌治疗。

在以下情况下,结肠镜检查或乙状结肠镜检查和活检(在诊断不确定时)有助于难辨梭菌的诊断:

1.临床高度怀疑难辨梭菌感染,但实验室检测为阴性;

2.需要在实验室出结果前迅速诊断难辨梭菌感染;

3.抗生素治疗难辨梭菌感染无效;表现为非典型症状:

4.肠梗阻或极轻微腹泻。

儿童CD感染相关性腹泻(CDAD)

对于轻度至中度CDAD,推荐首选甲硝唑30mg/(kg·d),分3~4次口服,或万古霉素20mg/(kg·d)口服,最大剂量mg/d,疗程10~14d。

对于严重CDAD,万古霉素40mg/(kg·d)口服,分4次,最大剂量2g/d,或联合口服或静脉用甲硝唑,疗程10~14d。

如有必要,可考虑随后进行静脉滴注甲硝唑和万古霉素保留灌肠辅助治疗

(成人剂量为0.5~1.0g加入mL生理盐水,每4~12h1次)。

对于万古霉素无效或复发患儿建议采用非达霉素(Fidaxomicin)治疗。

复发或严重的CDI患儿,建议行粪便菌群移植(FMT)。FMT的实施方法:从健康的筛查供体(假定为“正常”肠道菌群)中获取粪便样本,然后在实验室中将其加工成液体细菌悬浮液或胶囊,通过口服胶囊或经结肠镜输注植入患儿的胃肠道。正常的肠道菌群可作为抵抗病原生物的防御因子,并可消除CD孢子。

抗生素相关性假膜性结肠炎(PMC)

治疗方法1、停用抗生素或者更换抗生素;关于应用止泻剂;感染性AAD应慎用或禁用抑制胃肠道蠕动的止泻剂。应用止泻剂影响AAD临床症状,可影响肠腔内病原体及*素排出,导致AAD临床症状加重。如临床必须应用止泻剂,须同时联用抗生素治疗。2、加用肠道益生菌微生态制剂,甲硝唑或万古霉素抗感染选择针对性抗生素治疗:在病原学明确的AAD病例中应当使用针对性抗生素。如疑诊或确诊为难辨梭状芽胞杆菌性结肠炎可用万古霉素、甲硝唑等抗生素治疗,具体为:轻、中度艰难梭菌AAD可肠道内应用甲硝唑(mg,每日3次,疗程10d);重度艰难梭菌AAD或对甲硝唑治疗反应较差的病人可肠道内应用万古霉素(mg,每日4次,疗程10d)。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制为:重建肠道内正常菌群,恢复其天然屏障功能;免疫调节作用;抑制病原菌生长;调节肠道消化酶与肠道神经系统等。

维持正常菌群:益生菌可维持正常胃肠道菌群,通过竞争性抑制上皮及黏膜的可黏附部位,降低病原菌的定植水平。

降低肠道pH:分泌乙酸及乳酸等,降低肠道pH,抑制部分病原菌的生长。

分泌抗菌分子:分泌抗菌分子(SCFA、细菌素、小菌素),直接抑制特定病原菌的生长。

调节免疫功能:具免疫调节作用,可中和病原菌的促炎作用。

常用微生态制剂有丽珠肠乐(双歧杆菌)、乳酸菌素(乳酸菌)、妈咪爱(枯草杆菌、屎肠球菌)、培菲康(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粪肠球菌)、米雅(芽孢酪酸菌)、整肠生(地衣芽孢杆菌)、金双歧(长双歧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等。

布拉迪酵母菌、鼠李糖乳杆菌、干酪乳杆菌等可用于治疗AAD。对于多次复发的艰难梭菌腹泻可选用健康人粪便移植重建肠道微生态。3、保护胃肠黏膜、促进肠道黏膜修复、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对症支持治疗。静脉丙种球蛋白可针对CD*素A和B,可用于严重病例和复发病例。4、甲硝唑:口服20-30mg/kg.d,分2次*7d(AAD);静脉15mg/kg.d分2次,3ml/kg.d分2次。5、去甲万古霉素:mg,40mg/kg.d,<7d10-15mg/kg.次q12h,7-28d10-15mg/kg.次q8h-q6h6.外科治疗合并中*性巨结肠及肠道穿孔等急腹症的情况须早期进行外科干预,如全结肠切除、回肠造口等。

