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葡菌败血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二氮嗪对高胰岛素血症性低血糖小于胎龄儿早 [复制链接]

1#
拉萨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nvrenjkw.com/nxzx/5714.html

高胰岛素血症性低血糖症(HH)是小于胎龄儿新生儿低血糖症的常见原因。BalachandranB等人于年2月28日在《ActaPaediatrica》上发表了一篇关于该主题的论文,题为“二氮嗪对患有高胰岛素性低血糖的小于胎龄儿的随机对照试验提供了早期低血糖控制而没有不良影响”。该研究比较了该患者组使用早期口服Proglicem(Diazoxide,二氮嗪)或安慰剂的情况。

需要明确的是,这是一项非常小的研究,总共只有30名患者(口服二氮嗪组15名,安慰剂组15名),因为他们没有任何东西可用于确定所需的样本量,因此没有功效计算。作者选择了一组非常特殊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他们患有小于胎龄和高胰岛素性低血糖症,因此我们需要避免推断到其他患者群体,例如特发性心肌病,以避免产生实际影响。

尽管有这些警告,他们还是设计了一种分步方法,以8mg/kg/d的剂量开始服用二氮嗪,并将剂量升至12mg/kg/d,然后在血糖稳定后进行标准化断奶。

Proglicem(Diazoxide,二氮嗪)

该病例的主要结果是在葡萄糖输注速率≤4mg/kg/min的情况下达到葡萄糖稳定所需的小时数。他们检查了许多次要结果,包括静脉输液持续时间、脓*症发作和达到完全进食的时间以及死亡率。

鉴于样本量很小,这些次要结果应谨慎解读。

从该论文中,KaplanMeier曲线表明血糖稳定的时间更快(6小时),有利于二氮嗪组。重要的是,各组之间的基线胰岛素或皮质醇水平没有差异,这可能解释了血糖控制的时间不同。

还对静脉输液减量加进食增量进行了标准化研究,以确保除提供的二氮嗪或安慰剂外,治疗策略具有可比性。

作者指出,两组之间的死亡率或败血症发作次数没有差异。二氮嗪组中达到低血糖控制的中位时间(40vs71.5小时,p=0.)、静脉输液总持续时间(vs小时,p=0.04)和达到完全进食的时间(74vs小时,p=0.02)显著较低,且无药物不良作用。

注:本文旨在介绍医药健康研究,不作任何用药依据,具体用药指引,请咨询主治医师。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