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葡菌败血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温馨提示春季传染病的症状及预防提醒 [复制链接]

1#
北京扁平疣医治医院 http://pf.39.net/bdfyy/zjft/210314/8744638.html

一、流感

流感,由流感病*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具有很強的傳染性,其發病率占傳染病之首位。潛伏期~3日,主要症狀為發熱、頭痛、流涕、咽痛、乾咳,全身肌肉、關節酸痛不適等,發熱一般持續3~4天,也有表現為較重的肺炎或胃腸型流感。

预防措施:

、飯前便後、以及外出歸來一定要按規定程式洗手,打噴嚏、咳嗽和清潔鼻子應用衛生紙掩蓋,個人衛生用品切勿混用。

2、自然通風可有效降低室內空氣中微生物的數量,是最簡單、行之有效的室內空氣消*方法。

3、常見的傳染病現在一般都有疫苗,預防性疫苗是阻擊傳染病發生的最佳積極手段。

4、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多到郊外、戶外呼吸新鮮空氣,每天鍛煉使身體氣血暢通,筋骨舒展,增強體質。

5、由於春季傳染病初期多有類似感冒的症狀,易被忽視,因此身體有不適應及時就醫,特別是有發熱症狀,應儘早明確診斷,及時進行治療。如有傳染病的情況,應立刻採取隔離措施,以免範圍擴大。

6、春季傳染病雖然種類繁多,但只要我們重視預防工作,做到早發現、早隔離、早診斷、早治療,就可以有效地阻斷傳染病的流行與傳播。

二、手足口

以發熱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皰疹為主要特徵。少數患兒可能會出現中樞神經系統、呼吸系統損害,個別重症患兒病情進展快,容易發生死亡。

预防措施:

、飯前便後、外出回家後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給兒童洗手;看護人接觸兒童前、替幼童更換尿布、處理糞便後均要洗手。

2、注意保持家庭環境衛生,居室要經常通風,勤曬衣被。

3、兒童使用的餐具使用前後應充分清洗、消*;不要讓兒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

4、手足口高發期,不宜帶兒童到人群聚集、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避免接觸患病兒童。

5、兒童出現發熱、出疹等相關症狀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6、患手足口病居家治療的患兒避免與其他兒童接觸,以減少交叉感染;父母要及時對患兒的衣物進行晾曬或消*,對患兒糞便及時進行消*處理。

三、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主要發生在幼兒和學齡前兒童。水痘一年四季均可發病,冬春兩季高發,其傳染力強,水痘患者是唯一的傳染源,自發病前~2天直至皮疹乾燥結痂期均有傳染性,接觸或飛沫吸入均可傳染,易感兒接觸傳染源發病率可達90%以上。潛伏期2-2天,平均4天。

预防措施:

、不要接觸病人。患者是水痘的唯一傳染源,所以如果所在地出現有水痘病例,就不要帶孩子去一些人群密集的場所,醫院也儘量不要去,那裏本身就是細菌病*聚集的地方。

2、適時停課。如果幼稚園或者學校班級裏出現了感染水痘的小朋友,家長應該提出停課,學校也應主動停止上課及大型聚會和活動。

3、隔離觀察。如果孩子不小心直接接觸過病人水痘皰疹的液體、被病人污染過的用具,或是有被患者飛沫碰觸到的可能,應將孩子隔離觀察兩到三周。

4、增強抵抗力。平時要讓孩子多鍛煉身體,堅持運動,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提高抗病能力。

5、接種疫苗。接種水痘疫苗是目前最有效的預防措施,因水痘具有免疫時間超長的特點,只要感染過一次,幾乎就不會再發生。所以建議家長們都帶孩子去疾控中心接種疫苗。

四、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簡稱流腮)俗稱腫脖瘟、痄腮,是由腮腺炎病*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全年均可發病,以冬春季為高峰。多發於兒童,呈散發或流行,在集體兒童機構中可形成暴發流行。

兒童的腮腺炎,多由於急性感染所致。細菌性腮腺炎主要表現為發熱、腮腺局部紅、腫、熱、痛,白細胞計數增多,病變進入化膿期,擠壓腮腺可見膿液自導管口流出。

預防措施:

、在腮腺炎流行時,儘量不要帶孩子到人群密集的場所去,更不要與已患有腮腺炎的孩子一起玩耍或聚會。

2、教室要注意通風,保持空氣流通,可用0.2%過氧乙酸消*。

3、教育孩子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多參加體育鍛煉,增強體質。

4、在學校最好有保健員進行監控,定期排查,增加晨檢,做好健康教育;發現可疑病例及時進行醫學觀察;出現疫情,要及時報告當地衛生機構,並做好活動場所消*,同時儘早對易感人群進行含腮腺炎成分疫苗的應急接種工作。