7.补充锌等微量元素,避免肠道进一步损伤。锌能减少5岁以下儿童腹泻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推荐腹泻的儿童锌剂补充量为10~20mg/d,10~14d。葡萄糖酸锌:每日mg,餐后口服,共10~14天。

提醒:6个月以下儿童补锌应谨慎,因为硫酸锌、葡萄糖酸锌刺激胃肠道,可致恶心和呕吐。

8.改用无乳糖配方:AAD可导致继发性乳糖不耐受,若于AAD发生时继续使用含乳糖膳食,婴幼儿或将陷入腹泻的恶性循环中。AAD继发乳糖不耐受应尽早使用无乳糖配方,可改善腹泻并阻断腹泻恶性循环;

9.个性化补液

治疗婴幼儿的少量脱水主要目的是维持营养和防止脱水。

1.一般不应限制饮食。若患儿当前有呕吐,考虑限制摄入液体(各种品牌的口服电解质补液盐,译者著)和清淡饮食(面包、饼干、大米、清汤),直至呕吐停止数小时后,可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

给予口服补液盐(ORS)的量可根据每次大便的体积(10ml/kg)和(或)呕吐量(2ml/kg)计算。2.轻度至中度脱水的患者超过2~4h持续丢失液体,应补充口服补液盐50~ml/kg。静脉通路建立困难的患儿或吞咽困难的婴儿,鼻饲给予口服补液盐是安全有效的,中度脱水患者需要在急诊室静脉补液数小时。3.休克或严重脱水的患者需要静脉注射治疗。20ml/kg生理盐水或乳酸林格液初始剂量迅速给药,可反复进行,直到灌注恢复。一旦恢复灌注,补液可通过持续静脉滴注或ORT。静脉注射治疗包括补充累计损伤量及继续丢失量。10.辅助治疗昂丹司琼持续呕吐会限制或延迟口服补液。昂丹司琼有利于儿童的持续呕吐治疗,并可减少静脉补液量。可促进口服补液盐(ORT)吸收,减少静脉治疗。婴儿和儿童的给药剂量需根据体重即8~15kg给予2mg,15~30kg给予4mg,大于30kg给予6~8mg。真菌性肠炎首选制霉菌素口服,5万~10万U/(kg·d),分3~4次,也可选择氟康唑口服,3~6mg/(kg·d),1次/d,疗程建议2周。对于口服有困难或有肠外感染者,建议选用氟康唑静脉滴注。若疑为耐药真菌,尤其是曲霉菌感染,建议使用伏立康唑(口服或静脉)或棘白霉素或二性霉素B治疗。

常见胃肠道感染的抗生素选择剂替代治疗

耐药菌治疗:低风险患者可考虑单药治疗,而高风险患者需多药联合治疗(推荐3联)。首选碳青霉烯类的有效应用(例如美罗培南:20~40mg/kg首剂负荷1h滴完,其后每次持续滴注6h,q8h),联合应用替加环素+磷霉素或多粘菌素或氨基糖苷类等。

治疗疗程:

大肠埃希氏菌肠炎:5~7d;

空肠弯曲菌肠炎:7d,重症延至2~3周;

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3~5d,重症14d;

伤寒/副伤寒:7~10d,重者14d;

菌痢:5~7d,中*型7~10d;

霍乱:3d;

肺炎克雷伯菌肠炎:7~14d;

艰难梭菌肠炎:10~14d;

金葡菌肠炎:5~7d,重症延长。

《需要根除Hp的情况》

1.长期服用NSAID者:非甾体抗炎药(NSAID),增加Hp感染患者发生消化性溃疡的风险,计划长期使用NSAID者,包括小剂量阿司匹林,推荐根除Hp。2.长期服用PPI者:长期服用PPI者,胃酸分泌减少,Hp定植从胃窦向胃体位移,发生胃体胃炎。根除Hp可降低或消除长期服用PPI者胃体胃炎的发生风险。3.维生素B12缺乏者:Hp感染可能与维生素B12吸收不良相关,但维生素B12缺乏者多与自身免疫相关,根除Hp可起辅助作用。4.胃病及相关疾病:详见下表↓

