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葡菌败血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史上最牛产科医生,生前颠沛窘迫,死后封神 [复制链接]

1#

一百多年前,欧洲有一位不太出名的产科医生伊格纳兹·塞麦尔维斯(IgnazSemmelweis,我们简称他为塞医生),在死后被“封神”。

他提出消*洗手方法,拯救了千千万万的产妇患者。

消*洗手不难,但在当时,根本没有洗手清*的概念。在当时,医生们常常徒手解剖尸体后,接着诊查病患者。就如同上完洗手间后和别人握手一样自然。

塞医生在搞懂为什么要洗手后,毕生都致力于推广消*洗手。

我们简简单单的一个生活习惯,塞医生却搭上了他的一生……

(年3月20日,某网站首页的以洗手标准步骤的动画向塞麦尔维斯致敬)

01从开朗随和的法学生到不苟言笑的医生

年7月,塞麦尔维斯出生在匈牙利布达佩斯,家里经营杂货铺,生意火红,衣食无忧。

年,他进入维也纳大学学习法律,为人随和,性格温厚。

直到后来他转读医学,为自己的人生规划作出了最重要的转折。

他从医后言行偏执,已经不再是原来那个和和气气的法科生了。究竟是学医改变了他,还是他改变了学医,不得而知。

年,他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医院申请职位。初出茅庐的他,经过漫长的申请和等待,才在年获聘为产科助理讲师。

那一年,塞医生28岁,医院的高龄新人。

02出道即“颠疯”

上班后,塞医生除了接诊,就是查房,干的都是例行事务。直至他盯上了产褥热。

根据现代医学理论,产褥热其实是伤口感染,致使患者发热、腹痛,最终丧命。产妇生产过后产道受损,伤口极易受到感染,然后死亡。当时的欧洲,医院中生产,则有20%至30%的产褥热发病致死率。多生几个孩子然后去见上帝,在当时的欧洲是很普通平常的事。

但塞先生觉得既不普通也不平常,他开始探索产褥热的病因,他要拯救那些产妇。

当时产褥热病原有各种猜想,但都不靠谱。不知道病因,就没有有效的防治办法。医院产科主任克雷恩认为产褥热的病因是乳汁迷路。克雷恩是塞医生的顶头上司,塞医生却不买上司的帐。

塞医生多次明确地质疑乳汁迷路的理论,并且十分积极地想证明上司是错的。在一次产褥热调查会议上,塞医生当着卫生官员的面,公开反驳克雷恩的调查结果。

当众被下属打脸,只要是普通人都不能忍。克雷恩是普通人,非常普通的那种,所以他也不能忍。于是克雷恩耍了手段,把塞医生从助理讲师变成候补预备职员。

那一年,塞医生还是28岁,仅当了三个月的助理讲师就被撸下来,达到了人生的“颠疯”!

03“俺胡汉三回来了”

成为候补预备职员的塞医生相当郁闷,他被迫停下产褥热的研究。他想出去走走,准备去都柏林进修。然而仅仅过了4个月,塞医生就不用再郁闷了。因为另一位产科助理讲师另谋高就,医生出现空缺,塞医生就接替了空缺。

还是同样的岗位、同样的上司,大家都认为塞医生会吸取点教训了。但吸取教训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吸取教训的。

复职后,塞医生更加玩命地研究产褥热。他除了查阅诊所里的病例,还到图书馆查阅了欧洲历史上的统计资料和病例报道。最终,他得出一个可怕的结论:正是医生通过双手或医疗器械将尸体上的“尸*”带给产妇,并引发产褥热。本应救人的医生,被描述成杀人凶手。

这个结论引起轰动,破坏了医生拯救者的形象,不被大多数的医生同行所接受。但塞医生却不管这么多,管你接不接受,我的地盘我做主。他利用助理讲师的职权,强制要求医生每次检查患者后要用漂白水洗手。

(中央电视台纪录片截图:消*洗手)

在严格、全面落实洗手*策后,年6月到年2月,医院产科第一诊室的平均死亡率从10.65%降到了1.98%,降幅高达80%。

这么明显效果,塞医生认为他找到了产褥热的病因和防治方法。

04用魔法对抗魔法

但凡在职场上混过的人都有经验,职场上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力量,影响着个人事业的发展。

这种力量被总结为人际关系学,成为职场导师,鸡汤心灵和成功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但塞医生没有这么博学,他是一位纯粹的医生,也是一位职场小白。明明用尽了努力,明明事事都不计,为什么漂白水洗手却推不下去?因为同行们都不相信塞医生的结论,对强制洗手也是阳奉阴违。

塞医生只好一个个地盯住每位医生完成洗手的工作,够呛!这种强推在失去原有的推动力后就推不动了。年3月,塞医生离开医院后,强制洗手就停止执行,医院的产褥热发病率恢复到原来的水平。医院继续推行强制洗手制度。

但医学界对待塞医生的敌意却没有减弱,他被认定为污蔑医生,背弃医学信条。如果塞医生当时冷静下来,通过医学实验、撰写论文等方式逐步推广自己的理论,在各位医学大牛的帮助下,是完全有可能让世人接受他的理论的。

可能是他受伤了,太累了,也可能是他自我膨胀了,他的学术态度偏离正轨。他所发表的学术专著和论文中参杂大量个人喜好和人身攻击。他还通过公开信的形式对有头有面的教授进行辱骂和诋毁,就像一头好斗的公牛。

在面对摸不清抓不住而且无处不在的魔法攻击,塞医生使用胡搅蛮缠来对付无端的指责和伤害——用魔法对抗魔法。

但很明显塞医生不是魔法高手,在对抗中败下阵来,只有他相信自己是正确的,用他本人的原话:“如此操作,产妇就不会无辜死去,这理由还不够充分吗?”

05一切都是自找的

塞麦尔维斯在医学事业上的专注,强力之强,判断之准在当时无出其右者。但他在职场上的表现却极不成熟。他顽固、偏执、不识抬举、自以为是,致使他事业受挫,晋升遭拒。他所遭遇的一切,其实都是他自找的。

年开始,塞麦尔维斯的精神开始出现问题。或许他确实患有脑部疾病,而与整个医学界的对抗加重了他的疾病。

年8月,他被送至维也纳公立精神病院,两周后被宣告死亡,年仅47岁。尸检报告显示他手上有伤口,化脓,*质扩散全身,直接死因是败血症。

从研究败血症开始,最后死于败血症。冥冥之中似乎早有定数。

后记

塞麦尔维斯的工作为后来的细菌学说、微生物学提供了重要的思考和启示,消*洗手现在还广泛应用。虽然生前穷困潦倒,可在死后一百年间,塞麦尔维斯在全球获得的赞誉不计其数,诸如“母亲救星”、“现代感染之父”,就差被加封为神了。

(越来越多的塞麦尔维斯医生雕像被树起,图为维也纳中心广场雕像)

科学领域的重大突破,往往需要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累积才会出现一次。多少出色的学者千方百计,付出艰辛也没有在科学发展史上留下自己的痕迹,取得一席之位。偏偏塞麦尔维斯就以一届平凡医生的身份获得卓越的历史地位,可以说,他是相当幸运的。

如果当初他没有选择学习转学医学,这个世界可能就多了一个快乐的讼棍,少了一个郁郁寡欢的医学大牛。如果重来一次,塞麦尔维斯是否还会放弃安逸的生活,去选择那条坎坷峥嵘的路?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