5、對接觸過傳染期流行性腮腺炎病人的易感者(既往未患病或未接種過疫苗者)要密切觀察。

五、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簡稱流腦),是腦膜炎雙球菌由鼻咽部侵入血循環,形成敗血症,最後局限於腦膜及脊髓膜,形成化膿性腦脊髓膜病變。主要臨床表現有發熱,頭痛、嘔吐、皮膚瘀點及頸項強直等腦膜刺激征,腦脊液呈化膿性改變。流腦冬春季好發(月---次年3、4月),任何年齡均可發病,6月-2歲發病率最高。

預防措施:

、預防接種(最重要);

2、流行季節儘量少帶孩子到人群密集、通風效果差的擁擠的公共場所去;

3、要保持居住環境的空氣清潔和流通;

4、發現患者,及時送醫,並做好隔離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2#
安卓开发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freshinterracialpics.com/fengshang/xinchao/1157.html

春季传染病的症状及预防提醒

公众预防指南

      

  

  

  

万物复苏的春天,细菌、病*也随之活跃起来,稍不留神,各种呼吸道疾病就找上门。尤其是小朋友们抵抗力差,在幼儿园和学校又容易相互传染,所以家长要多费点儿心,做好预防措施。

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春季有哪些流行性传染病及预防措施?

01

流感

由流感病*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为甲、乙、丙三型流行性感冒病*,尤其以甲型多见。其特点是:起病急、传播快、发病率高、传染率可达到50%,常引起爆发或流行。主要临床表现为:寒战高热、且持续时间可达一周以上,并伴有全身肌肉酸痛、关节痛、而呼吸道症状轻微或不明显,病程比普通感冒长。

02

甲型H1N1流感

早期症状与普通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喉痛、身体疼痛、头痛等,有些还会出现腹泻或呕吐、肌肉痛或疲倦、眼睛发红等症状。部分患者病情可迅速进展,来势凶猛、突然高热、体温超过39℃,甚至继发严重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肺出血、胸腔积液、全身血细胞减少、肾功能衰竭、败血症、休克、呼吸衰竭及多器官损伤,患者原有的基础疾病亦可加重。

03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包括普通感冒(俗称“伤风”)、病*性咽炎和喉炎、疱疹性咽峡炎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体为病*、少数是细菌,其发病无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区差异。一般病情较轻、病程较短。“上感”全年皆可发病,但冬春季节多发、主要通过含有病原体的飞沫或被污染的手和用具传播,多为散发,但可在气候突变时流行。主要临床表现为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有些有发热、伴以咽喉痛、扁桃体肿大等。

04

急性支气管炎

由生物、物理、化学刺激或过敏等因素引起的气管-支气管黏膜的急性炎症。临床主要症状有咳嗽和咳痰。常见于寒冷季节或气候突变时。也可由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蔓延而来。

05

肺炎

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病原微生物、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及药物所致。临床上分为细菌性肺炎,肺炎支原体、衣原体肺炎,病*性肺炎,真菌性肺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细菌性肺炎是最常见的肺炎,也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肺炎的症状虽有不同,但咳嗽、咳痰,胸痛、发热、呼吸困难常为共同症状。

06

肺结核

由结核杆菌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所致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呼吸道传染病。目前我国有高感染率、高患病率、高死亡率现象,是我国目前急需重点控制的疾病之一,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呼吸困难、午后潮热、乏力、盗汗等。

07

麻疹

由麻疹病*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经空气飞沫传播,传染性强。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口腔黏膜斑、皮肤斑丘疹。

08

风疹

由风疹病*引起,症状较轻,发热一日出疹,从面部开始至全身,一日出齐,三日后退疹。

09

流行性腮腺炎

由腮腺炎病*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经空气飞沫传播。主要临床表现为:腮腺非化脓性肿痛、发热等,可累及其他腺体和脏器,常见的继发症有脑膜炎、胰腺炎、睾丸炎、卵巢炎等。

10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脑膜炎,经空气飞沫传播。主要临床表现为:突发高热、头痛、呕吐、皮肤黏膜瘀点及脑膜刺激征。早期隔离治疗可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控制疾病传播。

主要预防措施:

1.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均衡饮食,及时补充营养,多食新鲜蔬菜、水果。

2.多到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

3.保持每日开窗通风换气次数,每次通风15分钟,使居室空气新鲜、流通。

4.打喷嚏或咳嗽时,应该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

5.不用不洁的手摸、揉鼻子和眼睛。

6.洗脸等清洗用品一人一用,以防直接或间接传播。

7.在流感高发季节(冬、春两季),尽量不到人群拥挤、空气污浊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或肺炎等呼吸道病人。

8.积极参加计划免疫,如有呼吸道疾病,医院就诊,做到“五早”,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排查、早消*。

为了您和家人的平安,

请务必认真学习,跟着做起来!

每个人做好自我防护!

文|王国英

编辑|毛晨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