抗HP治疗

Hp根除的方案

第1种,三联方案:PPI+阿莫西林+克拉霉素;

第2种,非铋剂四联方案:PPI+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甲硝唑。第3种,铋剂四联方案:PPI+铋剂+2种抗菌药物(指南推荐);10-14d。推荐方案:国内Hp对克拉霉素和甲硝唑双重耐药率>15%,目前已经放弃三联方案和非铋剂四联疗法,仅推荐“铋剂四联方案”。解析铋剂四联方案铋剂四联方案:PPI+铋剂+2种抗菌药物;疗程应延长至14d,除非10d治疗在当地被证明有效。第一联,PPI(可任选一种):埃索美拉唑20mg,雷贝拉唑10~20mg,奥美拉唑20mg,兰索拉唑30mg,泮托拉唑40mg,艾普拉唑5mg。2次/d,餐前半小时口服。第二联,铋剂(可任选一种):枸橼酸铋钾mg,胶体果胶铋mg。2次/d,饭前半小时口服。第三、四联,2种抗菌药物(不能任选):阿莫西林,四环素,呋喃唑酮,克拉霉素,甲硝唑,左氧氟沙星。餐后口服。餐后口服。抗菌药联用方案初次治疗:国内推荐的抗菌药物联用方案有7个(见下表),根除率85~94%。临床应根据药物禁忌症、抗菌药物应用史等,选择其中的1个方案。抗菌药物应用史:无论因为何种疾病,既往使用过克拉霉素、喹诺酮类药物、甲硝唑的患者,对Hp有潜在的耐药可能。在选择初次治疗方案时需要考虑。补救治疗:初次治疗失败后,补救治疗可选用其它方案中的一个,不要重复已用过的方案。补救治疗建议间隔2-3个月。克拉霉素、甲硝唑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高,治疗失败后易产生耐药,原则上不可重复应用。

PPI的选择

PPI的作用:抗菌药物在酸性环境中难以充分发挥作用,因此所有根除Hp方案中均含有抑制胃酸分泌的PPI。个体差异:肝药酶CYP2C19存在基因多态性(快代谢,中速代谢,慢代谢)。PPI的代谢产物无抑酸活性,快代谢者PPI抑酸作用弱,Hp根除率较低。代谢者:建议选择埃索美拉唑或雷贝拉唑,因为两种药物受CYP2C19酶基因多态性影响小,可提高快代谢者的Hp根除率。慢代谢者:约15%的中国人属于慢代谢者者,选用奥美拉唑时,奥美拉唑的体内血药浓度会显著升高。

PPI:奥美拉唑肠溶胶囊、伊索美拉唑:0.6-0.9mg/kg.d分2次/日空腹口服

抗菌药物的选择

阿莫西林:抗Hp作用强,不易产生耐药(0~5%),不过敏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根除Hp治疗的首选抗菌药物。

四环素:对青霉素过敏者,用耐药率低(0~5%)的四环素替代阿莫西林。

呋喃唑酮:又名痢特灵,Hp耐药率低(0~1%),口服仅吸收5%,胃肠道的药物浓度高。

甲硝唑、克拉霉素:甲硝唑耐药率约40%~70%,克拉霉素耐药率约20%~50%。

左氧氟沙星:耐药率20~50%,且与其他喹诺酮类药有交叉耐药。含左氧氟沙星的方案不推荐用于初次治疗,可作为补救治疗的备选方案。

抗生素:阿莫西林胶囊(A)克拉霉素(C)甲硝唑(M)左氧氟沙星、呋喃唑酮、利福喷丁

阿莫西林胶囊:15-20mg/kg.d分2次口服,最大剂量1.0gbid

克拉霉素片:15-20mg/kg.d成人0.5bid

呋喃唑酮片:5-10mg/kg.dbid,最大剂量mgbid

甲硝唑片:20-30mg/kg.dbid最大剂量mgbid/tid

左氧氟沙星:5mg/kg.次bid最大剂量mgqd/mgbid

四环素片:最大剂量mgbid

铋剂的选择

铋剂的作用:铋剂有直接杀灭Hp的作用,不会产生耐药,可额外提高耐药菌株根除率,短期应用安全性良好(长期使用可致铋性脑病)。

铋剂的其他作用:在溃疡面形成保护膜,阻止胃酸、酶及食物的侵袭;与胃蛋白酶络合而使其失活;增加粘蛋白分泌;促进黏膜释放前列腺素,而促进胃炎愈合。

枸橼酸铋钾(B)6-8mg/kg.d(分3次)*4-6w,<8岁不用

·HP阳性+消化性溃疡:

