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啦,这种海鲜近期别吃,它们夏初易染*,大家要警惕这种弧菌!
这个小长假,你是否选择来到海边轻松一下,又是否点上海鲜大快朵颐呢?秦皇岛市海洋和渔业局发布预警:近期检测结果显示,海虹麻痹性贝类*素含量已超出安全限量标准2倍以上,如果食用极易引起中*,严重的会导致呼吸停止。海虹,又叫贻贝,是北方常见的食用性贝类,浙江与上海地区将其煮熟后的干制品称为淡菜。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教授陈舜胜告诉记者,食用海虹引起的中*,主要是因为海虹极易摄食有*藻类或与有*藻类共生,导致体内蓄积*素,形成贝类*素。他还提醒,夏季到来,也要小心创伤弧菌。夏初海虹易染*
春夏、初秋季节,水体富营养化会导致赤潮更多一些,而赤潮微藻带有强烈*性。因此贝类、鱼类接触、摄食赤潮生物、感染*素后,会造成大量死亡。“相比于鱼类,贝类耐*性更强,部分染*后仍然存活,容易被忽视。鱼类遇到水质差的环境会游动避开,贝类一般为定着性生物,无法及时移动避开污染水体,更易染上*素。”陈舜胜表示。海虹是典型的滤食性双壳贝类,会通过鳃的过滤摄取水中颗粒物和污染物,其中能够被识别的杂质以假粪的形式被排出,而其他的粒子则会被送往消化系统中。需要指出的是,海虹大多生活在潮间带至低潮线附近——这正是赤潮的多发区域。染*的贝类被人误食用后,贝类*素会在人体内迅速释放而导致人中*。“赤潮*素的种类繁多,食用贝类引起的麻痹性贝*、腹泻性贝*、神经性贝*和健忘性贝*中*都可归因于赤潮*素。”陈舜胜介绍。其中,麻痹性贝类*素被认为是事故发生频率最高、分布最广、危害程度最大的一种,其中*的主要症状为:头痛、恶心、四肢肌肉麻痹、皮疹、发烧、甚至呼吸停止。挑选贝类有讲究
陈舜胜表示,由于无法通过颜色、气味等外观判断贝类是否有*素,且烹饪也不能完全破坏贝类*素,因此食用贝类一定要注意。他建议:赤潮多发期间,市民少食海虹等贝类。消费者可选择采自海区环境保护较好的地区食用贝类,有关部门也应加强检测、监控与监管。“海虹为海水贝类,如果能用海水、盐水将贝类暂养一下,*素稍微会排放掉一些。市民应从大型超市、正规农贸(海鲜)市场等有保障的场所购买,要选择活力强、无异味的,不要吃死的。”陈舜胜表示,贝类的*素一般在内脏中较高,食用前要去掉内脏,清洗干净再煮熟。还需警惕创伤弧菌
近年来,弧菌性感染发病率逐渐增加,每年几乎都可见因加工或食用海鲜而感染弧菌的案例。弧菌可生活于海水或淡水,致病多见夏季或秋季。其中特别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