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我国有很多显赫一时的大家族,能和宋家三姐妹齐名的就只有苏州九如巷张家的四位千金了。
“九如”这个名字出自《诗经》,这九个“如”字放到一起,含有福寿连绵之意。九如巷3号,就是张家的老宅。这家的大家长是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张冀牖先生。
张家世代为官,曾经在清廷中担任重要职务。到了张冀牖这里,他却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新时代的教育事业。
张家四千金就是他的4位女儿,每个都是大名鼎鼎的名门闺秀,她们的爱情故事成为民国时期恋爱的典范。其实除了4位女儿,他的6个儿子也非常出色,但锋芒却被姐姐们掩盖了。他的长子张宗和和原配妻子的爱情故事,也是让人扼腕不已。
01
张宗和出生时,母亲已经生了4个姐姐,他的出生让母亲松了一口气,在那个重男轻女的社会里,虽然父亲没说,但母亲总为没有生个儿子而自责。
能嫁给父亲,母亲也不是来自普通家庭。她出自扬州著名的大盐商的家庭,当年出嫁时带来的嫁妆装满了整整10条船。
母亲在生下张宗和之后,又生下了4个弟弟,频繁地生育让母亲的身体慢慢变差,最后因为拔牙患上了败血症而去世,那时母亲才36岁。
母亲去世时,张宗和只有8岁,他就记得母亲临终前嘱咐自己不要哭。母亲去世前给孩子们都做了妥善的安排,给他们找了信得过的保姆,要求务必将孩子们带到18岁。所以虽然母亲早早离世,但是张家的孩子们依旧是在充满了爱的环境中长大。
张宗和的性格和父亲很像,出身大家族的他,没有像其他富家子弟那样沾染上不良习气。张家的其他族人都说父亲傻、败家,好好的钱拿来办学校给外人花,但张宗和姐弟却在父亲的影响下,开阔了眼界,并没有局限于眼前的蝇头小利,而是放眼天下,这才铸就了个个是英才的九如巷张家。
作为张家的长子,张宗和从小就被管得很严,这造就了他腼腆的性格,不爱说话的他,反而将所有的心事都倾诉在日记里。他和四姐张充和感情最好,常常在一起结伴看戏、听讲座。
年,刚刚从清华历史系毕业的他和姐姐充和一起来到青岛,在一次和昆曲爱好者的聚会上,认识了自己命中注定的姑娘——孙凤竹。和内向的张宗和不同,孙小姐性格活泼、开朗大方,还会唱昆曲,张宗和对她几乎是一见倾心,
02
孙凤竹一开始觉得张宗和是纨绔子弟,但随着交往下来,她发现这个张少爷与以往认识的富家子弟都不同,对他开始有了改观,两人的心渐渐地越靠越近。
后来父亲从苏州给儿子发电报,让他回家乡任教,张宗和只好和孙小姐告别,返回苏州,此后两人多以书信传情。
看着弟弟有了意中人,做姐姐的充和很开心,就决定替弟弟到青岛提亲。年,张充和来到孙凤竹家,虽然孙家二老对这门亲事很赞同,但同时还说了一个非常不好的消息,张宗和离开青岛后,孙凤竹就病了,还是很严重的肺病,在当时的环境下,肺病是很难治愈的。
知道心上人患了如此病症,张宗和很难过,这个病是不适宜结婚的,但他还是顶住了压力,执意要娶孙凤竹过门。没过多久,七七事变爆发,战争给这对有情人制造了更多的麻烦。因为日军南下,张家辗转逃到了武汉,而孙家则来到了广州。
年秋,张宗和才得以来到广州正式拜访孙家人,看到因为颠沛流离和操心一家老小生活而憔悴不堪的孙凤竹,张宗和心中很是感慨。
在争得了孙家二老的同意后,张宗和带着孙凤竹前往桂林谋生,之后又从桂林来到了重庆,这一路的舟车劳顿,让孙凤竹的身体出现不适,在贵阳时就开始吐血,历尽艰辛才到达重庆。到重庆后,张宗和没有找到工作,只好再度前往云南教书。
03
年2月,安顿下来的张宗和决定和孙凤竹举行婚礼,娶这样病歪歪的妻子过门遭到了不少亲人的反对,但张宗和还是决定要给孙凤竹一个名分。
孙凤竹已经没有了父母,如果再失去了自己,她可怎么活下去?婚后,二人生活也算甜蜜,在张宗和的照料下,孙凤竹的身体居然有了起色。不久后,还生了一个女儿。
年,张宗和一家决定前往重庆,但到了重庆之后,可能是不适应当地的气候,孙凤竹的病情开始恶化,为了养病,张宗和只好带着妻子前往张家在张老圩生活,没想到这一折腾,却加重了孙凤竹的病情,没过多久就吐血而亡,去世时才只有25岁。
张宗和看着静静地躺在那里的妻子,就像是睡着了一样,他将对妻子所有的思念都写到了书里,他记录着这个如林黛玉一般漂亮又爱耍小性子的女人的一切,表达了对亡妻的无限的哀悼。孙凤竹虽然年纪轻轻就香消玉殒,但能被丈夫以这样的方式纪念着,也算没有遗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