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幸孕姐(高级母婴护理师,拥有本文版权,欢迎分享)
现如今,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电器就是冰箱了,家中有不少剩饭剩菜,冰箱成为一个好“归宿”。尤其是在夏天,食物容易放坏,更要放在冰箱里面保鲜。然而你们知道吗——
二胎妈妈吃了冰箱剩菜紧急剖腹产
小霞是一位37岁的高龄产妇,同时也是一位二胎妈妈。
由于孕晚期比较劳累,这天正好婆婆和老公都外出,没有人做饭,就把冰箱里2天前剩下的鱼加热一下,顺带做一些凉拌海带,便解决了这一餐。
第二天,她便觉全身乏力,身体微微发热。起初以为是过于劳累,在家休息了三天。
直到第六天,小霞感觉下腹隐隐作痛,且胎动也有异常,这时才意识到了不妙,便医院就诊。
入院时,小霞体温正常,宫缩频繁,当班医生将其收入院完善检查的同时给予了保胎治疗。
保胎治疗期间,医生从她的血液检查中发现白细胞、C反应蛋白等指标明显增高,这预示这小霞有宫内感染的可能。另外之前多次胎心监测中也发现胎动异常明显。
在医生的建议下,小霞做了剖腹产手术。
在剖开子宫的那一刻,手术医生都惊呆了,因为小霞的羊水经浑浊发黄,而新生儿全身灰白、肌张力偏低,新生儿出生评分只有4分(满分10分),白细胞达到6万多(正常新生儿一般在2万以内),可能有严重的败血症。而且新生儿的体重只有克,情况比较危急,医生立即对其进行抢救然后转入新生儿监护室做进一步治疗。
随后,医务人员把小霞的羊水和宝宝的血液拿去化验,才发现当中有大量的李斯特菌,这个细菌就是造成早产,险让宝宝胎死腹中的祸根,深究发现罪魁祸首就是小霞吃的那条在冰箱里面放了2天的鱼。
何为李斯特菌?
李斯特菌又名单核球增多性李斯特菌、李氏菌,是一种兼性厌氧细菌,为李斯特菌症的病原体。它在环境中无处不在,在绝大多数食品中都能找到李斯特菌。肉类、蛋类、禽类、海产品、乳制品、蔬菜等都已被证实是李斯特菌的感染源。李斯特菌中毒严重的可引起血液和脑组织感染,很多国家都已经采取措施来控制食品中的李斯特菌,并制定了相应的标准。
为何孕妇吃后反应如此之大?
据统计,每年全球每一百万人中,单增李斯特菌病的发病人数为0.1-11.3,其中,孕妇带菌率为5%-8%,发病率比普通人高20倍。因此孕妇更容易被感染,同时妊娠期孕妇算是弱势群体,因此更容易引发一系列身体反应。另外李斯特菌的既可食源性传播,亦可胎盘垂直传播,所以很容易波及胎儿的安危。
据专家解释:李斯特菌入侵胎盘和胎儿的潜伏时间可以长达2个月。如果孕期感染,母亲通常存活,但在孕早期可能危害胎儿,流产率达30%;孕中晚期,则易引起败血症、自发性流产。甚至引起新生儿感染甚至死亡,死亡率高达30%-70%。
因此,孕妇若不慎感染,往往会造成母体和胎宝的健康威胁。
另外,李斯特菌还有以下三大特性:
1、分布范围广
在我们常常接触到的食物中,比如海产类、禽类、乳制品、蔬菜等都能找到李斯特菌的身影,如果放进冰箱,就可能造成李斯特菌污染。
2、生命力顽强
李斯特菌非常“顽强”,耐冷、耐盐、耐酸、耐碱,0-45℃都能生存。更可怕的是:它不仅能在无氧条件下生存,即便在-20℃的环境里也能存活一年之久!
3、侵袭能力强
李斯特菌的侵袭能力非常强,高发易感染人群:孕妇、婴儿、老年人、免疫力差的人;
然而,在大家的习惯性思维里面认为:冰箱中的温度较低,食物储存其中是最安全的,无论是生、熟食品,只要放在冰箱中便可长期保存。因此大家现在就要扭转观念,科学存放和使用,才不会给细菌可乘之机。
怎样对付和防范?
不妨来看看下面这组图:
因此,大家一定要好好“守护”自己的冰箱,这样才不会给各种细菌可乘之机。(J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