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葡菌败血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常见传染病防控知识系列宣传一水痘 [复制链接]

1#
曾任全国白癜风专家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283860.html

点击上方"快乐养猪",每天收看养猪资讯

一、概况

常见的母猪繁殖障碍病有乙型脑炎、细小病*病、伪狂犬病、蓝耳病、猪瘟等。

二、母猪胎儿的发育 

1、30天之前,胚胎分裂发育,胎儿未成形,若感染病*、细菌,胎儿死亡被母体吸收,母猪会出现重新发情等;
  2、30天~50天之间,胎儿分化成型,但器官尚未形成,若此时感染病*、细菌,则形成木乃伊胎;
  3、50天~70天,胎儿组织器官形成,但此时胎儿免疫系统尚不具免疫能力,若感染病*、细菌,则想成死胎;
  4、70天后,由于胎儿免疫系统形成且具备免疫应答能力,若此时感染,则产弱仔或先天性疾病仔猪。

三、鉴别

从流行特点
  1、细小病*感染:猪是已知的惟一易感动物,不同年龄、性别的家猪和野猪都可感染,病猪和带*猪是主要传染源,病*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感染母猪所产死胎、活胎、仔猪及子宫分泌物中均含有高滴度的病*。本病主要经消化道、呼吸道传播,常见于初产母猪,一般呈地方流行性或散发,一旦发生本病后,猪场可能连续几年不断出现母猪繁殖障碍。
  2、猪伪狂犬病:多种动物易感,妊娠母猪和新生仔猪最易感,感染率高,发病严重,病猪、带*猪以及带*鼠类为重要传染源,健康猪与病猪、带*猪直接接触可感染本病。本病亦可经皮肤伤口传染,猪配种时也可传染本病,也可经空气传播。该病流行期长,无季节性,仔猪死亡率高,母猪多为流产; 3、乙型脑炎:本病为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初产母猪、仔猪和育肥猪多发,人畜共患,夏秋季节多见,主要通过带病*的蚊虫叮咬而传播,散发,感染率高,发病率低,绝大多数在病愈后不再复发成为带*猪;
  4、猪瘟:猪是本病惟一的自然宿主,不同品种、年龄和性别的猪均可感染,此病无季节性,发病率、死亡率均高,常呈流行性,流行期长,可垂直传播,当感染妊娠母猪时,起初常不被察觉,但病*可侵袭胎儿,造成死产或出生后不久即死去的弱仔,分娩时排出大量的猪瘟病*;
  5、蓝耳病:本病只感染猪,各种年龄和品种的猪均易感,但主要感染妊娠母猪和新生仔猪,仔猪死亡率高,母猪无死亡,感染母猪可明显排*,如鼻分泌物、粪便、尿均含有病*。本病传播迅速,主要经呼吸道感染,也可垂直传播,无季节性,感染率高,新疫区发病率高; 从临床诊断 1、细小病*:妊娠母猪早期感染,胚胎死亡,产仔数少;中期感染产木乃伊胎;后期感染产仔正常,该病还可引起母猪产仔瘦小、弱仔,发情不正常,屡配不孕以及早产或预产期推迟等;
  2、猪伪狂犬:潜伏期一般为3天~6天,短则36小时,长则达10天,主要侵害妊娠40天以上胎儿,怀孕母猪表现为咳嗽、发热、精神不振、随之发生流产、死产、木乃伊胎及弱仔,弱仔发病死亡快,母猪无其他症状,仔猪有呼吸道和精神症状;
  3、乙型脑炎:可侵害各时期胎儿,感染妊娠母猪多产出死胎和木乃伊胎,少数为活仔,但一到两天发病死亡,妊娠母猪突然流产,流产多见于后期,母猪食欲体温正常,从阴道流出红褐色或灰褐色液体,胎衣不下,流产胎儿大小不一,头膨大(高度脑水肿),颜色黑褐色到茶褐色。母猪流产后对继续繁殖无影响;
  4、猪瘟:病猪体温40℃~41℃,先便秘后腹泻,排出带有特殊恶臭的稀便,皮肤充血,后期变为紫绀或出血,以腹下、鼻端、耳根、四肢内侧和外阴常见,母猪妊娠期间出现流产、死胎、木乃伊胎、弱仔,死胎全身水肿,水牛头,全身皮肤有出血点,腿关节弯曲,肾发育不良有沟;
  5、蓝耳病:该病常造成母猪不育或产奶量下降,母猪病初精神沉郁,厌食发热,后期发生早产、流产、死产,死产多见于妊娠后期,偶见木乃伊胎,少数母猪耳朵、乳头、外阴、腹部、腿部、尾部等皮肤发紫,以耳尖最常见。死胎体表淋巴结(颌下、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充血出血,肌肉呈鱼肉样(白色);从剖检病理变化1、细小病*:眼观病理变化为母猪子宫内膜有轻微炎症,胎盘有部分钙化,胎儿被溶解,吸收,死胎体表发黑,可见充血,水肿,出血,胸腹腔积液,脱水(木乃伊化)及坏死等,骨骼发育不良(头骨、腿骨畸形);
  2、猪伪狂犬:眼观主要见肾有针尖样点状出血点,呈弥漫性,肾微红,扁桃体、肝、脾有散在白色坏死点:流产胎儿脑、臀部皮肤有出血点,肝、脾有灰白色坏死灶,肾盂心肌出血;
  3、乙型脑炎:流产胎儿多为死胎,大小不一,小的为黑褐色,干硬,中等大小的为茶褐色或暗褐色,皮下出血性浸润成胶冻样,大的为浅褐或正常色,头膨大皮下弥漫性水肿,腹水多,肌肉呈熟肉样,肝脾内坏死灶,脊膜或脊髓充血等;
  4、猪瘟:病猪出现败血症,全身淋巴结肿大充血、出血,切面呈大理石样或红黑色外观,肾脏皮质表面有点状出血即雀斑肾,脾边缘出血性梗死,回盲处有伪膜性坏死或溃疡,扣状肿;死胎全身皮下水肿,腹水和胸水,胎儿畸形,头和四肢变形,小脑、肺与肌肉发育不良,肾皮质有沟壑,肾有点状出血;
  5、蓝耳病:主要病理变化为弥漫性间质性肺炎,肺间质增宽,似鱼鳞状,有浅褐色至酱色,切开可见胰变,死胎肌肉呈鱼肉样,肾外型不整,有沟,表面有弥漫性出血,心肌柔软,发育不良,肺暗红色,水肿,心冠脂肪点状出血;

