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葡菌败血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全能驱寄生虫学堂之犬猫蛔虫病 [复制链接]

1#
共抗白癜风你我同行 http://pf.39.net/bdfyy/bdfzg/171021/5779521.html

 犬猫蛔虫病


  本病是由犬蛔虫和狮蛔虫寄生于犬猫的小肠和胃内引起的。

在我国分布较广,主要危害1~3月龄的仔犬猫,

影响生长和发育,严重感染时可导致死亡。

 病原及其生活史

犬蛔虫(犬弓首蛔虫)呈淡*白色,头端有3片唇,体侧有狭长的颈翼膜。

犬蛔虫的特点是在食道与肠管连接处有一个小胃。

雄虫长50~毫米,尾端弯曲;雌虫长90~毫米,

尾端直。狮蛔虫(狮弓蛔虫)颜色、形态与人蛔虫相似,

但无小胃;雄虫长35~70毫米,雌虫长30~毫米。

猫弓首蛔虫是猫最常见的蛔虫,寄生于猫的小肠中。

雄虫长3—7厘米,雌虫长4—12厘米。

虫卵大小70×65微米。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

在适当的条件下,经10一15天发育为感染性虫卵,

污染食物、饮水等,

当猫吞食感染性虫卵后,幼虫在小肠内逸出,

移行至肠壁、肺、气管,经咽部吞咽又回到小肠内发育为成虫。

老鼠是蛔虫的传递宿主,

猫吃了这种老鼠亦可感染蛔虫病。

犬蛔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适宜条件下发育为感染性虫卵。

3月龄以内的仔犬吞食了感染性虫卵后,在肠内孵出幼虫,

幼虫钻犬肠壁,经淋巴系统到肠系膜淋巴结,

然后经血流到达肝脏,再随血流到达肺脏,幼虫经肺泡、

细支气管、支气管,再经喉头被咽入胃,

到小肠迸一步发育为成虫,全部过程4~5周。

年龄犬的犬吞食了感染性虫卵后,

幼虫随血流到达身体各组织器官中,形成包囊,

幼虫保持活力,但不进一步发育;体内含有包囊的母犬怀孕后,

幼虫被激活,通过胎盘移行到胎儿肝脏而引起胎内感染。

胎儿出生后,幼虫移行到肺脏,然后再移行到胃肠道发育为成虫,

在仔犬出生后23-40天己出现成熟的犬蛔虫。

新生仔犬也可通过吸吮初乳而引起感染;

感染后幼虫在小肠中直接发育为成虫。

狮蛔虫虫卵在外界适宜的条件下,发育为感染性虫卵,

被犬吞食后,幼虫在小肠内逸出,

进而钻入肠壁内发育后返回肠腔,

经3-4周发育为成虫;

猫一般少量虫体寄生时,无特殊变化。

大量虫体寄生时,引起消化障碍,呕吐,腹泻,腹泻便秘交替出现,

有时在粪便中可见到成虫;

生长缓慢,被毛粗乱,食欲废绝,贫血,腹部膨胀,神经症状。

幼虫移行引起腹膜炎、败血症、肝脏损害和蠕虫性肺炎。

病猫在感染早期有轻微的咳嗽,食欲减退。

感染严重时,幼猫会出现大肚子(腹围膨大),

发育不良,粘膜苍白,贫血,消瘦,叫声不响亮,

行动不活泼,被毛粗硬而乱,

皮肤松弛缺乏弹性,口腔粘膜不见红润,

舌色苍白无光,时而见到有异嗜。

幼猫以咳嗽及呼吸困难明显,甚至出现肺炎症状。

这是因为蛔虫幼虫在猫体内游走时,穿透肺脏进入胃肠时,

对肺组织造成损伤和刺激,加上感染细菌而引发肺炎的,

到了这种程度的小猫,很容易引起死亡。

为了确诊是否感染了蛔虫,最简便的方法是验粪便查虫卵。

蛔虫卵很易识别,对照症状,又查到蛔虫卵,则确认是蛔虫病无疑。

我们应着重注意小猫,因小猫体质未成熟,一经感染上蛔虫,很快就会瘦下去,

而且胃口不好,食量又少,一身骨头只剩下个大肚子,

很易想到是否染上了蛔虫病了。

胃肠功能紊乱,生长发育缓慢,被毛粗乱,营养不良,机体逐渐消瘦,呕吐,腹泻,有时呕吐物和粪便中可见有蛔虫体。

造成蛔虫性阻塞,肠套叠或肠扭转时可出现频繁呕吐,腹痛,脱水,排便停止。

手触诊腹部时,可感到腹腔内有硬块及肠壁由粗变细。造成肺炎时,可见有体温升高,呼吸困难,肺部听诊有罗音,有的猫还可出现神经症状。


  (1)临床症状:逐渐消瘦,粘膜苍白。食欲不振,呕吐,异嗜,消化障碍,先下痢而后便秘。偶见有癫痫性痉挛。幼犬腹部膨犬,发育迟缓。感染严重时,其呕吐物和粪便中常排出蛔虫,即可确诊。


  (2)实验室检查:可采用饱和盐水浮集法或直接涂片法,检查粪便内的虫卵进行确诊。


  


  (1)定期检查与驱虫:幼犬猫每月检查1次,成年犬猫每季检查1次,发现病犬,立即进行驱虫。

全能驱,每2-5公斤千克体重1片内服。

全能驱,每10-20公斤每片。

请根据犬猫体重使用。

(2)搞好清洁卫生:对环境、食槽、食物的清洁卫生要认真搞好,

及时清除粪便,并进行处理。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好文章要和大家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只是和大家一起分享原作者的好文章,如果真正侵害到原作者,或原作者文字不希望转载,请您及时通知我们,我们会马上删除。谢谢!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共享经济的社会,我们需要共享与分享信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