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骨脂注射液零售价 http://pf.39.net/bdfyy/bdfhl/140228/4345635.html动静脉内瘘感染的临床表现为瘘管局部红、肿、热、痛,有时可伴内瘘阻塞,全身表现可见寒战、发热,严重者血培养呈阳性,甚至发生败血症。预防护理措施: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医源性感染。2.做好患者健康宣教工作,嘱患者保持内瘘侧手臂皮肤清洁、干燥,避免受伤。3.提高穿刺水平,避免发生血肿。4.内瘘手术后一个月再开始使用,穿刺点要轮流更换,切忌定点穿刺。s.内瘘出现严重感染时,应停止使用,改用临时性血管通路,全身使用抗生素。
案例分析
患者,男性,68岁,维持性血液透析6年,右前臂自体动静脉内瘘。患者既往有糖尿病、视力减退。平时一人居住,子女不在身边。6月初的一天,患者行血液透析治疗,治疗前主管护士评估患者一般情况及内瘘情况时发现其内瘘穿刺部分红肿表现,穿刺处有脓液挤出,患者主诉轻度疼痛。查血:WBC5.37*10E9/L,中性粒细胞3.88*10E9/L,嗜酸性粒细胞0.16*10E9/L。
一、患者出现动静脉内瘘感染
动静脉内瘘局部感染严重可引起血栓形成,导致内瘘闭塞,继而导致局部及全身炎症。
二、患者原因
患者个人卫生习惯不良,手臂卫生不佳,内衣污染,其他部位的感染
长期食用胶布,致使内瘘皮肤过敏,发生破溃,溃烂或皮疹,用不洁之手搔抓皮肤引起感染
穿刺点未完全愈合,过早揭去创可贴
居家自我保住意识不强:血液透析后穿刺处接触水等引起感染
血肿形成导致的感染
全身感染未得以控制,致病原微生物在内瘘处聚集生长而感染
内瘘附近部位皮肤等感染,以及长期透析患者伴有的免疫功能缺陷
三、护士原因:
穿刺时未严格无菌技术,消*不严,穿刺针污染
穿刺部位选择不规范,要求绳梯式穿刺,反复的区域穿刺可能会加重感染风险
穿刺技术不佳,穿刺点反复穿刺失败,增加血肿的形成,增加感染风险
护士对患者的居家管理宣教到位,应详细告知患者及家属居家的维护的重要性
穿此前对内瘘未进行充分评估汇报医生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
护士发现问题应尽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