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葡菌败血症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预防鼠疫人人有责
TUhjnbcbe - 2021/1/25 17:57:00

一、鼠疫及其危害

(1)鼠疫是鼠疫杆菌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急性烈性传染病,具有发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的特点。《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鼠疫列为甲类1号传染病。青海民间将鼠疫俗称为“哈拉病。”

(2)鼠疫最常见的临床型有三种:①腺鼠疫;②肺鼠疫;③败血性鼠疫,又称鼠疫败血症。

二、怀疑自己或家人患鼠疫后怎么办

尽早就医,鼠疫病可防可治,不要错过最佳治疗时间而造成死亡就医前戴口罩,与周围人保持一定的距离。

详细说明病因,特别是与旱獭接触情况。

三、人感染鼠疫的途径

主要通过三种传播途径感染鼠疫:(1)剥食感染鼠疫的病(死)动物时,鼠疫菌通过皮肤伤口感染;(2)通过肺鼠疫患者的空气飞沫传播;(3)跳蚤叮咬人的传播。

四、人间鼠疫的流行季节

青海省人间鼠疫的流行季节与旱獭地面活动时间有关,5—10月都可能发生流行,高峰在9—10月。

五、鼠疫的临床症状

1.鼠疫的潜伏期较短,一般在1—6天之间,多为2—3天,个别病例可达8—9天。其中,腺型和皮肤型鼠疫的潜伏期较长,约为2—8天;原发性肺鼠疫和败血型鼠疫的潜伏期较短,约为1—3天。

2.鼠疫的全身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病急剧,高热、寒战、体温突然上升至39—41℃,剧烈头痛,有时出现呕吐、呼吸促迫,心动过速,血压下降,重症病人早期即可出现血压下降、意识不清、谵语等。

六、预防鼠疫的“三报”“三不”制度。

“三报”

(1)发现病死旱獭和其他病死动物要报告;

(2)发现鼠疫病人或疑似鼠疫病人应立即报告;

(3)发现原因不明的急死病人应立即报告。

“三不”

(1)不私自捕猎旱獭及其他疫源动物;

(2)不剥食疫源动物;

(3)不私自携带疫源动物及其产品出疫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预防鼠疫人人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