PPI+2种抗生素*2周,PPI+黏膜保护剂+肠道益生菌*4-6周,总疗程6-8周

·HP相关性慢性活动性胃炎:PPI+2种抗生素*10-14d

·根除HP治疗后判断:

停药1月后,空腹,复查胃镜+C13呼气试验/粪便抗原(HpSP)阴性

根除Hp治疗的方案中至少包含2种抗菌药物。不仅根除Hp,还可能使胃肠道微生物群发生改变。益生菌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Hp根除治疗引起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必要时可在根除Hp治疗的同时或根除治疗后补充益生菌,以降低抗菌药物对肠道微生态的不良影响(有争议)。

儿童HP感染的治疗方案

一线方案:PPI+A+C,PPI+M+C*10-14d(克拉霉素耐药率<20%);A+M+B(克拉霉素耐药率<20%)

二线方案:PPI+A+M+B,PPI+A+M+C*10-14d

Hp根除的注意事项

1、基础疾病:心脏病患者禁用克拉霉素;

有活动性中枢性神经疾病者禁用甲硝唑;

有癫痫史者慎用左氧氟沙星。

2、过敏史:询问药物过敏史;有哮喘、花粉症、湿疹、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史者,慎用阿莫西林。

3、并用药物:奥美拉唑可抑制CYP2C19,降低氯吡格雷疗效;

克拉霉素可抑制CYP3A4,增加硝苯地平的降压用。

4、个体差异:奥美拉唑受CYP2C19基因型影响大,雷贝拉唑影响小;

呋喃唑酮可引起G-6PD缺乏者溶血性贫血。

5、用药交代:PPI、铋剂餐前半小时口服,抗菌药物餐后口服;

甲硝唑、呋喃唑酮用药期间及停药后1周内禁用含乙醇的食物和药物;

左氧氟沙星躲着太阳走。

黏膜保护剂

麦滋林(L-谷氨酰胺呱仑酸钠颗粒)0.67g/袋黏膜保护剂,

用于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

洁维乐(磷酸铝凝胶):抑酸护胃,20g/袋*4袋*1盒,

<6m5g,6-12m10g,2-4y15g,4-10y20g;bid.疗程3-6天,副作用:便秘。

达喜(铝碳酸镁片)用于胃炎、胃溃疡,成人2片/次,4次/日,饭后1-2小时咀嚼,可用于便秘,副作用:肠蠕动增快,大便次数增多或软糊状便,胆汁反流性胃炎效果好。

蒙脱石散:有吸附肠道*素和保护肠黏膜的作用;能够缩短腹泻病程,降低腹泻频度。蒙脱石对消化道内的病*、细菌及其*素有固定和抑制作用;对消化道黏膜有覆盖能力,并通过与黏液糖蛋白相互结合,提高肠黏膜屏障对致损伤因子的防御能力,促进肠黏膜修复,可以减轻急性感染性腹泻病的症状,并缩短病程。成人用量和用法为3g/次,1日3次,口服。

枸橼酸铋钾(B)6-8mg/kg.d(分3次)*4-6周,<8岁不用。

硫糖铝片:10-25mg/kg.d,分4次口服,4-8w,0.25g/片

H2RA:西咪替丁:20-40mg/kg.d,饭前10-30min口服,

雷尼替丁:3-5mg/kg.d

胃食管反流病

确诊金标准:食管24hPH动态监测/食管24h阻抗监测

临床可用PPI诊断性治疗,确诊后PPI治疗4周以上(6-8周)

促胃肠动力药:多潘立酮0.2-0.3mg/kg.次,每日3次,饭前半小时/睡前口服;

