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爷大妈都是怎么锻炼的
看图看视频,就会发现他们在公园里除了飞檐走壁,几乎什么都会。
甚至在单杠上,能穿着蝴蝶翼而进行旋转。
大爷大妈体格强健,想象力丰富,不得不服。
其实去公园里好好转转,才发现那里有个社会的大观园,更是不得不敬佩。
中老年人各有各的姿态,他们或潇洒,或庄重,或慈祥,或俏皮……
01.
一边棋牌,一边麻将
在公园的入口,在表皮已经脱落了很久的长椅上,有人组局玩象棋。
当你的马想走日,旁边的大爷会着急忙慌地来一句:“飞象啊。”
对面的人想进卒,也被观棋者狠狠劝退:“用炮啊,懂不懂啊?”
如果说象棋是男人帮的针尖对麦芒,麻将则可以成为姐妹们的“情深似海”。
很多国外的麻将选手想要提升技术的最好方法,就是找个公园拜师学艺。
以致于法国传奇球星齐达内来观赏,都得单膝跪地,驻足膜拜。
02.
有时候是艺术,有时候是行为艺术
宽敞和明亮的公园成了很多中老年书法爱好者进行创作的圣地。
环保、高效,不断提高书法水平。
还有剑走偏锋的创作,用针管,用绳子进行所谓的书法表演。
盲书、吼书、鼻书等也出来卖弄文墨;
当我们想批判他们的时候,他们已经先下手为强了:“你们看不懂,说明你们不懂艺术!”
除此之外
你总能在一座人流量不小的公园里,找到有人外放着比乔峰的BGM还震撼的音响。
广场舞几乎是我国独有的现代化的一个现象。
在公园之中,人不自醉,舞自醉。
头摇又尾摆,呦呦,头摇又尾摆……想到什么就跳什么,这里没有舞池,却处处是我的舞台。
越跳越不孤独,引年轻姑娘来捧场。
旋转多了,孤独和眼泪就追不上他们。
后面的年轻一辈只能抽着烟,玩玩初级的“溜溜板”。
大爷就是你的大爷,可以用脚来玩单杆。
可以来友谊的大风车。
有人看到了双人组的相映成趣,我则看到了另一组齐平的姿势,自愧不如。
有人看到了核心力量的惊人,我则看到了时间仿佛在逆转,他们越来越年轻。
就算不能飞檐走壁去去就来,但也可以有自己佯装武林高手的样子。
在那些写意的抖腿中,有着曾经的年轻气盛和娇艳欲滴。
健身和运动的确是保持身体健康的好办法,然而中老年们并不满足于传统。
他们试图改写人类养生文明史,并在其中留下自己的绚丽篇章。
他们笃信“湿气太重”的玄学,演绎了一出“大爷爱撞树,大妈喜石疗”的人间悲喜剧。
他们三五成群,摆开架势,由轻到重,撞击某棵树,直至全身出汗,酣畅淋漓。
甚至把理论拓展到了戒色领域,跟大自然越亲近,越能实现内在气质的转变。
为了更舒服地进行实践研究,有的人给树裹上了温暖的衣服,讲究啊。
在这一刻,树也是人,人即是树。
还别说,这招至少拉拢了不少年轻人跟风学习,他们发展贴吧,形成阵地,让土味养生更加年轻化。
用年轻人所熟悉的方式,对中国常见树木树疗进行分类,大有科学化、标准化之势。
比如在他们的研究下,得出樟树树疗可治阳痿早泄等病症,自然比那些电线杆上的三无广告省钱省事多了。
最后真的会出现之前哈尔滨刘大爷一样的后果,因为长期坚持不懈地撞树,皮肤的保护屏障被破坏,细菌趁虚而入,得了败血症。
这些后果依然无法阻止他们浩浩荡荡地参与其中,只要开心,人就会一直把身子往树上撞。
“石疗”亦如此。
老人家们笃信冬病夏治等理念,一身的防晒武装,带伞的,防晒墨镜的,防晒衣的,防晒口罩的都有,选择在公园的地上、石雕上躺着养生。
那一刻,大妈和烧烤之间就差孜然了。
“这个石头吸收了太阳的能量,我跟它接触了,能把能量吸走,比针灸、拔罐什么的都要好。”
完全不顾中暑和横纹肌溶解等危害···
自创的多人运动的“爬疗”,犹如蜥蜴等爬行动物一般前进,扭动,脚跟上手,手往前探路……
你我觉得奇怪,可当事人总能有一套理论告诉你,这样的奇效有很多。
“节省80%的医疗费”这样的说法如果成真,得实现多少医学奇迹啊。
山东的宋大妈首创的“吊脖子”大法也是技冠群雄。
她借助自制的工具,双腿悬空,太空漫步,手舞足蹈。
仅此一招,治愈了她的歪脖子病。
本山和德彪诚不我欺——双脚离地,健康就又占领了高地。
他们用各种低碳、环保方式进行着延长人类寿命的探索。
比健身、养生更具有激情的是他们的情感大戏。
腾讯新闻出品的《和陌生人说话》栏目里,记录了北京天坛公园和菖蒲河公园等地一些羞答答的事。
他们不用某陌、某探,看中了就直接开干。
在大街上告白,没有“今晚的月色真美”,没有“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直接开口,不整虚的:“我喜欢你,我太喜欢你了。”
夜深人静,做成年人该做的成年的事,奔放、肆意,毫不拘束。
他们在公园里相亲,然后走在一起,没那么多琐事,只有生物本能的激烈反应,比年轻人猛多了。
相见甚欢的俩人在欲望最强烈的时候可以“一天四次”。
最浪漫的一次发生在大栅栏电影院里。
洗鸳鸯浴更是信手拈来。
甚至还可以跟人搞过三角恋,干柴烈火不过如此。
我好久……也没……此处还是省略千字,并咽了口口水,以示对他们的激情释放的尊重。
其实公园里的他们不过是老年人现状的一个缩影。
潘绥铭教授就在《给“全性”留下历史证据》中写道:
在中国55-61岁的老年人中,53%的人每月有一次性生活,有39%的老年人可以达到每月3次。
我的老伙计啊,一个月3次,比很多无性的年轻人多太多。
种种数据和现象表明老年人需要性生活,需要爱情,对于情感慰藉无比向往。
他们无法在互联网络里体会到真情,于是聚集于公园等地方。
说是激情,实则孤独,令人欢笑中无不哀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