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
老百姓常说“牙痛不是病,痛起来真要命”。然而,恐怕事实的真相是,当牙痛的要命的时候,你才会意识到“牙病了”。
龋病,无可争议,就是这种让人们产生牙痛“不是病”错误认识的口腔疾病。
什么是龋病
龋病,又称龋齿,俗称蛀牙、虫牙。它是一种由口腔细菌及其代谢产物引起牙齿硬组织逐渐缺损,形成牙洞的疾病。龋齿形成的基本原理是附着在牙齿的细菌将我们吃的糖类食物转化为酸,从而“酸蚀”牙齿矿物质,日渐便形成龋洞。龋病是人类发病率极高的一种疾病。曾有调查显示,每个5岁儿童就有超过66人有龋齿,35~44岁中年人群患龋齿比例达88.1%,65~74岁老年人则高达98.4%。可见,不只是小孩才会得龋病,大人们也无法避免。(图片来源于网络)哪些年龄易中招
只要有牙,人的一生都可能患龋病,但有三个年龄阶段是患龋病的高峰期。第一个高峰期:5~8岁的学龄前儿童婴幼儿食物多半含糖,而且食物质地软而粘,小儿喜欢吃糖果、饼干等零食,同时又没能很好的进行清洁,因而易患龋病。(图片来源于网络)第二个高峰期:恒磨牙刚萌出时牙齿刚萌出还没有完全矿化,加之磨牙冠面窝沟较深,不易清洁。所以,恒牙萌出到12~15岁易患龋病。第三个高峰期:老年期老年人牙龈退缩,牙根暴露,牙齿间缝隙增宽,易嵌塞食物,为细菌繁殖和代谢产酸提供条件。(图片来源于网络)龋病有什么危害
一颗牙齿由外向内可分为牙釉质、牙本质和牙髓三层结构。龋齿不及时治疗,龋洞会逐渐变大、变深,牙形态的破坏直接影响咀嚼功能;当牙釉质破坏至牙本质暴露,牙在冷热酸甜及机械刺激时产生酸痛;一旦穿透牙本质层,暴露牙髓,则产生剧烈疼痛,此时即进展为“牙髓炎”。牙髓炎若不经治疗,可形成根尖周炎,导致局部肿胀,全身发热,严重时可引起败血症,会危及生命。病情反复而慢性化可成为身体内感染的病灶,引起或加重心、肾等其他脏器或全身性疾病。(图片来源于网络)常见临床表现
龋病起病隐匿,早期没有疼痛感,不容易被自身发现。根据龋坏程度可分三种。一、浅龋龋坏仅累及牙釉质层,由于牙釉质没有神经,没有痛觉,自身难发现。但医生检查可见牙面上有黑点,用探针检查可发现龋坏之处。二、中龋龋坏到达牙本质层浅层,由于牙本质有神经,龋齿碰到冷、热、酸、甜时会发生一过性疼痛。仔细观察,可见患牙有发黑的小洞。但若龋坏发生在磨牙的窝沟内,自己也不易发现。三、深龋龋坏发展至牙本质深层,疼痛比中龋更为明显,尤其是冷热刺激后。检查可看见龋洞变大、变深。(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何预防
一、少吃糖大家都知道吃“糖”容易蛀牙,但大家对糖的定义理解可能不够准确。这里说的糖,不仅仅是糖果。各种含糖量高的食品,如饼干、冰激凌、蛋糕,还有大部分饮料都含糖,尤其是蔗糖,均是口腔细菌发酵产酸的好原料。喜欢吃糖是儿童的天性,完全不吃糖也是不合理的,但可以通过减少吃糖次数,吃糖后及时漱口或吃一些细菌不喜欢的木糖醇和山梨醇等糖替代食品等来降低龋齿发生的可能性。另外,要吃蔬菜、水果和粗粮,通过咀嚼时富含纤维食物的机械作用清洁口腔食物软垢。(图片来源于网络)二、除菌斑早晚刷牙,餐后漱口是口腔保健基本方法。家长应该教孩子正确刷牙方式,才能有效的清洁口腔,推荐使用巴氏刷牙法。三、合理使用氟化物如含氟牙膏。四、窝沟封闭对于小儿,磨牙刚萌出是窝沟封闭最佳时期,通过把难以刷洗的牙间隙裂沟用特殊材料在其上形成一层封闭膜,阻止细菌代谢的酸蚀,对保护牙齿,预防龋齿有很好效果。此外,成人亦可做窝沟封闭来预防龋齿。五、戒烟吸烟有害口腔健康。吸烟除了与龋齿相关,90%以上的口腔癌患者是吸烟者,吸烟还是牙周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六、老年人除了早晚刷牙,建议还需餐后刷牙勤清洁牙缝,推荐使用间隙刷,也可用牙线。有假牙者,每天、餐后取出假牙,认真清洁基牙——即用来支撑假牙的牙齿。(图片来源于网络)七、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口腔检查龋病和牙周病发病缓慢,早期无明显自觉症状,龋洞一旦形成也不会自愈。定期口腔检查有利于早发现、早治疗,这样反而能为以后治疗省下更多钱、治疗时间和避免或减少牙痛折磨。八、提倡每年洁牙(洗牙)一次平时口腔清洁不彻底容易形成牙石,牙石是牙周病的促进因素,而一般的刷牙常常不能有效清除牙石,医院进行专业洁牙。(图片来源于网络)参考文献:[1]台保*.普通人群口腔健康指导[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牛胜德.专家与您面对面----龋齿[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牙痛不是病?可能是龋病吧------消化病公益科普帖
马医生推荐其恶恶
?一颗“烂牙”引发的“命”案
?刷了几十年牙,原来要这样选牙膏
?蛀牙,我该拿你怎么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