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葡菌败血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他是抗战期间最受欢迎的外国人,救治无数中 [复制链接]

1#

年3月4日,一个小男孩在加拿大出生,长大后,他曾是一名富裕的外国医生,年轻的时候也是一名愤青,也上过战场。后来他组织了一支医疗队来援助八路军,成为了一个伟大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被载入中国的历史教课书,也被我们称为英雄,他就是白求恩,全名诺尔曼·白求恩。

一、从小励志成为医生,最终在中国找到方向

白求恩出生在诺尔曼的一个牧师家庭,当时只有八岁的白求恩就将“外科医生诺尔曼·白求恩”的标牌挂在了自己房间的门上。家人也只是以为是孩子的一时兴起,所以没有人发现那时的白求恩已经在心底埋下了一颗种子。有一天,白求恩的妈妈在家中闻道了腐臭的味道,一直走到阁楼上,发现他正在那儿很细心的从一条牛腿上把肉切掉,妈妈问他在干什么,他回答:“我在把肉弄下来,好查看骨头。”除此之外,他还捉麻雀等等小动物去解剖。白求恩的少年时期,非常勤奋,在不耽误学业的情况下经常打工,他当过记者、小学教员、伐木工、轮船侍者等等,最终在自己的辛勤工作下白求恩攒够了学费。在年报考了多伦多胸外科专业。年,许多青年像白求恩一样应招入伍。

年,白求恩在多伦多大学毕业。接下来的几年,他一边学习一边工作,后来遇到她的妻子,可是他不计成本的为病人治病,常常入不敷出,更糟糕的是他还患上了肺结核,这在当时是不治之症,为了不耽误他的妻子,最终在结婚三年后便和妻子离婚了。奇迹的是,白求恩尝试使用人工气胸疗法,治疗自己的肺结核,并取得了成功,从此在医学界站住了脚跟,开始了他辉煌的一生。但他也在继续为穷人治病,他认为富人和穷人都应该得到治疗,可这遭到了人们的笑话,当时,他再一次感受到了孤独与绝望。

到了年事情出现了转机,白求恩受邀参加苏联举办的世界病理学大会。在那里,所有的想法与实践和高度契合,他感受到了温暖,因为他不再是特立独行的一个人,因为他第一次感受到他作为医生一直追求的理想和目标,就是苏联的那种公费医疗和康复制度,也就是所有人不管是穷人和富人都能看得起病。苏联之行是白求恩一生中给他鼓舞最大的经历,于是白求恩加入了共产党。后来又遇到了陶行知,在陶行知那里了解到了中国正处于危急之时,便毫不犹豫的表示,愿意前往中国和中国一起战斗。

年来到中国参与抗日。同年9月,白求恩在边区创办医院,并且是战士们相信的“神医”,他们相信有白求恩在,他们的生命就有保障。白求恩先后于年被聘为加拿大联邦卫生部门的顾问。年被选为美国胸外科学会会员,已经是享誉北美的著名外科专家。白求恩做手术不但干净利落,而且速度极快,在当时的外科医生里,他可以说是手速速度最快的。而在争分夺秒不断有伤员集中出现的战场上,快就意味着能挽救更多生命。白求恩做手术的速度和他的敬业精神,在他年12月7日发给任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将军的一份报告中也可以体现。11月28日下午5点15分,我们接收了一批伤员,这时他已经受伤7小时15分了,我们连续工作了40个小时,做了71个手术。而在他的手术中,他不仅仅是治病就人,更体现了医者仁心,即救人性命也救人灵魂。

二、白求恩不仅救治伤员的身体也救治伤员的灵魂

在当时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发生了这样一个小故事,他看到了一个伤员被抬了进来,在混乱中听到有人喊了一声“快来,帮忙截肢。”白求恩闻声赶来,眼前得一切让他惊呆了,一口大黑锅就摆在空地上,锅里得沸水不断得冒着热气,而锅中是一把巨大无比的锯齿,显然这是在农村地区家里做家具需要锯木头时才会用到的器具。而这样的工具马上就要用在一位刚从前线被炸伤的英雄身上。白求恩难掩内心的不悦,对着这位要去给伤员截肢的前线医生进行质问:“你这是做什么?”这位医生也说到:“我在消毒,要给伤员做截肢。”“就用这个?”白求恩手握着锯子,仔细打量着这个锯子,压低着自己的声音,抑制着自己即将要爆发的情绪说到。那位医生也很有耐心的为这位外国来的医生进行回答:“对,就用这个。”白求恩一下子就爆发了,用他那不是很流畅的普通话怒吼着说到“战士不是牲口,你这是胡来。

