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葡菌败血症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客家农妇脱贫记新华社客户端
TUhjnbcbe - 2023/3/6 8:39:00

“南粤家*”母婴护理员实操培训。(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供图)

新华社广州11月2日电(记者邓瑞璇、*浩苑)“你看,这是我女儿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刘连香高兴地翻着手机,找出了几个月前从安徽理工大学寄来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今年9月,她的女儿从家里出发,开始了新的求学之路。

对于今年45岁的刘连香来说,这是又一件令她骄傲的事情。

刘连香一家住在中国南部的广东省梅州市叶塘镇同众村,曾是村里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起初,全家务农之外,丈夫也开个小店营生,日子还算过得去。然而好景不长,刘连香的婆婆、公公相继卧病在床,丈夫也患上败血症,生活的重担一下子落在了这个皮肤略黑、身材瘦小的女人身上。

“要照顾三个病人,还得养两个孩子,欠了一屁股债,家里真的不太好过。”刘连香说。

年,得知市里有免费培训月嫂的项目,刘连香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来到梅州我爱宝贝服务有限公司报名。新生儿护理、产妇护理、月子餐……刘连香上手很快,经过了一个月的培训,顺利通过考核,第一个月就接到了育婴的单。

“第一个月的工资是元,我当时想,居然这么多!”刘连香先从育婴师做起,随后又不断“回炉”培训,掌握的技能越来越多,不久后当起了月嫂。

刘连香的勤奋和细致得到了客户的认可。业务越来越熟练,口碑越来越好,刘连香的工资也水涨船高。

年,刘连香第一次拿到了元的工资,她开心地算个不停。“以前种稻谷,一年收的还不够全家吃半年。现在我一个月的工资买的稻米,全家一年都吃不完!”

生活逐渐有了起色,债在一点一点还,家里人也有了盼头。

年,刘连香即将大学毕业的女儿想要考研,回家和爸爸妈妈商量。因为家境原因,丈夫一度不甚理解女儿的决定,但刘连香还是告诉女儿:“不要担心,我做月嫂,供得起你!”

如今,女儿如愿以偿走上继续求学的路,刘连香脸上的笑挡也挡不住。“要不是学会了月嫂这项技能,哪敢这么硬气地让孩子去读研?”刘连香乐呵呵地说。

从贫困户到一个人养活一家人,再到如今有能力让家人追求更好的生活,使刘连香受惠的,是广东正在全省铺开的“南粤家*”工程。

育婴培训现场。(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供图)

针对市场紧缺的母婴、居家、养老、医护四个服务类型,“南粤家*”工程重点实施四大培训项目,并围绕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战略,面向老区苏区、民族地区扩大技工院校招生规模,建立家*扶贫输出基地和接收安置基地,加大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员的培训支持力度。

刘连香所在的梅州市是客家地区,客家女人的勤劳朴实、善于持家远近闻名。“南粤家*”工程把她们组织起来,通过专业的家*培训,让她们脱贫致富。

“我们的培训敞开大门,谁都可以来。客家女人勤快能干,我想让她们走出家门,改变命运。”梅州我爱宝贝服务有限公司创始人林利芳说。

在“南粤家*”工程的扶持下,公司还送教下镇下村,为无业在家的、想要下岗再就业的农村妇女免费送上学习和培训。截至目前,仅这家公司进行的育婴和月嫂培训就达3万人次,帮助多人实现了就业。

目前,广东全省实施“南粤家*”培训已经超过38万人次,带动就业54万人。“希望‘南粤家*’能够让普通劳动者找到一份好工作,也能为老百姓提供放心的家*。”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葛国兴说。

1
查看完整版本: 客家农妇脱贫记新华社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