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葡菌败血症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几种常见兔病的防治技术巴氏杆菌病兔瘟波氏
TUhjnbcbe - 2021/4/30 1:01:00
辽宁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lx/171107/5824577.html

春季是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

天气多变,温感交替

身体的内环境很难与外环境无缝对接

此时,人体的免疫力相对低下

活跃的病菌、病*等致病微生物

也会趁虚而入

做好预防疾病的准备,维护自身健康

下面就让小e来为大家科普一些

有关春季传染病和预防方法吧!

PART1:春季常见的传染病有哪些?

流行于春季的常见传染病有以下几种:流行性感冒、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猩红热、水痘、流脑等。

流感

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

麻疹

由麻疹病*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潜伏期8—12日,主要症状为发热、怕光、流泪、流涕,眼结膜充血,出现口腔粘膜斑及全身斑丘疹。

流行性腮腺炎

由流腮病*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儿童多见,近年成人也有发病,俗称“乍腮”,潜伏期14—19日,主要表现为全身不适,发热,耳下或下颌角疼痛,以耳垂为中心1—2天内迅速肿大,张口和咀嚼时疼痛。

猩红热

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点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皮疹,疹退后伴皮肤脱屑等,潜伏期1—7天。

水痘

由病*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传播途径有:直接接触水痘疱疹液;空气飞沫传播;被疱疹液污染的用具。水痘的潜伏期为12~21天,平均14天。患了水痘以后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全身皮肤分批出现皮疹,以躯干为多,头面部次之;皮疹由最初的斑丘疹逐渐发展为疱疹,好转后结痂;水痘为自限性疾病,约10天左右自愈,但发疹期间要注意各种并发症,尤其是继发感染;重症水痘还可发生水痘肺炎、脑炎、肝炎、间质性心肌炎及肾炎等。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由脑膜炎奈瑟菌(又称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经呼吸道传播所发生的一种化脓性脑膜炎。它发生在冬春季节,主要表现是突发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皮肤黏膜瘀点和脑膜刺激征,严重的还会有败血症、休克及脑实质损害。婴幼儿流脑的临床表现不典型,可有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及拒食、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有烦躁不安、尖声哭叫、惊厥及囟门隆起,脑膜刺激征(颈项强直)多不明显。

PART2:预防传染病的办法有哪些?

1、多通风:新鲜空气能够去除过量的湿气和稀释室内污染物。应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也可用食醋熏蒸房间,起到消*效果。

2、勤洗手:传染病患者的鼻涕、痰液、飞沫等呼吸道分泌物以及排泄物等中含有大量的病原,有可能通过手接触分泌物和排泄物,传染给健康人,因此特别强调注意手的卫生。

3、常喝水:特别在气候干燥,空气中尘埃含量高,人体鼻黏膜容易受损,要多喝水,让鼻黏膜保持湿润,能有效抵御病*的入侵,还有利于体内*素排泄,净化体内环境。

4、补充营养:适当增加水分和维生素的摄入。注意多补充些鱼、肉、蛋、奶等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物,增强肌体免疫功能;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水果,可中和体内*素,提高抗病能力,增强抵抗力。

5、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如不吸烟、不喝酒、少食辛辣的食物,以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

6、避免受凉:当人体受凉时,呼吸道血管收缩,血液供应减少,局部抵抗力下降,病*容易侵入。

7、坚持体育锻炼和耐寒锻炼: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因为运动不仅能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对我们的呼吸系统也是一个很有益的锻炼。

8、注意生活规律:保证睡眠充足。生活不规律易使免疫系统功能减弱;充足睡眠能消除疲劳,调节人体各种机能,增强免疫力。

9、加强个人卫生和个人防护:要注意勤洗手、勤漱口,不要用脏手触摸脸、眼、口等部位。不接触动物。出门在外要尽量站在空气通畅的地方。避免去拥挤的公共场所。

10、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当自己或周围的人出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气短等一种或多种呼吸道症状时,医院就医并报告给相关部门,切忌不当回事,更不要自己胡乱吃药,以免延误诊断和治疗,既耽误了自己,又可能影响他人。

11、避免去往人群集中的地方:人群集中地场所空气质量差、通风不够,而且人群集中的地方存在传染性疾病患者的可能性较大,因此尽量避免去往人群集中的地方。

积极参与学校的健康管理

用实际行动维护身体健康!

最后,祝所有的同学们都有棒棒的身体!

编辑//宣传部赵纯

供稿:监管部

欢迎各位小伙伴们积极投稿

投稿邮箱:

dsxyxcb

.
TUhjnbcbe - 2021/4/30 1:01:00
程少为医生 http://www.bdfyy999.com/zhuanjiatuandui/104395.html

1巴氏杆菌病

1.1发病特点该病又称兔出血性败血症,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但以气候多变的春、秋两季多发,常呈散发性或地方性流行,是一种常见的、危害性很大的呼吸道传染病。该病以2~6月龄或体质虚弱的兔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急性型(败血症)病兔一般不见任何症状突然死亡。死亡兔心、肝、脾以及淋巴结充血、出血;喉头、气管、肠道黏膜有出血点。因细菌侵入的部位不同可表现为鼻炎、中耳炎、结膜炎、生殖器官炎和局部皮下脓肿,以呼吸道卡他性炎症和斜颈为特征,局部组织表现为炎症或脓肿。