宋院长,你这是罪恶、犯罪,你根本不是一个院长。”他声音越来越高,周围忙碌的人都驻足把目光转向了他和这位医生(也就是白求恩口中的院长)的身上。而这位院长也很委屈的解释着“白大夫,你听我解释。”“我不想听。”白求恩甩下这样一句话,转头就要走。这位院长便赶忙说到“白大夫,你给我站住。医院在上次反扫荡时,被鬼子的飞机炸中,所有的医疗器械都毁坏了,我们不得不用木工锯给伤员做手术,那咯吱咯吱的声音,我听了以后,我心疼,我心痛,我的心在流血”。白求恩被这一番话镇住了,心理的愤怒和不屑在此刻全都转化为尴尬、羞愧以及对这些战士的不忍和对医生无奈的同情。

这一瞬间五味杂陈,正不知如何是好的他,被院长请求帮忙,“白大夫,你可以帮忙先救下这些战士们吗?只要能保住性命,截肢也认了。”白求恩马上一脸严肃的说到:“让我试试保住他们的命,也保住他们的腿。”院长当然愿意一试,原来也只是不知如何保住腿,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只要保住性命即可,现在有希望保住腿,更是令人欣喜,所以马上答应了他。在这个简易的土瓦房内,白求恩有序的为伤员们做着手术。

虽然条件简陋,但是为了保证手术的安全和预防术后感染,白求恩用蒜替代酒精为伤员消毒,用老乡家里的各种剪刀和针替代手术用具,用热水煮线替代缝合的线,等等。在连续做了18台手术后,白求恩才走出手术室。这时,有个小兵走过来说到“白大夫,您已经连续做了18例手术了,你得休息一下了。”白求恩一把推开那个小兵,目光注视着地面,顺势蹲了下去。因为地面上还整齐排列着一批批的伤员,他们呻吟着,哀嚎着,在和命运抗争着。小兵出于关心,继续追着他,也俯身蹲下说到“白大夫,你得休息一下了,这也是命令。”听到‘命令’一词,白求恩这才转向了小兵,看着他说到“命令!可是你难道看不到这一切吗?我告诉你,我每睡一个小时,这里的伤员就会死。

所以,我现在给你一个新的命令,你要帮我把这个院子里的所有的伤员都救好了。这才是你的命令。”白求恩越说越激动,本已经疲惫不堪的身体在这里就像赋予了超能力一样,没有退缩没有倒下更没有放弃每一个伤员的每一个肢体。而那个小兵也被他顽强的精神所折服,默默的低下了头,也坚持不懈的在这里救助者每一位受伤的人。而这样的故事不是少数,几乎每天在白求恩这里大家的可以看到,不是因为他是一个较真的人,而是因为他是一个尊重每一个生命的人,他不愿放弃每一个人更好生活的权力,他的本心绝不答应他这样做。而他这样精神也鼓舞了许多人,当时许多被他挽救的伤员就一直记得他,也一直感激他。

三、伤员于鑫元回忆自己被救的经历

而在这些伤员中,有一位幸存的老兵他叫余新元,他当时也是一个面临截肢的病患,但是他很幸运遇到了白求恩帮他保住了双腿。当时的他是在黄土岭战役中受重伤。那是在年的黄土岭上,为了掩护战友前进,他在吸引敌军火力中被敌人射中。在他左腿的大腿根部一直到小腿部多处中弹,而此时前线的麻醉和消毒药品奇缺,即使只中一个,如果打穿骨头也要面临截肢的困境,而像他这样的一条腿都打穿好多处的为了活命,只能截肢。在他的回忆中提到:医院(也就是一个临时就治所)后,当时迷迷糊糊的还有一点意识,听到有人喊道“准备截肢。”幸运的是他遇到了白求恩,白求恩此时正从他身边经过,听到要截肢马上驻足观察,说道:“不行,这么年轻的生命,不能没有左腿,否则,将来该怎么办。”于是便亲自给他做手术,但是由于所有的医用物资缺乏,尤其是像麻醉剂和消毒水等一类的做手术必备物品很是缺乏,面对如此条件,白求恩也仍然要做手术。

