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葡菌败血症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养猪技术猪链球菌病的临床诊断与防治
TUhjnbcbe - 2021/4/30 15:09:00

链球菌主要有C群的兽疫链球菌、D群的猪链球菌、似马链球菌等。急性型常表现为败血症和脑炎,常由C群链球菌引起,发病率和死亡率高;慢性型则以关节炎、心内膜炎、淋巴结脓肿和组织化脓为特征。其中由E群链球菌引起的淋巴结脓肿流行最广。主要侵害局部组织形成脓肿,有时也可引起败血症。近年来有猪链球菌2型所引起的猪败血性链球菌病常见流行。

「养猪技术」猪链球菌病的临床诊断与防治

易感性,各种年龄的猪都易感,架子猪多发。仔猪多见败血症型和脑膜炎型,中猪多发于化脓性淋巴结炎型。猪链球菌2型可感染人并致死。病猪和病愈带菌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病原存在于病猪的各实质器官、血液、肌肉、关节和分泌物中。

本病主要经呼吸道、消化道和损伤的皮肤感染。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春、秋多发。呈地方流行性,在新疫区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在老疫区多呈散发,发病率和死亡率较低。

本病的潜伏期一般为1~3天,长的可达6天以上。临床可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慢性型三种类型。

死于败血症型的猪:以全身各组织器官呈败血症变化。表现为鼻黏膜紫红色、充血及出血,喉头、气管充血,常有大量泡沫肺充血肿胀。全身淋巴结有不同程度的肿大、充血和出血。脾肿大1~3倍,呈暗红色,边缘有黑红色出血性梗死区。胃和小肠黏膜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和出血,肾肿大、充血和出血,脑膜充血和出血,有的脑切面可见针尖大的出血点。急性的全身表现败血症变化,往往来不及治疗即死亡。慢性的眼睑肿胀,切开有液体流出,淋巴结初期肿大,后期坏死,呈黑褐色,切面呈大理石花纹样。剖开病死猪腹部皮肤,皮肤内侧有零星的黑褐色点状,肺脏充血、出血,有的胸腔积液,积液遇空气呈胶冻样,心肌面有弥漫性出血点,脾脏肿大,周边有出血梗死或紫黑色坏死灶,肝脏表面有出血点及坏死,肾脏肿大,有出血点或出血斑,膀胱内壁有出血点,小肠、结肠有炎性变化,有的脑膜或脑实质出血,有的关节肿大,剖开有*色胶冻样液体物。

脑膜炎型:主要表现脑膜充血、出血甚至溢血,个别脑膜下积液,脑组织切面有点状出血,其他病变与败血型相同。

慢性病例:可见关节腔内有*色胶冻样或纤维性、脓性渗出物,淋巴结脓脚。有些病例心瓣膜上有菜花样赘生物。

「养猪技术」猪链球菌病的临床诊断与防治

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诊断要点:发病前期多有外伤史;有猪瘟疫苗免疫不到位的情况;病猪腹部皮下有明显出血点,后腿叉上部有出血斑;多数病猪后肢有站立不稳现象;结合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解剖等综合分析作出初步诊断,必要时通过实验室诊断确诊。

猪瘟与链球菌病混合感染,在未做猪瘟疫苗免疫的猪场多表现为急性,发病快,病程短,死亡率高;在免疫工作做得好的猪场多表现为慢性,有零星死亡。因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对死亡猪进行焚烧、深埋,全场及其用具用10%生石灰乳或2%烧碱进行彻底消*。同时做好驱杀蚊蝇和体外寄生虫的防治工作。患病猪或者可疑母猪立即隔离饲养,并立即用贝尼尔(血虫净)每千克7毫克,用生理盐水稀释成5%溶液,分点肌肉注射,每天一次,同时混合使用油剂青霉素万单位/头,连用三天。在饲料中添加土霉素粉,每千克饲料1克~2克,喂服连用7天。

改进猪场免疫程序,对健康猪作链球菌紧急免疫接种工作,每头猪肌肉注射猪链球菌氢氧化铝菌苗5毫升(多价浓缩灭活苗注射3毫升)。

加强饲养管理,供给充足的饮水,采取通风降温等综合措施,增加日粮中蛋白质饲料和富硒饲料的含量,同时长期阶段性地进行药物预防。

长按

1
查看完整版本: 养猪技术猪链球菌病的临床诊断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