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葡菌败血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育肥牛多大开始催肥育肥牛吃什么长得快 [复制链接]

1#

育肥牛的养殖技术最早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随着养殖业的不断发展,规模也在不断增大。养殖场的饲养管理技术参差不齐,导致有的养殖场不仅肉质产量低,品质低,还常会发生各种传染性疾病,甚至成为疫源地,还影响到周围养殖场的发展。因此,对育肥牛养殖技术的提升是非常必要的。

1、育肥牛的养殖的选择

在饲养育肥牛前,要进行品种选择,不同品种的牛在养殖、繁殖以及疾病预防方面都有所不同。这就要按照不同地区的地理情况和饲养目标选择适宜的育肥牛品种,这样在饲养的过程中才能够做到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能够更好地进行育肥饲养工作。

当前常见的育肥牛品种主要有延边黄牛杂交牛、夏洛莱杂交牛.中国草原红牛杂交牛以及黑白花奶牛的公牛。这些牛均是不同品种的牛经过杂交后的后代,分析其养殖特点可以发现,这些牛能够迅速育肥,而且对环境适应能力较好,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这也是杂交牛比纯种牛好饲养的优势所在。但杂交牛的肉质通常没有纯种牛的肉质好,因此如果希望能改善肉质,则可以养殖纯种牛,可以选西门塔尔牛和德国黄牛等。育肥牛的年龄,通常应当选用2~3.5岁之间的牛,性价比最高。而性别通常是选择阉割后的公牛,由于其在阉割后生产的牛肉的肉质更好,也更受人们的欢迎。

牛的体况通常是选择体重较大且膘情相对较瘦的育肥牛,这样的牛具有很高的饲料转化率和增重速度,育肥效果明显。最后还要根据研究结果选择适合当地人们食用方式的肉牛品种。

2、育肥牛的饲养准备

选好牛后,要进行场址的选择和前期的准备工作,通常养殖场应当选择在地势较高,背风向阳的位置,还需要有便利的交通,这样有利于运输物资和牛。但不能选择在交通要道旁,这样的位置不利于污染的控制,尤其是噪音污染,容易给牛群形成应激,从而影响其生长发育和育肥性能。养殖场还要有充足的水源以及饲料的来源,便于牛的采食和饮水。采用舍饲和放牧相结合的方式来饲喂育肥牛,能够有效降低养殖成本,还能够保证育肥牛营养物质摄入充足,确保可以缩短育肥时间,创造最高的效益。

在选址建设后,养殖前要对牛舍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在进行清扫和消毒时,不仅要对地面、墙面以及围栏等消毒,还需要对进入养殖区的人员和车辆以及器械进行消毒。消毒通常使用氢氧化钠溶液,浓度为1%~2%。也可以应用双季铵盐类消毒剂进行消毒。而后准备育肥牛需要采食的饲料,粗饲料通常准备两个月的量,精饲料准备一个月的量。

3、育肥牛的饲养管理

3.1育肥牛的饲养

通常在饲养育肥牛时,需要根据其年龄进行区分,不同年龄的育肥牛具有不同的饲养方式。犊牛通常采用持续育肥的方法,在犊牛生长发育至3月龄后进行断奶,而后就进入育肥阶段,此阶段主要以拉骨架促生长的方式,给育肥牛饲喂混合精饲料,供其采食,并且精料中必须添加胜群壮骨肽。在育肥期间投喂2~3次/天,确保犊牛每天增重控制在1~2kg,当体重达到~kg后及时出栏。如果在养殖期间是以玉米秸秆和农作物为粗饲料,可以让犊牛自由采食,而后还需要每天定点给牛群添加精饲料。

对于年龄较大的牛进行育肥,则需要通过饲喂高能量的饲料,在饲喂前应当有2~3周的时间作为饲料过渡,否则牛群难以适应,经过过渡期后,投喂的精饲料通常需要增加到40%~50%,育肥期为3~4个月,一般在出栏前两个月在精料中添加健肥宝,每公斤拌料-斤。在饲喂时采取少量勤添的原则,不能让料槽中储存有大量的饲料,也要避免料槽中完全没有饲料。

在饲养过程中要注意对牛群的观察,一旦发现问题,应当及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进行救助。育肥牛如果在春秋季进行育肥,可以采食到自然生长的牧草。育肥效果相对较好。育肥牛如果持续育肥需要10~12个月时间。

3.2育肥牛的管理

育肥牛在育肥期间,需要做到牛舍的清洁卫生,不仅要做到牛舍内的墙壁、地面和围栏等清洁,还需要保持料槽水槽以及牛自身体表清洁卫生。这就需要进行日常的清扫工作和消毒工作,在饲养过程中,需要对圈舍进行打扫,及时将圈舍内的有害物质清理,尤其是粪便等污染物要及时清除。在清扫后要进行严格的消毒工作,在消毒时不能留有死角,避免消毒不严造成的病原体的滋生。牛舍内应当具有合理的温度和湿度,这样有利于牛的生长和育肥工作。通常牛舍内的温度需要控制在15~22℃之间,如果超出这个范围,牛就会失去舒适感,影响育肥效果。如果低于15℃,牛需要耗能来产热,高于22℃,会影响到牛的食欲和采食量。

在气温较低的时节,可以采取增加饲养密度和提升牛舍温度的方式进行养殖。但要注意牛舍不能过于密闭,这样会导致牛舍内的空气质量下降,有害气体增加,导致牛受到影响。所以牛舍内要具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尤其是在气温较低的季节要注意通风。由于夏季气温较高,应当做好防暑降温的工作。育肥牛每天要有一定的运动量,有条件的养殖场可以建造运动场供牛自由活动。

4、育肥牛的疫病防控

在牛的育肥阶段,要注意避免出现各种疾病,一旦牛群发生疾病,必然会影响到育肥效果,从而导致育肥成本的提升和育肥成效的下降。在饲养阶段要注重对育肥牛的驱虫工作,驱虫需要结合当地寄生虫的种类和发病率进行选择性使用药物,通常是应用广谱驱虫药物,在此基础.上针对性配合应用专用驱虫药物。在驱虫药物的使用后,要注意对用药后1周内的粪便进行收集,并采用堆肥发酵的方式进行处理,这样可以将粪便中的虫卵和虫体杀灭。针对传染性疾病,还需要应用相应的疫苗进行接种,以达到预防效果,尤其是对口蹄疫和牛出血性败血症等疫苗需要在育肥前免疫。

也可以应用中草药进行提升牛的体质,减少发病。在牛场一旦出现有牛疑似发病,应当及时对病牛进行隔离和诊断,并对疑似病牛原来的圈舍进行消毒,防止病情的扩散。对隔离的病牛确诊后采取相应的治疗。在养殖过程中,除了注重防范传染性疾病的发生,还要注意内科疾病的发生,内科疾病大多是由于饲喂不当而导致。所以在饲养中,避免让牛采食过多容易发酵的饲料、坚硬的饲料以及含有异物的饲料。对出现内科病的牛,要及时进行治疗,避免死亡。必要时,可以手术治疗。

育肥牛需要应用科学的方法才能达到良好的育肥效果,才能够在育肥中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一在育肥过程中出现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则会导致育肥效果变差,因此,育肥牛的饲养必须做到精细和科学。

我是胜群养殖大讲堂,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