他把捣碎的蒜末抹在黄纱布上为余新元的伤口消毒,然后让他不打麻药生抗着做手术。余新元记得当时还听到问他能不能坚持不打麻药,他回答说可以,但是也很快疼晕过去。当他醒来时,腿已经保住了,而且很快在一个月后伤口消肿了。在之后的半年伤口逐渐愈合,后来他又继续参加抗战,一直靠着白求恩为他治好的左腿,坚持抗战,也最终见证了新中国的成立。

在晚年还被群众誉为“雷锋知音”,而他满头伤疤,满身弹痕,脚掌残缺的故事早已被我们后人铭记心间。而对他来说,他只讲雷锋不讲自己。因为他内心永远只装着在他身边倒下的一个个战友,以及那些为革命无私奉献的革命同志,尤其是那个救下了他左腿的白求恩。他说没有白医生,我也不会有后来为国奋斗的机会。相比我那些去世的战友,我能活着,能完好无损的活着,就是白医生给我的,我会照顾好这身体,也会带着着身体继续讲述我的战友的故事,他们是真正的英雄。在后来的记者采访中我们也能清晰的感受到这位老红军对白求恩的感激与崇敬之情。

他在讲到自己为什么会如此感激白求恩的原因时就提到,白医生在听到有人给他截肢时,一下子就想到了他以后的生活,并力图保住他的腿。而他和白求恩非亲非故,而且白求恩又是一个外国人,对中华民族的情感没有多深,救活他也是很仁至义尽了的,何况还要耽误那么多时间来保住他的一条腿。要知道为了他的一条腿,有很多战士必须等待在死亡的边缘,甚至会浪费很多医药。而且,这位白医生不仅救了他一个人的腿,还就千千万万个人的。

他还提到这么无私和伟大的医生,他这辈子也没遇见过几位。而这些只是身体上的救助,白求恩先生还给他们这些经历过心理创伤的人予以救助。这种创伤主要是由于亲眼见过死亡,以及自己不能救下自己的战友的后悔等等所带来的心理创伤。余新元回忆说,他在养伤期间经常听到白医生做的报告,虽然他们这些农村娃没什么文化,但是这个医生讲的道理通俗易懂,让他在养伤期间更加坚定了的理想和必胜的信念,对他的心理创伤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所以余新元说过,没有白求恩,就没有他的今天!后来,白求恩逝世的消息传到他的耳边的时候,他再也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四、为救伤员染病牺牲

年,白求恩因手术感染不幸逝世。当时的他是在高强度密集的手术中已经两天两夜没有休息,眼球上布满了血丝,师卫生部长匆匆赶来,要求他和一部分伤员立即转移,白求恩最后同意撤走部分伤员,但是他要求留下来继续为战士们做手术,否则这些战士们将有生命危险。之后,便继续做着手术,但是他不知道的是,死神已经悄悄走来。

年10月28日,日寇疯狂扫荡,涞源泉孙家庄哨兵催促白求恩立即撤离,白求恩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转移撤离,而是指挥大家加快手术进程。在这一抢救的过程中,他不慎划破手指,为了不感染患者,他甚至是直接将手指伸入消毒液中,经行止血和消毒。在浸泡了一会儿后,他接着坚持做手术直至缝完最后一针才安心转移。没想到的是就在几天后,手指开始发炎,白求恩做的几台手术中就有一个患者因为长期没有药物消炎导致其患有外科传染病,但是他毫不顾及坚持要给这位患者做手术,最终感染了的手指又一次染上了传染病,受到二次感染的伤口很快引发败血症最终逝世,享年50周岁。

白求恩虽然只是加拿大党员,但是为了帮助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不远万里来到中国,这让中国人都为此致以深深的感激。是的,我们无法想象一个外国人在初来中国时语言不通的窘境,我们也无法想象他在救助伤员时缺乏医疗设备时的困境,我们更无法想象在战火纷飞的日子里冷静手术的心境。也许是为了自我价值观的实现,也许是为了医生神圣的天职,也许是为了不忍更多的人受苦,他的大爱是值得我们一生去学习的宝藏。这样的境界,这样的精神,这样的力量,都不是一句简单的话可以概括的,是值得我们终身去学习和践行的。

五、小结

对于今天的我们而言,我们更是对于他的死感到很悲痛,让我们用《纪念白求恩》中的一段话共勉:“我们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