莫沙必利分散片:5mg*20s,0.1-0.2mg/kg.次,tid(胃动力药,饭前半小时)

H2RA:西咪替丁:20-40mg/kg.d,饭前10-30min口服;

雷尼替丁:3-5mg/kg.d

PPI:奥美拉唑肠溶胶囊、伊索美拉唑:0.6-0.9mg/kg.d,分2次/日,空腹口服。

黏膜保护剂:

麦滋林(L-谷氨酰胺呱仑酸钠颗粒)0.67g/袋黏膜保护剂,

用于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

洁维乐(磷酸铝凝胶):抑酸护胃,20g/袋*4袋*1盒,

<6m5g,6-12m10g,2-4y15g,4-10y20g;bid.疗程3-6天,副作用:便秘。

达喜(铝碳酸镁片)用于胃炎、胃溃疡,成人2片/次,4次/日,饭后1-2小时咀嚼,可用于便秘,副作用:肠蠕动增快,大便次数增多或软糊状便,胆汁反流性胃炎效果好。

蒙脱石散

硫糖铝片:10-25mg/kg.d,分4次口服,4-8w,0.25g/片

枸橼酸铋钾(B)6-8mg/kg.d(分3次)*4-6周,<8岁不用。

蒙脱石散与益生菌制剂联合使用,可先服蒙脱石散,然后用益生菌制剂,两药至少间隔1~2h。

腹泻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则

疾病

病原

宜选药物

可选药物

备注

细菌性痢疾

志贺菌属

环丙沙星,诺氟沙星

阿奇霉素,头孢曲松,其他喹诺酮类

儿童剂量:阿奇霉素10mg/kg.d;严重病例头孢曲松50-75mg/kg.d

霍乱

霍乱弧菌

阿奇霉素、多西环素或者四环素

红霉素

纠正失水及电解质紊乱为首要治疗措施

沙门菌素肠胃炎

沙门菌属

环丙沙星或者左氧氟沙星

阿奇霉素

轻症对症治疗

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肠炎

肠*素性、肠致病性、肠侵袭性

第二、三代头孢菌素

复方磺胺甲恶唑(SMZ/TMP)

轻症对症治疗

肠粘附性

抗菌药物的治疗作用不明确

免疫缺陷可考虑使用喹诺酮类

肠出血性

不用抗菌药物

不用止泻药

葡萄球菌食物中*

金*色葡萄球菌

对症治疗

旅游者腹泻

产肠*素大肠埃希菌、志贺菌属、沙门菌属、弯曲杆菌等

第二、三代头孢菌素,磷霉素

儿童剂量:阿奇霉素10mg/kg.d顿服或者头孢曲松50mg/kg.dIV

副溶血性弧菌

重症患者:氟喹诺酮类、多西环素、第三代头孢菌素

空肠弯曲菌肠炎

空肠弯曲菌

阿奇霉素

红霉素或环丙沙星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艰难梭菌

甲硝唑

甲硝唑无效或重症时可用万古霉素或者去甲万古霉素

注:1.大肠埃希菌对喹诺酮类耐药株达50%以上,必须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

2.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轻度至中度感染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审查,因为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存在关节和肌腱问题;欧洲药品管理局最近撤销了对几种氟喹诺酮类药物的销售授权。

止泻药的分类具有止泻作用的药物主要有肠黏膜保护剂、益生菌制剂、抑制肠道分泌药、肠动力抑制剂、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抗胆碱能药物等。

新生儿细菌性感染性腹泻发病原因及临床表现

病原体

临床表现及大便性状

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性肠炎

起病较缓慢,开始轻,逐渐加重,少有发热,大便多为*色蛋花汤样或有较多的黏液,有时可见血丝,有腥臭味。

产*性大肠埃希菌性

肠炎以稀便及稀水样便为主,无突出的临床特点。

侵袭性大肠埃希菌肠

炎痢疾样大便,夹有黏液,有时可见肉眼血脓血。每次量不多,有腥臭味

肠凝聚黏附性大肠埃希菌肠炎

表现为自限性的水泻而且潜伏期短(6~48小时),可出现恶心、腹部痉挛和低热,部分可出现迁延性腹泻

鼠伤寒沙门菌感染性肠炎

常为暴发感染,潜伏期为2~4天,起病时偶有发热。如并发败血症或化脓性脑膜炎时,全身症状严重,大便性状的多变,1日之间大便可呈黑绿色黏稠便;浅灰色、白色便;胶冻样便或稀水样便等多种变化,有明显的腥臭味。脱水、酸中*、腹胀等较多见,可有*疸、肛门松弛等症状。

