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是世界脑膜炎日。今年世界脑膜炎日的主题是“行动起来战胜脑膜炎”,早期识别、早期诊治、积极预防是“战胜脑膜炎”的关键!
春冬二季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以下简称流脑)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皮肤瘀点瘀斑等,重者可引发败血症性休克和脑膜脑炎,还会引起脑部损伤而遗留听力下降或耳聋、智力低下等后遗症。该病的病死率高,危险性大,是严重危害儿童和青少年健康的传染病,因此应注意预防。带菌者和流脑病人是主要传染源,病原菌主要经咳嗽、打喷嚏借飞沫由呼吸道直接传播。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发病率最高,其次为学龄儿童及青少年。近年来,中小学生、进城务工人员及其子女成为流脑发病的主要人群。
传播途径:
流脑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但它在体外生存力极弱,常通过呼吸道和鼻咽部分泌物传播,与脑膜炎患者密切或长时间接触会被传染上细菌。
如何预防流脑:
1、接种流脑疫苗是最经济、最有效的方式。流脑疫苗分为两类:免疫规划疫苗,免费接种;非免疫规划疫苗,本着“知情、自愿、自费”的原则接种。
2、要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按时作息,保证睡眠,经常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3、要经常晒衣服、晒被褥、晒太阳,经常开窗通风换气。
4、不去或少去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活动,特别不要带儿童到拥挤的公共场所,外出时要戴口罩,防止交叉感染。
5、一旦发现不明原因的发热、乏力、咽喉痛症状的病人,应提高警惕。若病人出现高烧不退、剧烈头痛、喷射呕吐等,医院检查,确诊者应隔离治疗。病人污染的环境、用品等要严格消*,以防扩散。
近期,在山东部分地市已出现多例流脑病例。在此呼吁,为保障孩子们的健康,请积极接种流脑疫苗!
主审:李飞飞
编辑:范广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