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蓝野针
很多人问我,你一个盲人为什么要去学习写作呢?其实,我也在心里无数遍问过自己这个问题?答案很多,但能让我坚持下来的却是因为读了女贞老师的一篇文章。、
文章中读到她是这样描述身体有缺陷的写作学员的。她说:“有这么一群仙人掌学员,我称她们为强者。”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眼眶红了。原来身体有缺陷的人,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赢得别人的尊重。
很幸运,能有缘读到女贞老师写的这句话。从此在我心里种下了一颗小火苗,我很喜欢这一句话,更喜欢“强者”这样的称呼。它让我看到了黑暗里的曙光。
“强者”这个词,不断的敲击着我紧闭的心门。它告诉我,你也可以靠自己的努力,自己的坚持,赢得别人的尊重,做自己想做的事,成为想成为的人。
01
我不甘心自己廉价的,平庸的活着。这是女真老师写作班学员思华年写的一句话。
她是60后阿姨,两岁时因高烧失去了听力,摆过地摊,卖过水果。你能想象这样一个患有重度耳疾的人,到了该退休的年纪,却勇敢重拾自己的写作梦想吗?
思华年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女子,也是写作版奥特曼。她一路升级打怪,不厌其烦的捕捉着语音系统里出现的小怪兽,一步步朝着自己的写作梦迈进。
我们都知道现在大多数的课程,都是以视频或者语音呈现,写作班的课程也大多数都是语音。听课的时候,她只能把一个个的语音转换成文字。这倒也没什么,要命的是,遇到普通话不好的老师,转换出来的文字就要靠她自己一个个去找出错别字了。
这对于一个有耳疾的人来说,就像门口突然竖起了一堵墙,想进门就必须先要把门口的那堵墙给移开。她看到了这堵墙,但是她并没有气馁。而是努力的排除万难,把墙给移开,踏进了写作的大门。
因为不甘心平庸,所以就算是万难也要坚持写作。有了目标,加上她坚韧不服输的性格,一步步走向写作之路。已经多次上稿,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我到现在还没放弃写作,也是因为被她的故事感动,很喜欢她文章里的一句话:“四助者天助,任何事情都要尝试过,才知道自己行不行。”
此时此刻,我心情澎湃,对写作也充满了期待。以前我不太明白自己想要的人生价值到底是什么?就在这一瞬间,我好像突然懂了。思华年通过写作,告诉我们她自己的人生经历,让我从中领悟到自己的人生。只要有目标,追着自己的目标迎难而上,人生也可以有更多的可能。
02
曾经读过这么一句话:“人生若觉不幸运,只因未读史铁生。”
因为这句话,我去看了史铁生的《病隙碎笔》,被他深沉的智慧所触动。
从最初的心疼,到后来的崇敬,再到最后的坚定自己的写作梦想。在他坚韧不屈的人生轨迹中,我看到了一个人的无穷潜力。
即使身陷逆境,只要心无旁骛,便无所不能。
史铁生的一生,犹如一部励志而又悲壮的传奇,他的坚韧远超常人能承受,是一个在磨难中逆生长的文学家。
想象一下,在韶华正茂的21岁,他本应拥抱梦想,却因为腰腿疼痛措施最好的治疗时机,打破了他所有的幻想。
是怎样的绝望,才让他在手术前撂下了这么一番狠话:“要么好,要么死,绝对不要再像现在一样走出去。”
然而三个月后,命运回复他的却是更残酷的现实。
他不仅没能重新站起来,反而被无情的截去了双腿。在人生的春天里,受到如此沉重的打击。我不信谁能不惊慌,不哭泣?