空肠弯曲菌性肠炎

粪便外观多呈稀水样便,粪便检测多见白细胞或脓球,也可表现以红细胞为主,甚至血便。部分患儿伴有发热、腹胀等症状,常继发乳糖

吸收不良

金*色葡萄球菌性肠炎

大便多由*绿色便渐转成暗绿色的水样便(海水样便),有腥臭味,严重者可排出灰白色片状或条状伪膜。多继发于应用大量广谱抗生素后的菌群失调、二重感染。

真菌性肠炎大便

呈*色或绿色稀水便,有时可呈豆腐渣样,有较多泡沫和黏液,大便镜检可见真菌孢子及菌丝

不同病原体选用抗菌药物推荐意见

针对儿童急性感染性腹泻病各病原菌的抗生素推荐意见

病原体

抗生素

剂量

推荐意见

大肠埃希菌

磷霉素

口服:50-mg(kg.d),分3-4次

选择

头孢噻肟

50-mg(kg.d),分2-4次静脉滴注

推荐

头孢唑肟

40-mg(kg.d),分2-3次静脉滴注

推荐

头孢曲松

20-mg(kg.d),单次或分2次静脉滴注

推荐

头孢他啶

30-mg(kg.d),分2-3次静脉滴注

推荐

头孢克肟

5-10mg(kg.d),分2口服

推荐

头孢哌酮

50-mg(kg.d),分2-3次静脉滴注

推荐

阿米卡星

首剂10mg/kg,继以每12小时7.5mg/kg,或每24小时15mg/kg,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

选择

亚胺培南

30-60mg(kg.d),重症可增至mg(kg.d)每日总量不超过2g,分3-4次滴注(每6-8小时)

推荐

空肠弯曲菌

红霉素

40-50mg(kg.d),分3-4次口服,总疗程5-7天重症感染这疗程延至3-4周

阿奇霉素

10mg/(kg.d),口服或静脉滴注,1次/d,每周3d为1疗程,或采用5d疗法,:首日10mg(kg.d)后4日减半使用。一般1疗程即可,严重者需要治疗2-3个疗程。

推荐

鼠伤害沙门菌

头孢噻肟

50-mg(kg.d),分2-4次静脉滴注

选择

头孢曲松

20-mg(kg.d),单次或分2次静脉滴注

选择

头孢他啶

30-mg(kg.d),分2-3次静脉滴注

选择

头孢哌酮

50-mg(kg.d),分2-3次静脉滴注

选择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剂量60-mg/(kg.d)分3-4次静脉滴注

选择

亚胺培南a

30-60mg(kg.d),重症可增至mg(kg.d)每日总量不超过2g,分3-4次滴注(每6-8小时)

强烈推荐

肺炎克雷伯菌

头孢哌酮舒巴坦

80-mg(kg.d),分2-3次静脉滴注

选择

亚胺培南a

30-60mg(kg.d),重症可增至mg(kg.d)每日总量不超过2g,分3-4次滴注(每6-8小时)

强烈推荐

金*色葡萄球菌

(停用原来抗生素)万古霉素

20-40mg(kg.d),静脉滴注,每12或18小时分次使用

推荐

利奈唑胺

10mg/(kg.d),每8小时分次静脉滴注

选择

艰难梭菌

(停用原来抗生素)甲硝唑

30mg(kg.d),分4次

推荐

万古霉素

20-40mg(kg.d),静脉滴注,每12或18小时分次使用

推荐

白色念珠菌

制霉菌素

5万-10万U/(kg.d),分3次口服

选择

氟康唑

3mg/(kg.d),单次口服

选择

克霉唑

25-50mg/kg,分2-3次口服

选择

酮康唑

3-5mg/kg,单次或分2次口服

选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