四、防治 

1、猪细小病*病:1)控制带*猪传入猪场,在引进猪时加强检疫,当HI抗体滴度在1:16以下或阴性时方可准许引进;2)免疫接种是目前预防本病的主要措施,常用的疫苗有弱*疫苗和灭火疫苗,对初产母猪在配种前进行两次疫苗接种,每次间隔两到三周,可取得良好效果;3)一旦发病,应将发病母猪、仔猪隔离或淘汰;
  2、猪伪狂犬病:1)本病尚无有效药物治疗,紧急情况下用高免血清治疗,可降低死亡率;2)免疫接种仍是预防和控制本病的主要措施,常用疫苗有弱*苗、弱*灭活苗、野*灭活苗及基因缺失苗,妊娠母猪只能注射灭活苗,仔猪多用弱*苗滴鼻;
  3、猪乙型脑炎:1)免疫接种,在蚊蝇较多季节出现前一到两个月接种;为防止母源抗体干扰,种猪在5月龄以上接种;2)杜绝传播途径,以灭蚊防蚊为主,定期进行喷药灭蚊;3)加强宿主动物的管理,重点管理好没有经过夏秋季节的幼龄动物;
  4、猪瘟:防治主要靠疫苗接种,仔猪现主要采取哺乳前免疫措施,即仔猪出生后立即接种兔化弱*疫苗,两小时后再让小猪吃初乳;
  5、猪蓝耳病:1)主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及对症疗法,最根本的方法是消除病猪、带*猪和彻底消*,切断传播途径;2)免疫接种,主要有弱*苗和灭活苗,一般认为弱*苗效果较佳,但只能用于发病猪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2#

预防水痘!

LOOK!LOOK!

传播途径

NO.1

作为冬春两季的高传染性疾病,虽然水痘一般不足以致命,但它是每个家长都害怕的“*虫”

传染性强,不知不觉地就传染给了好好的人!