如同一场噩梦般,失去双腿仅仅是开始,后续的一系列并发症,如坐轮椅带来的生理问题,慢性肾病,甚至是令人闻风丧胆的败血症等疾病,也毫不留情地来侵蚀他这幅残破的躯体。
可命运的大掌并没让他获得片刻的喘息,慢性肾病最终演变为致命的尿毒症。
他的生活,被不断循环的透析机器锁链,每次洗涤都预示着生命的渐行渐远。人生最至暗的时刻,他讥讽自己,职业是生病,业余才是写作。
《病隙碎笔》是在这场与死神赛跑的透析间隙中孕育而出,四年的磨砺,是他对抗身体枷锁的不屈宣言,是他生命烙印中不可磨灭的精神瑰宝。
年,这部作品以其真实感人的力量,激荡文坛。给正挣扎在绝境中的人们温暖与希望
去年,我有幸遇到了史铁生的《病隙碎笔》,被他质朴而又鲜活的写作风格深深打动,他在病痛中不仅找到了活着的意义,更以文字之花,开放于世间最质朴的土地。
史铁生是一个真正的强者,你能想象一个疾病缠身的人,是有着怎样的意志力,努力去打败生活的考验,坚持写作,成为我们仰望的文学巨匠的?
我是幸运的,生活在这个科技时代。盲人有了读屏软件,就可以无障碍操作电脑和手机,看电视、电影,电子书等。
有了读屏软件不会盲文的人,也可以无障碍阅读,还可以听书。有那么多的学习渠道,相比之下,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写作?
03
31岁是很多人的转折点,也是我的转折点,由白天转入无休止黑暗的转折点。
是的,就在这一年我失明了。在这个上有老下有小,本该拼搏的年纪,我却只能选择落寞离场。
甘心吗?说实话,如果人生只能选择这样落寞的虚度,我宁愿选择死去。
在那段无底黑暗时期,我的世界轰然坍塌。每天,我就那样绝望地坐等命运的安排,等一场救赎,等黑暗中的曙光,等世界的尽头。
后来出院回家,返回被熟悉的声音填满的家中,孩子们温暖的小手抱着我的脖子,甜甜的喊妈妈时,内心的涟漪才缓缓平息。
然而,那颗漂浮的灵魂,仍旧漂泊无依,深深的无力感像根刺一样,刺痛着我每一个不眠之夜。
直到去年,一次偶然的机会,遇到了史铁生的《病隙碎笔》这本书,读了思华年的那篇文章,顿时就打开了我的新思路。
史铁生在饱受身心折磨的情况下,还能坚持写作。还有思华年,她一个60后阿姨,患有重度耳疾,都能排除万难,坚持学习写作。读了他们的故事,我也跃跃欲试,说不定我也可以呢。
在学习写作的过程中,我也遇到了许多小怪兽。比如遇到读屏不读的时候,还有图片也是我头疼的难题,反正你们会的,我不会。你们不会的,我还是不会。
我除了没失明前留存在脑海的记忆,其它的一切都是从零开始学。就这么咯咯半半的学着,其实感觉还挺吃力的。
直到今天,我从一个无从下笔的小白,现在不仅可以投稿赚取生活费,成为平台的签约作者,更让我想不到的是,我的文章经广西凤山文学推出,还成功在河池红水河副刊上发表。
最大的收获是,认识了一群一样热爱写作的朋友,把我从那个黑暗的世界拉了回来。
可能以后的写作路上,我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小怪兽。但无论今后遇到多少困难,我都会努力的升级打怪,成为自己的“强者”。
现在如果你问我:“你为什么要学习写作?”
我现在就可以告诉你,因为穷,口袋穷、思想穷,因为没有选择的权力。父母即将老去,孩子尚还年幼,我想让家人能过更好的生活,也想让我的灵魂能有处安放。
如果穷其一生,只能选择一门高超的技艺,那我肯定会选择写作。写作让我学会了思考,有了思考,思想才会有提升。思想提高了,行为才会有进步。
所以说,写作才是我思维能力上最好的保健品。写作可能改变不了眼前的黑暗,也改变不了世界,但是能改变自己就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