1.2鉴别诊断主要应与兔瘟、李氏杆菌病及波氏杆菌病区别。兔瘟主要发生在青年兔、成年兔,仔兔、幼兔较少发生,用药物治疗无效。巴氏杆菌病与波氏杆菌病在临床上很难区分,病理变化上,波氏杆菌病病例肺部有化脓性脓疱,脓疱内有rǔ白色的脓计,有的肝或肾表面有脓疱。要准确鉴别,只能进行实验室诊断。李氏杆菌病病死兔的肾、脾、心肌有散在的针尖大小的淡*色或灰白色坏死灶,有的胸腹腔积有渗出液。

1.3防治措施加强饲养管理和防疫卫生工作,兔场应与其他养殖场分开,严禁其他畜禽进入,杜绝病原的流入;定期进行疫苗免疫注射,用兔巴氏杆菌病~波氏杆菌病二联苗或兔瘟~巴氏杆菌病二联苗预防接种;肌肉注射庆大霉素,每千克体重10mg。喹乙醇每千克体重30mg或每50kg饲料中添加12g作为预防。还可用青霉素、链霉素、硫酸卡那霉素等药物滴鼻,症状消除后再用药一次则效果更好。

2兔瘟

2.1发病特点该病由病*引起,是家兔的一种烈性、急性和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一般潜伏期短、发病迅速,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临床上以呼吸系统出血、肝坏死、实质脏器水肿、瘀血及出血为特征。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在我省以初春和秋末发病较多,尤其是冬春交替季节。主要危害3月龄以上的青壮年兔,膘情越好,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2月龄以内的仔兔、幼兔和部分老龄兔不易感染,哺rǔ仔兔不发病。急性病例往往突然发病,抽搐倒地,尖叫而死,死后头后仰,呈角弓反张。或死前突然兴奋,挣扎,在笼内狂奔,啃咬笼架,打滚,然后前肢伏地,后肢支起,全身颤抖倒向一侧,四肢划动或惨叫几声而死。有时鼻孔流出红色泡沫样液体或鲜血,肛门松弛。并且有少量淡*色胶冻样粪液附着。病变以全身各脏器瘀血、出血,实质器官的变性、坏死为特征。肝脏瘀血、肿大,呈暗红色或紫红色,质地变脆;肺出血、瘀血、水肿,有针尖大至绿豆大的出血斑点;肾出血、肿胀,呈紫褐色或鲜红色;脾稍肿大,呈蓝紫色;气管严重瘀血及散在点状出血,管腔内充满泡沫状血液。

2.2鉴别诊断应注意与兔巴氏杆菌病、魏氏梭菌病的区别。兔巴氏杆菌病无明显年龄界限,多呈散发。病兔无神经症状,肝不肿大,但有散在的灰白色坏死灶。肾不肿大,也无明显的色泽变化。鼻腔有浆液性、黏液性或脓性分沁物。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治疗有效;兔魏氏梭菌病以急性腹泻和盲肠浆膜有鲜红色血斑为特征。胃黏膜脱落,胃壁有大小不等的黑色溃疡。

2.3防治措施定期用兔瘟单苗或兔出血症蜂胶苗进行免疫预防注射,免疫期为6个月,以后每隔6个月注射1次。因兔瘟危害大、发病原因复杂,建议30~40日龄首免,60日龄再加强免疫1次。发病时主要以紧急接种为主,此时用2~3倍剂量兔瘟疫苗进行注射,一般紧急接种2天后可控制该病的蔓延,7天后可完全控制该病的发生。

3波氏杆菌病

3.1发病特点该病是由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引起的以鼻炎、支气管和脓疱性肺炎为特征的传染病,多发于气候多变的春秋季节。主要传播途径是呼吸道,病兔打喷嚏和咳嗽时,病菌污染环境,并通过空气直接传染给邻近的健康兔。生产中最常见的是鼻炎型,与多杀性巴氏杆菌病并发。仔兔、青年兔和临产母兔多呈急性败血症和支气管肺炎。成年兔为慢性型,病初打喷嚏,从鼻腔内流出浆液性或黏液性分泌物,鼻黏膜潮红,症状时轻时重。剖检肺部有大如鸽蛋、小如芝麻的脓疱,脓疱包膜有时与胸膜粘连。有的病例肝脏或肾脏上有*豆大的脓疱。

3.2鉴别诊断主要应与巴氏杆菌病;葡萄球菌病及绿脓杆菌病区别。因葡萄球菌病也能引起家兔肺脏的化脓性病灶,鉴别时最好进行实验室诊断,取病料涂片镜检,革兰氏染色呈阳性的球菌为葡萄球菌,呈阴性的为波氏杆菌。绿脓杆菌病在肺脏或内脏器官形成脓肿,内有脓汁,也可引起败血症的发生。实验室诊断时在琼脂培养基上,绿脓杆菌形成蓝绿色的菌落,带有一定的芳香味,而波氏杆菌则无此特性。

3.3防治措施用兔巴氏杆菌病~波氏杆菌病二联疫苗或兔波氏杆菌疫苗进行免疫,皮下注射2ml,免疫期限为4~6个月;加强饲养管理,保持兔场通风透气,并做好消*工作;治疗鼻炎可用兔鼻炎一针灵肌肉注射,有效率可达90%。该病对链霉素、氯霉素、卡那霉素等药敏感,但停药后易复发。

点击蓝色字体查兔价

点击蓝色字体查兔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几种常见兔病的防治技术巴氏杆菌病兔瘟波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