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葡菌败血症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李竹平英雄的故事手术台就是阵地精讲
TUhjnbcbe - 2021/2/24 17:45:00

这是一个英雄的故事

——《手术台就是阵地》精讲小朋友们知道什么叫“阵地”吗?《现代汉语词典》中是这样解释“阵地”的:*队为了进行战斗而占据的地方,通常修有工事。也就是说,阵地是用来与敌人战斗的地方。战斗打响了,阵地上就是枪林弹雨,弹片横飞。那么,“手术台”又是什么呢?小朋友们当然知道,就是医生给伤病人员做手术的台子。今天我们一起阅读的课文题目是“手术台就是阵地”。阵地是用来与敌人战斗的地方,手术台是给伤员做手术的地方,手术台怎么就是阵地呢?会读书的小朋友都会带着这样的疑问阅读课文的。读完了课文,就知道课文讲的是白求恩的故事。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年春天,齐会战斗打响了,受加拿大共产*和美国共产*派遣的加拿大共产*员白求恩大夫在这次战斗中,把手术台当作阵地,在形势越来越危险的情况下,不顾个人安危,谢绝了卫生部长恳请他撤离的劝说,坚持为伤员做手术,连续工作了69个小时。白求恩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连续工作69个小时的呢?故事中写道:“硝烟滚滚,弹片纷飞,小庙被烟雾淹没了。”“敌机不断地在上空吼叫。炮弹不断在周围爆炸。”“一连几发炮弹落在小庙的周围。庙的一角落下了许多瓦片。挂在门口的布帘烧着了,火苗朝手术台扑过来。”……就是在这样危险的环境中,“白求恩仍然争分夺秒地给伤员做手术,做了一个又一个”。多么勇敢!多么负责!多么无私!故事中,卫生部长恳求白求恩撤离的时候,白求恩说了这样一段话:“谢谢师长的关心。可是,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怎么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呢?部长同志,请您转告师长,我是一名八路*战士,不是你们的客人。”白求恩说“手术台就是医生的阵地”,小朋友们读懂他的意思了吗?联系我们前面聊到内容,再联系白求恩后面说的话——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怎么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呢——就能明白白求恩的意思了。战士们在阵地上与敌人战斗,为的是守住阵地,打败敌人,保护人民;白求恩在手术台上给受伤的战士做手术,是在与伤病和死神战斗,为的是抢救伤员,打败死神。把伤员治好了,不久他们又能投入与敌人的战斗中。白求恩同时也在告诉大家,战士们不怕牺牲,他也不怕牺牲。白求恩说的这段话里,有没有小朋友们很疑惑的地方呢?他为什么要说“我是一名八路*战士,不是你们的客人”呢?原来啊,白求恩不是中国人。白求恩,全名亨利·诺尔曼·白求恩,年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格雷文赫斯特镇。年26岁时毕业于多伦多大学医学院。年被选为美国胸外科学会会员、理事。他的胸外科医术在加拿大、英国和美国医学界都非常有名。年1月,白求恩受加拿大共产*和美国共产*的派遣,率领一个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带着大量医疗器材,奔赴中国,支援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课文中的故事发生在年春天。年0月下旬,他在河北省涞源县摩天岭前线战斗中抢救伤员,左手中指不慎被手术刀意外割破。他不顾伤痛和高烧,坚持战地救护工作。后因感染中*,转为败血症,于11月12日在河北省唐县*石口村逝世,终年49岁。白求恩是一名伟大的医生,也是一个伟大的战士。毛泽东曾经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写道:“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员都要学习他。”《手术台就是阵地》,讲的是一个英雄的故事,这个英雄说了一句最能体现英雄精神的话,那就是——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小朋友们,课文是怎样表现出白求恩的英雄精神的呢?第二自然段,先描写了战斗的激烈,环境的危险,然后描写了白求恩在这样的情况下“两天两夜没休息”,在硝烟滚滚,弹片纷飞中仍然“镇定地”“敏捷地”给伤员做手术。一边写环境,一边写白求恩是怎样工作的,就更加突出了白求恩的勇敢、负责的精神。第三自然段主要写了卫生部长恳求白求恩离开,白求恩说“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拒绝离开,继续给伤员做手术。这里主要通过白求恩的语言,写出了白求恩内心的想法,让我们感受到了他的责任心,他不怕牺牲的精神。第四自然段就像电影中的一个特写镜头,一个最紧张的情节片段。炮弹爆炸,布帘着火,危险就在眼前,可是“白求恩仍然争分夺秒地给伤员做手术,做了一个又一个”。通过这个情节片段,让白求恩的英雄形象深深地印刻在我们读者的心中。故事的最后,“三天三夜”“六十九个小时”,这两个时间数字,虽然简单朴素,却让人惊叹,让人更加钦佩白求恩。小朋友们,李老师建议你们查查资料,去了解更多有关白求恩的故事,了解白求恩的英雄事迹。

特级教师李竹平著

点击“阅读原文”当当、淘宝、京东均可购买编辑审稿

刀客合作联系扫码

1
查看完整版本: 李竹平英雄的故事手术台就是阵地精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