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文化中,足浴疗法源远流长,起源于我国远古时代。古人曾有过许多对足浴的经典记载和描述:“春天洗脚,升阳固脱;夏天洗脚,暑湿可去;秋天洗脚,润肺肠濡;冬天洗脚,丹田温灼。说明一年四季都适合足浴疗法;”苏东坡曰:“热浴足法,其效初不甚觉,但日积百余日,功用不可量,比之服药,其效百倍。”足浴疗法,贵在坚持。
很多人认为足浴是冬天才做的事,那么夏日,是否适合足浴?
事实上,夏天足浴的养生效果胜过冬天。中医讲究天人相应,夏日,尤其是三伏天,是一年中自然界阳气最旺盛之时,三伏期间机体气血旺盛,在三伏天足浴顺应中医“天人相应”理论,可协助人体阳气生发,激发正气,调整脏腑经络气血,祛除病邪,预防疾病,最大限度地以阳热克阴寒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三伏天足浴属于“冬病夏治”的具体应用。
夏天足浴,暑湿可祛。由于现代人贪凉饮冷的生活方式,夏季暑湿之气较重,湿气容易阻滞在脾胃,让人出现没胃口,爱犯困,没精神,容易烦躁等症状,此时用温阳化湿足浴疗法可达到祛湿理气的效果,让人精神振奋,增进食欲,改进睡眠质量。
女性经期是否适合足浴?
若是平素经量过多,则可避开经期;经量一般或经量偏少,则在经期将至或月经的第1天到第3天足浴可促进血液循环,帮助机体更好地排除体内的瘀血;而月经将净这几天不宜足浴,此时足浴有可能使月经淋漓不尽。
使用网购的足浴包是否能达到养生的效果?
治疗疾病时,需辨病辨证辨体质,根据舌苔脉象针对性的开出当下最适合的配方,才能真正意义上起到足浴养生或治疗疾病的目的。简单举例:受“宫寒”这一说影响,很多患者先入为主、对号入座,一出现怕冷的症状就说自己阳虚、宫寒,自行网购一些温性的足浴包……但是怕冷情况诸多,机体气血循环障碍或物质基础不足都会出现怕冷的症状。如血虚的患者,不能光靠温阳点火,要补充物质基础,在养血的基础上温阳才能从根本上改善怕冷的症状,一味温阳只会徒增上火症状。
温馨提示:
①时间不宜过长,15-20分钟即可;以中午阳气旺时最宜,也可睡前一小时足浴,但过饱或空腹时都不宜足浴;
②水温不宜过热,一般水温40℃即可,最好选用有保温效果的足浴桶,泡至后背潮热或者额头微微出汗为宜,切忌大汗淋漓;
③水量达到小腿下部为宜,至少没过三阴交穴(内踝尖上三寸);
不适合足浴的人群:
①孕妇、处于经期且月经量过多者;
②严重心脏病患者、脑溢血未治愈患者;
③出血疾病、败血症等患者应慎重;
④有糖尿病的患者应尤其注意水温,防止烫伤引起感染,引发糖尿病足的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