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葡菌败血症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养老机构常见的7大风险常见原因及预防措
TUhjnbcbe - 2021/5/18 17:57:00
01跌倒

跌倒的常见原因:

年龄大、身体机能下降;因疾病引起摔跤;外部环境导致;护理疏忽或不当。

跌倒风险预防措施:

①详细的身体检查及量表评估(跌倒预防筛检表);

②有效的功能锻炼;

③营造安全的外部环境;

④合理的护理操作;

⑤合理的药物干预;

⑥指导老人正确使用辅助器具(如助行器、拐杖);

⑦所有护理服务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定期技能提升培训;

⑧全员进行安全教育、提升安全意识。

02坠床

案例:

老人顾某被家属送至养老院居住。入住时老人身体各方面状况较差,养老院评估为一级护理。按标准规定,一级护理老人的床两边必须安装防护栏。

但是,老人的家属却执意要求拆除防护栏,理由是护栏的存在会严重妨碍到老人的生活起居。无奈之下,院方只得同意他们的要求。

某晚,老人顾某夜间熟睡时从床上坠落,造成手部骨折。医院治疗。事后,家属认为养老院照顾不周,要求赔偿医药费以及其他费用共计余元。

分析:

这起事故老人家属和院方都有责任,都不重视老人的安全。一级护理老人的床两边必须安装防护栏。

坠床常见原因:

未及时使用床档;躁动的老人未予以约束;老人定向力和平衡能力差、肢体功能障碍者;房间光线不足等易导致坠床风险发生。

预防措施:

床铺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并保持安全性和稳定性;告知老人起床要做到“三慢”;老人烦躁不安时应有相应的物品约束措施;对于全护的老人,护理人员进行全天守候,有事离开时应委托他人照看。

03噎食

案例:

老人在吃饭过程中发生哽噎,医院后抢救无效死亡,死因为窒息。家属认为是老人因食物而导致的窒息,养老机构的则认为是老人身体疾病的原因导致的窒息。

分析:

医院的检查诊断,老人的气管里存在大量的浓痰,最终法院认为家属主张的老人因食物导致窒息的证据不足,确定老人的死因为身体疾病导致的窒息,驳回了家属的诉讼请求。

噎食常见原因:

①老人有吞咽功能障碍;

②食物过硬、过大、圆形、比较粘稠;

③进食过快、过猛或吃饭时说笑容易导致噎食;

④带假牙的老人进食时,不容易感觉到食物大小。

噎食风险预防措施:

①根据老人身体情况提供有针对性的饮食方案。

②老人进餐时保持安静、进餐速度不宜过快。

③做好饮食护理、吞咽困难老人专人守护进食或喂食。

④加强饮食、探视食品的发放与管理。

⑤进食鱼、虾及其他带骨头的食物及肉丸、汤圆等圆形或黏的食物时护理人员特别注意进食护理或提醒自行进食老人注意。

⑥所有护理服务人员进行岗前培训、技能提升培训。

⑦全员进行安全教育、提升安全意识。

04压疮

压疮常见原因:

压疮是卧床老人常见的并发症,由于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持续缺血、缺氧而发生局部软组织坏死,合并感染者可引起败血症而危及生命。

压疮的防控措施:

做到“六勤”:勤翻身、勤按摩、勤观察、勤擦洗、勤整理、勤更换。

(一)避免局部身体长时间受压

视情况选用气垫褥、水垫褥等或用软枕垫在身体的空隙处,降低骨突处皮肤所受的压强;可使用气垫床或在骨隆突处采取局部减压。

(二)避免局部皮肤潮湿

保持老人的皮肤清洁干燥,避免皮肤损伤,根据需要每日用温水清洁老人的皮肤。

(三)增加皮肤营养。

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保证各种营养素的供给,增加皮肤营养、抵抗力和组织修复能力。

(四)促进皮肤血液循环。

对长期卧床的老人,鼓励每日活动手脚各关节,瘫痪老人进行被动活动,保证关节的活动性和肌肉张力,并促进肢体血液循环。视需要进行骨突受压处按摩和进行背部按摩。

(五)系统的培训、严格的执行、检查

机构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分享学习机制。护理人员岗前培训考核合格后再上岗、上岗后护理人员也需要不断了解各个实操案例,不断提高护理技能。

05自杀

案例:

一自理老人在养老院自缢身亡,家属认为养老院未能及时发现父亲李兴茗行为异常,未及时制止其行为,事发后两小时才发现老人身亡,养老院需担责。

分析:

经审判,法院认定,该老人精神正常,具有自理能力,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养老院对其无监护义务。作为完全行为能力人,死亡是其自身主观追求的结果,是故意行为,加之事发时为凌晨7时,光线较差,养老院能够发现和制止的程度是有限的,故法院酌定养老院承担10%的赔偿责任。 

自杀的主要原因:

①因孤独寂寞产生抑郁心理;

②患有严重疾病,不愿意再忍受疾病的折磨,产生轻生的念头;

③因家庭(或他人)矛盾纠纷,得不到及时疏导,产生自杀念头;

④亲友或子女死亡等重大家庭变故后,一时无法接受事实,因而产生逃避自查心理。

自杀的预防措施:

1、对于患“抑郁症”的病人,应详细了解病史,及时诊治,做好有效的心理疏导。

2、癌症晚期、剧烈疼痛的老人、多方面关怀临终老人

3、全面了解老人性格、爱好、老人与家庭成员、邻里之间的关系、及时做好心理疏导

4、对于慢性病老人,坚持不断的给于支持性心理治疗,让其正确认识自身疾病,树立信心,战胜困难。

5、倾听老人心声,鼓励老人多参加活动、培养兴趣爱好。

6、护理人员加强防范意识,重点

1
查看完整版本: 养老机构常见的7大风险常见原因及预防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