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其中的甜蜜与艰辛,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每一个孩子都是降落到人间的天使,小天使的出生给每一个家庭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和希望,年轻的父母怀抱着宝宝,仿佛感觉手里攥着的是整个世界。
可是,有的宝宝却因为早产或是种种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需要和妈妈暂时分离,独自在陌生环境中接受监护和治疗。这个时候,宝爸宝妈们总是会不知所措,心理紧张焦虑,常常担心宝宝是否能够得到精心的照护和治疗……
作为新生儿科医护人员的我们,非常理解宝爸宝妈们的心情,不过请大家放心,今天就带你走进宝宝们暂时的家(新生儿监护室),一起来了解宝宝在NICU的生活吧。
由于新生儿的生命很脆弱,特别是生病的宝宝更需要良好的居住环境,所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病区,对工作人员及设施都有严格的要求,进入NICU的所有医护人员均需要更换专用衣裤、鞋子,洗手,戴口罩和帽子后方可进入。
走进NICU,你会听到各类医疗仪器发出温柔而低沉的滴答声,身穿隔离服的医生和护士不停地忙碌着,查看宝宝们的生命监测数据,称一称宝宝的体重,评估一下宝宝的病情,摸摸宝宝的手脚是否温暖……在这里,每一个宝宝都有一个唯一的编号(住院号),牢固地戴在小手腕和小脚腕上,并且各自住在一个独立的全透明保温箱里。宝宝住院期间,大部分治疗操作及专科护理均在箱内进行,箱内环境柔软舒适,恒温恒湿,且配有心电监护仪、血氧饱和度监测以及吸氧装置等设备,可以24小时监测宝宝的生命体征,宝宝们在保温箱里只需要穿上纸尿裤,便可以任意活动了。
保温箱里,我们为宝宝制作了一个温暖、柔软、舒适、安全的小窝,宛如妈妈肚子里的子宫一样。小天使们安心地躺在里面,甚至能感觉到小手小腿似乎碰到妈妈的子宫壁一般,就这样安静地睡了。
前来接班的医生护士已经开始坚守在各自的工作岗位,并与值班医护人员进行详细交接。我们新生儿科共有14名医生和24名护士,24小时轮流值班,时刻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守护患儿的身体健康。
护士开始给宝宝做各种护理,箱内擦浴、眼部护理、口腔护理、脐部护理、会阴护理等,期间护士还要注意观察患儿的治疗效果,神志反应、皮肤颜色、吃奶情况,大小便情况等,以确保每一个宝宝都能够得到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早日康复回到父母的身边。
在这里,我们有一种娱乐活动(音乐疗法),可以开发宝宝早期智力,增进睡眠,还有纯熟的按摩技术(新生儿抚触)。新生儿抚触就是一种通过抚触新生儿的皮肤和机体,刺激皮肤感受器上传到中枢神经系统,促进新生儿身心健康发育的科学育婴新方法,能够刺激宝宝的淋巴系统,从而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同时配合口腔训练操,还能改善宝宝的消化系统功能,增进宝宝的食欲,提高宝宝吸吮、吞咽和呼吸能力。
每天,新生儿科主任和护士长带领医护人员对每个宝宝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并对危重症患儿制定详细的治疗方案,专业的诊疗和优质的护理让宝宝们一天比一天强壮起来。
该给宝宝们喂奶了,小宝宝们每隔2小时左右需要换尿布、喂奶一次,对特殊患儿我们还会采取按需喂养,有时需要滴管喂养或者胃管喂养。
这是一个*疸异常的宝宝,正在接受蓝光照射治疗,光疗期间需要充分暴露宝宝的皮肤,当然,我们会保护好宝宝的眼睛和会阴部。
看看这只小小手——“我是目前这里最小的宝宝,29周出生,体重只有克。由于我迫不及待的来到这个世界上,肺还没有发育好,各项机能也没有发育完善,总是出现呼吸暂停。这里的医生哥哥及护士姐姐们给我上了呼吸机帮助我呼吸,爸爸、妈妈,你们不要担心,我会加油的!”
在住院期间,部分的治疗方式或多或少会给宝宝们带来一定的不适感,因此宝宝的第一反应就是哇哇大哭。这时候,就需要护士来耐心地安抚了,对有些缺乏安全感的宝宝,护士经常需要一边抱着一边工作。
在这里,宝宝的吃喝拉撒全需要医护人员照顾,对于新生儿科的医护人员来说,足够的耐心、爱心、细心、责任心和观察力是必备的基本工作能力。在这个神秘的科室里,我们不仅要为守护宝宝健康而“并肩作战”,同时我们还要做好宝宝们的“临时妈妈”,这是作为新生儿医护人员的光辉使命和责任。
目前,医院西院区新生儿科主要收治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新生儿休克、早产儿以及超低体重早产儿等病症的患儿,不断总结和积累了丰富的临床救治经验,有效提升超、极低体重儿的存活率;在科室接诊的患儿中,最低存活患儿的体重仅为g;另外,科室还开展了各种呼吸支持、蓝光灯照射、PICC、全静脉营养等新生儿学科所具备的医疗护理技术,满足和田广大患儿的就医需求。
来源丨西院区新生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