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葡菌败血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什么是自体血回输 [复制链接]

1#
盖博士 http://pf.39.net/bdfyy/qsnbdf/160314/4786877.html

1.术中输血

提起做手术,很多医生以及患者或家属都会担心的一件事,就是术中出血。少量的失血对于人体来说没有太大影响,是可以自行恢复的;在术中大量失血,对患者的生命有着巨大的威胁,因为术中需要输注大量的血制品,对医院的供血能力也有很大的考验。

现在临床上的输血,基本都是指异体血输注,也就是指使用别人捐献的血制品,经过处理后进行输注。可是异体血输注不仅存在一些隐患,而且在血资源匮乏的今天,每一个单位的血都异常珍贵。那么,面对手术中可能出现的大量的失血情况,除了输注异体血之外,你知道还有一种方法叫“自体血回输”吗?

2.什么是自体血回输?

自体血回输,顾名思义就是把患者自身丢失的血液经处理后回输给患者自己。目前常用的有三种方法,包括:1.术前自体血储备。2.血液稀释。3.血液回收。

3.三种自体血回输,有何区别?

1.术前自体血储备

术前自体血储备是指手术患者在术前的一段时间内(通常为2~4周),分次采集一定量的自体血,然后储存起来,在手术当天再把这些自体血回输给自己,以满足手术用血的需要。

2.血液稀释

血液稀释指在手术前在一定的限度内,一边为患者采血并暂时把血液储存起来,另一边用晶体液或胶体液不断地给患者补充循环血容量,手术过程中利用稀释的血液维持循环功能,最大限度地降低血液浓度而减少血液红细胞的丢失,从而减少术中失血,待手术结束前有计划地将采集的血液回输给患者。

3.血液回收

血液回收是指使用血液回收装置将手术野的血液回收,通过离心杯等装置将血液处理后再回输给病人的方法。

这三种方式都属于自体输血方式,而自体输血方式现已成为血液保护的一项重要内容。相比较而言,血液回收比术前自体血储备和血液稀释更有效,更有利于术中失血回收。

4.自体血回收有何优点?

自体血回收好处多,与传统异体输血比:

1、可解决血源短缺的困难;

2、无输异体血反应,并发症少;

3、能避免异体输血引起的疾病;

4、不产生对血细胞、蛋白抗原等血液成分的免疫反应;

5、无需检验血型的交叉配血,无输错血型之虞;

6、解决特殊血型(如RH阴性)病例的供血问题;

7、使不接受异体输血的宗教信仰者也能接受;

8、红细胞活力较库血好,运氧能力强;

9、提高大出血时的紧急抢救成功率,避免手术中患者出血过多、过快,血液供应不及。

10、操作简便,易于推广;

11、大量出血,需要输血的情况下节省开支,经济合算,能降低患者医疗费用。

5.既然自体血回收这么好,

所有手术患者都可以使用自体血回收么?

这句话当然是不对的。

首先,并不是所有手术患者都需要输血。我院手术麻醉部在血液保护方面已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体制,对一些可能出血较多的手术进行术前评估,术中再由麻醉医生严格按照输血指征进行输血前的评估,决定是否需要用血:如血红蛋白g/L,可不输血,术中维持循环稳定,给予患者合适的晶体和胶体溶液即可;如血红蛋白在70~g/L之间,应根据患者的贫血程度、心肺代偿功能、有无代谢率增高,以及年龄等因素决定是否输血,大多数心肺功能无异常的患者通过积极的液体容量复苏,给予晶体或胶体溶液;如血红蛋白70g/L,则应考虑输血。

其次,被污染的血液我们是不建议使用自体血回收的,比如以下几种情况:

1.腹部空腔脏器破裂;

2.感染伤口、菌血症、败血症等;

3.开放性创伤或者时间较长的积血;

4.术中其他污染:使用创面冲洗液如安尔碘、乙醇、高渗糖、过氧化氢等;或创面使用外用止血药物如胶原、纤维素、凝血酶等。

所以,手术中是否需要输血,麻醉医生会根据患者情况判断,输注自体血还是异体库存血,麻醉医生也会在术前与您谈话时进行沟通的哦!

本文转自新青年麻醉论坛。版权和荣誉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张若楠

校稿:刘荣辉、张若楠

审核:刘荣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