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全国多个地区气温骤然下降,天气突变对牛场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牛最怕的就是忽冷忽热的应激。本文就给大家分享冬季气温下降时,养牛人应该给牛做好预防的3种疾病。
牛流感
症状: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性呼吸道病,在天气多变、寒冷的秋冬季节多发。各个年龄、性别和品种的牛对本病都有易感性,病牛从呼吸道排*,主要经过空气中的飞沫和尘埃传播,此外,人员、用具以及饲料等也是传播媒介。 发病初期病牛体温突然升高到40-41.5℃,有时高达42℃。厌食或废食,极度虚弱甚至虚脱,常卧地不起。呼吸急促、腹式呼吸,常有阵发性咳嗽。从眼和鼻流出黏液,鼻分泌物有时带血丝。病牛挤卧在一起,难以移动,触摸肌肉僵硬、疼痛,出现膈肌痉挛,呼吸顿挫。单纯的流感5-7天后几乎能自然痊愈,如果有继发感染链球菌、胸膜肺炎等其他疾病,病势加重,死亡率升高。
预防措施:1、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牛的营养需求,定期清洁环境,对已患病的牛及时进行隔离治疗;2、定期消*,用5%的烧碱对无牛的地方全部消*,用聚维酮碘带牛消*;3、密切牛口蹄疫
症状:牛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引起,主要是偶蹄动物感染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传染性的疾病,世界各地都有流行,是国际兽疫组织主要预防的A类传染病之首。 病牛体温升高至40-41℃,精神委顿,减食,口鼻、蹄冠及蹄踵出现红、肿、热敏感,不久形成充满灰白、灰*色液的水疱,由米粒大小到蚕豆大。水疱破溃后露出暗红色糜烂面,1周左右结痂愈好;如有继发感染,蹄叶受害可导致蹄壳脱落而卧地不起。口部、鼻端也有水泡及其破溃后的烂斑,口部发生水疱糜烂则有流涎、啧嘴,影响采食和咀嚼。乳房也可出现水疱及其破溃的糜烂,尤其哺乳母牛乳头皮肤上的烂斑较为常见,可致泌乳量下降,妊娠母牛可能流产。预防措施:1、坚持自繁自养,必须引种时只能到清净区良种场选购,且需经过2-3周的隔离饲养观察和检疫合格后方可进场;2、各种牛场必须按照计划免疫程序免疫接种本病疫苗,种公牛每年加强免疫2次,间隔6个月,生产母牛产前1.5个月、牛犊断奶后15天各免疫一次;3、牛场要经常消*。总结
天气突然转冷,养牛人最应该做的事就是关心牛舍内的温度变化,及时采取关窗等保温措施,这是预防疾病的第一步。此外,秋季本是很多疾病高发的季节,应注意牛瘟、口蹄疫等疫苗的及时免疫,也可在饲料中添加替米考星、阿莫西林、氟苯尼考等药物来预防这些常见病。——更多精彩——
牛价突变!
1月26日最新活牛成交价汇总
玉米开年后涨价约15%,业内称养殖企业饲喂成本增加约两成
央视财经:临近春节,猪肉、牛肉、羊肉价“涨”声一片!
羊肉价格蹭蹭上涨!羊肉为何出现上涨?上涨原因有哪些?
如果你感觉对你有帮助,右上角按钮选择“分享到朋友圈”!让更多养殖户受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