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通常是指静脉输液,可通过这种方式直接将药物输送到血管当中。相对于口服药物来说,静脉输液的治疗效果更快、更好,不过副作用也比较大,在输液过程中有很多事项需要注意,避免出现意外情况。
输液的注意事项有五点,早了解有好处
1、保证无菌操作
输液时需要将药物直接输送到血管中,如果操作不当,可能会有一部分细菌随着药物一起进入血管,容易引发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所以要保证无菌操作。在输液之前需要对输液器以及所用的药物进行详细检查,若出现破损,应及时更换。部分患者输液时间超过24小时,应当更换输液器,避免使用时间过长引起细菌感染。
2、观察身体状况
部分药物在输液过程中可能会产生过敏反应,引起身体不适,比如青霉素类药物。部分人同时口服青霉素并不会过敏,但是静脉输液却有可能会过敏,一般要在输液前青霉素皮试,如果皮试呈阳性,则不能使用这种药物,结果为阴性可以使用,但使用过程中要密切观察。如果出现皮肤红疹、发热或寒战等现象,很可能是发生了过敏反应,要及时停止输液。
3、控制输液速度
每个患者的具体病情不同,需要输注的药物有差异,应结合这些情况来控制输液速度。不能为了缩短输液时间而随意加快滴注速度,否则会增加心肺负担,容易引起急性肺水肿或者急性心力衰竭。
4、严格核查输注的药物
在给病人换药之前应该要严格核查输注的药物,保证准确用药,避免出现输液错乱的情况。如果输注的药物错误会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严重时还有可能危及患者生命。
5、正确进行静脉穿刺
针对不同人群要选择不同的静脉穿刺方法,尽量保证一次性穿刺成功,减少对静脉造成的损伤。比如肥胖人群的静脉较深,而且位置固定,需要在摸准之后进行穿刺。
做好输液监控,安心睡觉不用怕
一般人输液时都会连续输注多种药物,一种药物输注完成后需要更换另外一种,如果没有及时更换,可能会造成血液回流,带来意外损伤。所以大多数人在输液时都会盯着输液瓶,想睡觉却不敢睡,担心护士没有及时发现液体输完。这种情况下其实可以使用输液监控系统,输液监控系统利用无线射频技术扫描每一个床位上的输液监控器,将病人的输液信息收集起来,传送到护士站,无论哪一个病人的液体输完,都可以在显示终端上看到,大大减轻了病人和家属的负担,也能使护理服务更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