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葡菌败血症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乳业投融资步入关键年
TUhjnbcbe - 2020/8/5 9:50:00
北京最好的白癜风专业医院

乳业投融资步入关键年_乳品专题_产业经济


华润德隆统一染指乳业蒙牛三元三鹿上市冲刺


  乳业投融资步入关键年


  越来越多的增量资本进入乳品领域,加速中国乳业市场的成熟。有消息称,习惯于行业整合的德隆集团下一个目标已经瞄准乳业。而台湾统一企业也宣布在内地推出乳酸菌饮料,虽然统一企业在台湾一直从事乳制品的生产和销售,但是,这是统一在内地第一次涉足乳品行业。此外,华润集团和东方希望也掩饰不住对乳业的觊觎之情,通过参股或间接投资的形式染指乳品市场。


  自从资本市场开始关注乳业,牛奶市场便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特别是在光明、伊利、新希望、维维等乳业巨头上市获得资金后,资本的威力更是彰显无遗。而蒙牛、三元、三鹿、完达山等还未筹到资金的乳品企业,其上市进程提速。


  国内实力雄厚的乳业巨头不断加速扩张和攻城略地,一批成熟品牌脱颖而出———一方面,由于资本的进入,对原有企业和资源进行了整合,使整个乳业强势资本向几个大头靠拢,乳企业规模不断增大;另一方面,集团化的管理,有利于产业链的规范化,原有的固定资源得到更充分合理的利用;还有,新资本进入后,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跨地区的并购大行动,使奶源争夺和市场竞争打破了区域界限的同时,也打破了乳业地方割据的局面,其强大的资金后盾使重组后地方品牌正在得到壮大;当然,资本进入后的大力宣传也让牛奶的经济地位得以提高,人们消费牛奶的意识进一步增强……从市场的蛛丝马迹可以看出,中国奶业已到了资本竞争的时代,牛奶市场在有钱人的游戏规则下越发成熟起来。


  伊利光明融资竞赛


  竞争是发展的一种动力,对于乳业也不例外。乳业每年以15%以上的增长势头,吸引了许多行外资金的强势加入。资本首先在乳业中显示力量从新希望开始,去年8月份,做饲料出身的民营资本新希望集团斥资5000万元入主华西乳业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掀起奶业并购潮,在不到一年的时间,新希望并购了10家乳业企业。接着,娃哈哈、维维、以及果汁大王德隆、饮料大王健力宝等业外资本大鳄纷纷携巨资进入奶业。广东省奶业协会秘书长林树斌说,这些行外资本进入后进行的一系列并购,使原本散而小的乳业得到了进一步集中,当然,奶业竞争的激烈程度也更上一层楼。


  在另一方面,资本还为乳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为了进一步拓展市场,国内几大乳业巨头上演了一场竞跑上市的大决赛————2002年8月21日,伊利公司增发5000万股,募集8·25亿元;8月28日,光明乳业成功上市,筹资9·5亿元;10月29日,新希望决定发行8亿元债券,并宣称将投资20亿元,控股10家地方企业。据股市行家评说,这些上市的乳业公司前景非常看好,如光明乳业2001年间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56·29%,预计2002年每股收益为0·38元。伊利股份具有极强的扩张能力,每股净资产高达8·94元,预计2002年每股收益0·70元。新希望三季度预告今年的净利润将同比上升50%。维维股份与新希望的高举高打正好相反,推行“人弃我取”的收购策略,预计2002年每股收益为0·38元。


  伊利、光明、新希望、维维等乳业巨头在这个战场尝到的甜头,无疑是得益于资本之力。这让尚未上市的三元、蒙牛等眼红不已。据了解,三元最近即将上市,而蒙牛也欲借助国际资本,谋求海外上市,三鹿、完达山等也在加快上市进度。资金的获得无疑为巨头的进一步扩张奠定物质基础,因此,业内预言,2003 年将是乳业巨头资本角逐的关键年。


  乳业霸主仍待催熟


  对牛奶企业深有研究的广州奶业协会理事长王丁棉认为,大量资本的进入,对中国奶业而言是一件必需且及时的事。因为目前的中国乳品企业规模比较小,虽约有1500家,但95%以上都是中小型企业,日处理加工500吨以上的不多。而且大部分的企业目前的生产前景都不尽理想,设备老化落后耗能大,产品单一,加工成本高,生产效率低,产品市场占有率低。王丁棉说,在加入WTO以后,中国奶业将面临着跨国奶业集团的国际市场竞争。在这样一个大气候下,大量资本的进入,有利于在中国境内产生一批大型的奶业巨头来抗衡国外奶企的市场瓜分。


  事实也证明,大量资本的进入,在对奶业资源的重新整合、奶企业的重新整合过程中,利用大鱼吃小鱼的市场规则来使众多的、分散的、较小的企业重新组合,聚变成几个大的奶业集团。广东国营燕塘牛奶公司市场部经理马聪说,这将是一个数量的聚变过程,且最终会引发质量的变化,这种质变的本身,就是推动中国奶业向前发展的一个动力。


  但是,广州市奶协王丁棉也指出,尽管资本已开始催促乳业向成熟阶段发展,但中国乳业离成熟期还有很长的距离。因为目前只是一些小企业的资本向奶业巨头靠拢,而稳定的格局尚未形成。也就是说,目前排名前十位的乳业企业也只是暂时性排位,只有当奶企业的年总销售额达到60亿元以上,中国境内的十强奶企业才会算稳定下来。而这个时间估计需要5—8年左右。因此,在这个时间内,中小企业还有一定的生存空间,因为有些细分的市场还得靠中小企业去开拓经营。


  市场取胜终靠品质


  燕塘牛奶马聪认为,资本的加入使中国奶业经济地位得到了提高。现在国家已充分认识到大力发展奶业的重要性,并把奶业视为农业产业重点扶持和鼓励发展的一个产业。所以无论是奶牛的存栏量、牛奶的总产量、乳品加工总量还是奶类产品人均占有量都在向一个新的阶段前进。


  然而,马聪指出,资本并不能完全操作市场,特别是品牌本地化、产品冷链的配套投入等,并不是单一的资本就可以完成,资本的竞争并不是奶业竞争的关键,在一定资本的基础上进行的品质较量才是取胜的关键。


  马聪的观点与广州奶协王丁棉的想法相符,王指出,目前国内相当一部分的奶企业品质与国外的品牌还有一定的差距,从国家制定的对牛奶质量的要求上看,外国的标准比我们高了一个档次,特别是收购牛奶时除了对常规的几项卫生、生化指标有要求外,还增设了不含抗生素等条件,提高奶品质量。另外,国外还使用体细胞数的含量多少来对牛奶进行评定级别,并强调以牛奶中的蛋白含量多少来对牛奶进行定价。而我国在这方面却还相差太远,因此,目前的乳业巨头还得要加强品质方面的提高,同时重视引导消费和做好牛奶的宣传工作,与外国奶业的竞争才能有可能会赢。( 杨彩芳)

1
查看完整版本: 乳业投融资步入关键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