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扁平疣医治医院 http://pf.39.net/bdfyy/zjft/210314/8744638.html一、流感
流感,由流感病*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具有很強的傳染性,其發病率占傳染病之首位。潛伏期~3日,主要症狀為發熱、頭痛、流涕、咽痛、乾咳,全身肌肉、關節酸痛不適等,發熱一般持續3~4天,也有表現為較重的肺炎或胃腸型流感。
预防措施:
、飯前便後、以及外出歸來一定要按規定程式洗手,打噴嚏、咳嗽和清潔鼻子應用衛生紙掩蓋,個人衛生用品切勿混用。
2、自然通風可有效降低室內空氣中微生物的數量,是最簡單、行之有效的室內空氣消*方法。
3、常見的傳染病現在一般都有疫苗,預防性疫苗是阻擊傳染病發生的最佳積極手段。
4、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多到郊外、戶外呼吸新鮮空氣,每天鍛煉使身體氣血暢通,筋骨舒展,增強體質。
5、由於春季傳染病初期多有類似感冒的症狀,易被忽視,因此身體有不適應及時就醫,特別是有發熱症狀,應儘早明確診斷,及時進行治療。如有傳染病的情況,應立刻採取隔離措施,以免範圍擴大。
6、春季傳染病雖然種類繁多,但只要我們重視預防工作,做到早發現、早隔離、早診斷、早治療,就可以有效地阻斷傳染病的流行與傳播。
二、手足口
以發熱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皰疹為主要特徵。少數患兒可能會出現中樞神經系統、呼吸系統損害,個別重症患兒病情進展快,容易發生死亡。
预防措施:
、飯前便後、外出回家後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給兒童洗手;看護人接觸兒童前、替幼童更換尿布、處理糞便後均要洗手。
2、注意保持家庭環境衛生,居室要經常通風,勤曬衣被。
3、兒童使用的餐具使用前後應充分清洗、消*;不要讓兒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
4、手足口高發期,不宜帶兒童到人群聚集、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避免接觸患病兒童。
5、兒童出現發熱、出疹等相關症狀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6、患手足口病居家治療的患兒避免與其他兒童接觸,以減少交叉感染;父母要及時對患兒的衣物進行晾曬或消*,對患兒糞便及時進行消*處理。
三、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主要發生在幼兒和學齡前兒童。水痘一年四季均可發病,冬春兩季高發,其傳染力強,水痘患者是唯一的傳染源,自發病前~2天直至皮疹乾燥結痂期均有傳染性,接觸或飛沫吸入均可傳染,易感兒接觸傳染源發病率可達90%以上。潛伏期2-2天,平均4天。
预防措施:
、不要接觸病人。患者是水痘的唯一傳染源,所以如果所在地出現有水痘病例,就不要帶孩子去一些人群密集的場所,醫院也儘量不要去,那裏本身就是細菌病*聚集的地方。
2、適時停課。如果幼稚園或者學校班級裏出現了感染水痘的小朋友,家長應該提出停課,學校也應主動停止上課及大型聚會和活動。
3、隔離觀察。如果孩子不小心直接接觸過病人水痘皰疹的液體、被病人污染過的用具,或是有被患者飛沫碰觸到的可能,應將孩子隔離觀察兩到三周。
4、增強抵抗力。平時要讓孩子多鍛煉身體,堅持運動,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提高抗病能力。
5、接種疫苗。接種水痘疫苗是目前最有效的預防措施,因水痘具有免疫時間超長的特點,只要感染過一次,幾乎就不會再發生。所以建議家長們都帶孩子去疾控中心接種疫苗。
四、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簡稱流腮)俗稱腫脖瘟、痄腮,是由腮腺炎病*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全年均可發病,以冬春季為高峰。多發於兒童,呈散發或流行,在集體兒童機構中可形成暴發流行。
兒童的腮腺炎,多由於急性感染所致。細菌性腮腺炎主要表現為發熱、腮腺局部紅、腫、熱、痛,白細胞計數增多,病變進入化膿期,擠壓腮腺可見膿液自導管口流出。
預防措施:
、在腮腺炎流行時,儘量不要帶孩子到人群密集的場所去,更不要與已患有腮腺炎的孩子一起玩耍或聚會。
2、教室要注意通風,保持空氣流通,可用0.2%過氧乙酸消*。
3、教育孩子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多參加體育鍛煉,增強體質。
4、在學校最好有保健員進行監控,定期排查,增加晨檢,做好健康教育;發現可疑病例及時進行醫學觀察;出現疫情,要及時報告當地衛生機構,並做好活動場所消*,同時儘早對易感人群進行含腮腺炎成分疫苗的應急接種工作。
5、對接觸過傳染期流行性腮腺炎病人的易感者(既往未患病或未接種過疫苗者)要密切觀察。
五、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簡稱流腦),是腦膜炎雙球菌由鼻咽部侵入血循環,形成敗血症,最後局限於腦膜及脊髓膜,形成化膿性腦脊髓膜病變。主要臨床表現有發熱,頭痛、嘔吐、皮膚瘀點及頸項強直等腦膜刺激征,腦脊液呈化膿性改變。流腦冬春季好發(月---次年3、4月),任何年齡均可發病,6月-2歲發病率最高。
預防措施:
、預防接種(最重要);
2、流行季節儘量少帶孩子到人群密集、通風效果差的擁擠的公共場所去;
3、要保持居住環境的空氣清潔和流通;
4、發現患者,及時送醫,並做好隔離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