因此,水痘的相关知识,每个家长都需要了解一下!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原发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任何年龄人群均可感染。

主要通过2种途径传播:

呼吸道飞沫

直接接触

以婴幼儿和学龄前、学龄期儿童发病为主。因此在幼儿园、中小学等集体场所,水痘容易暴发流行。

易感儿童接触患者后约90%都会发病,俗称“见面传”。

水痘的症状表现

水痘患者,通常会出现发烧、发痒的红疹等症状。

最初这些红疹先是扁平,其后形成突起的小水泡。水痘属于向心性分布,一般前胸、后背会先出,且分布较密集,然后向其他部位蔓延,面部也会比较多,四肢少一些。不过严重时,也可能全身分布。持续3-4天,然后变干、结痂。完全痊愈大约需要2-3周时间。

得了水痘怎么治疗?

目前针对水痘无特效治疗,以对症治疗为原则。主要措施有:

让水痘患者卧床休息,给予流质饮食。

控制发烧,可以用扑热息痛(注意禁止给水痘患儿使用阿司匹林,以防出现瑞氏综合征)。

保持皮肤清洁,在医生指导下适当使用药物缓解瘙痒和疼痛,要注意避免搔抓皮疹处而导致继发感染;已破溃的皮疹可以涂龙胆紫或新霉素软膏。

水痘病情严重的患者,可以用抗病*药物来治疗,但这要取决于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感染程度和治疗时机。

关于水痘

NO.2

很多人都不知道这几个冷知识

01

得过水痘的人,更容易得带状疱疹

水痘康复后,水痘病*仍可能潜伏于人体内,并可在多年后复发,引致带状疱疹,俗称“生蛇”。

感染过水痘的人,极有可能在日后免疫力下降时,出现带状疱疹。

02

水痘也会失去生命!

孩子感染水痘后,皮损部位可能会发生继发性细菌感染,造成面部疤痕,或引起坏死性筋膜炎或败血症。严重者,可能并发肺炎和脑炎,有时会导致永久的后遗症或失去生命。

抵抗力弱的人和孕妇,患上肺炎、脑炎等严重并发症的机会更高。

孕妇在怀孕初期若染上水痘,可能导致胎儿出现先天性缺陷。

所以建议打算要宝宝的女性,如果之前从未得过水痘,在准备怀孕的至少3个月前接种水痘疫苗。

03

大人得了水痘,可能比小孩更严重

成人感染水痘,病情反而更为严重,皮疹多而密集,可有高热,瘙痒明显,易出现大疱、血疱及继发细菌感染。

04

水痘“消”了,还要继续隔离

水痘的潜伏期一般为10-24天,这段时间通常是没有任何症状的。而从发病前1-2天,一直到疱疹结痂,这段时间的传染性特别强。所以,中招的小朋友即使身上的疱疹已经消退,还要继续隔离,直到全部水痘疱疹结痂、干燥,无渗出,或者不少于病后2周。病情通常在3-4周内可治愈,不再有传染性。

水痘“五连击

NO.3

#没有什么事是解决不了的#

隔离病例

患病学生应停止上课,居家隔离或住院隔离治疗,减少与他人接触。

停止聚会

停止举办大型聚会活动,避免病*播散。

消*清洁

重点对课桌椅、玩具、门把手、楼梯扶手等物体表面用含氯消*剂进行擦拭消*。

被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或皮疹内容物污染的被服、物品和用具,采用通风、紫外线照射、暴晒、煮沸等方法消*。

落实晨检制度

严格执行晨检制度,跟踪每天因病缺勤者的病因,劝阻出现疑似症状者暂勿返校,并督促及时就诊,以便及早发现和隔离续发病例。

执行返校标准

严格执行病例痊愈返校标准,患医院开具的痊愈医学证明返校。

接种疫苗

NO.4

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水痘的最好办法,1岁以上的儿童接种疫苗后可获得较好的预防效果。

接种对象:

12月龄以上的水痘易感者。已经感染过水痘的儿童不必再接种水痘疫苗。

接种方法:

于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皮下注射0.5ml。

推荐2剂次水痘疫苗常规免疫程序:

首针接种在满12月龄起进行,建议在知情同意的原则下,在第1剂次接种后间隔3个月及以上,可选择接种第2剂次。

温馨提示:

需要提醒的是,不要认为出过一次水痘或接种过疫苗就终身安全了,在机体免疫力下降时,还是不能排除二次感染的可能,体内的病*也可能复发感染发生带状疱疹。

扫描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