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葡菌败血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99的中国人都忽略了这个健康问题 [复制链接]

1#

距离新冠疫情爆发,已经满一年了。没有任何时刻比现在更让大家注重健康,疫情之后,越来越多人意识到有个健康的身体太重要了。

中国人现在有多爱惜自己的健康呢?

如今人们在健康上花的钱更多了,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年中国人的卫生清洁用品和健身器材支出增涨超过10%,人均花在口罩、医用酒精等医疗卫生用具上的钱翻了2倍多[1]。

但大家可能忽视了一点,锻炼身体、清洁消*这些措施都是对身体健康的直接防护,事实上,我们每天所处的场景中,总有一些被忽略的“隐秘的角落”,是我们健康的“定时炸弹”。

隐形的杀手:家庭室内空气污染

家是大部分人待得最久的地方,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年全国时间利用调查公报》显示,中国人每天有接近一半的时间是在家度过的[2]。

正是在我们最信任,也是最松弛的地方,存在着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

空气质量是居家环境中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室外的空气污染我们时刻能注意到,但室内空气污染的问题其实一点都不比室外少。世界卫生组织年的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有万人死于室内空气污染[3]。

在中国,居民家里的空气存在不小的隐患。根据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化学所发布的《中国室内空气污染状况白皮书》,在室内空气中,可以检测出多种污染物,危害我们的健康[4]。

装修不到1年的房子,室内空气检测不合格率达到95%,即使装修超过两年的房子中,也有55%的空气质量不合格。

大家都知道新装修的房子需要“晾一会儿”才能入住,但即使是老房子、老家具也不是完全没有风险。有害气体可以在空间中存在很长时间,比如甲醛需要3到15年才能完全挥发,你住了很久的房子,甲醛可能仍然是超标的[4]。

在室内的有害气体中,38.15%都是甲醛,它是室内污染的“罪魁祸首”之一。如果人长期接触低剂量甲醛,容易得慢性呼吸道疾病,甚至致癌。

另外,一种简称为TVOC的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也是室内主要有害气体的来源,它可能来自燃煤,也可能来自吸烟、建筑材料以及油漆等。

它也是人类的隐形“健康杀手”,当室内TVOC超过一定浓度时,能引起机体免疫水平失调,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甚至会损伤肝脏和造血系统[4]。

当你对装修、家居建材等都小心翼翼检查过了,还有一个问题难以解决,那就是室内空气污染可能还来自房子本身。在建筑施工中,经常使用的混凝土添加剂是氨气的主要来源,在房屋建成后,它仍会从墙中持续释放出来[4]。

早在年,国内就曾经出现过知名的SOHO现代城氨气超标事件,让大家警觉了原来坐在家中,也可能会“中*”,这也是国内首例因室内氨气污染而引发的发展商与业主间的纠纷。

室内空气污染,可以说是无孔不入。

在公共场所,逃不过的健康风险

家里有空气污染,我们还能多注意和控制,但走出家门,不可控制的健康隐患就太多了。

社畜可能没想到,自己不仅要防脱发,还要小心被“*气”包围。办公室白领是受室内空气污染危害最严重的人群之一。根据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化学所的统计,办公室的空气质量在所有公共场所中不合格率最高,达到了90.35%。

除此之外,*府、金融机构等这些我们常去办事的地方室内空气也很有问题,室内空气质量不合格率接近80%。

特别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学校空气质量不合格率达到了77.44%。

年,南昌一家幼儿园有孩子出现发烧、流鼻血、全身皮疹等症状,还有两个孩子被诊断为败血症。事后检测发现,这家幼儿园室内空气中甲醛、甲苯等多种有害气体均超标[5]。

这些小孩还在发育,免疫系统也比较脆弱,室内有害气体对他们的健康危害更加严重[4]。

那么,在这些“*圈”中,都是什么在发挥作用?

公共场所的室内污染物和家庭室内污染大体相同,占比最大的是甲醛和TVOC,但公共场所污染物中TVOC占比最高,在40%左右,和家庭室内污染稍有不同。

公共场所的室内通风在这个时候就很重要,但如果碰上疫情,为了减少感染风险不得不关闭通风系统,但这也可能让有害气体无法及时排出室外,加剧室内空气污染。

即使通风系统正常开启,也还是会有风险,如果通风系统清洁不到位、微生物指标不合格,就很容易引发呼吸道传染疾病。

今年5月,国内某办公区同一栋楼里多人出现细菌性呼吸道感染,感染源头正是中央空调[6]。

这样的通风系统卫生问题并不是个例。以上海为例,根据上海市普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调查,上海普陀区公共场所空调系统总体卫生合格率为86.0%[7]。

调查的宾馆、饭店和超市通风系统细菌和真菌总数都超标,合计超标率均超过了30%。在饭店和超市,通风系统更容易滋生细菌,而可吸入颗粒物则在宾馆超标最严重。

谁能想到,去饭店吃个饭没有食物中*,反倒可能因为空气污染,呼吸系统中*呢?

躲在车内,还是会中招

即使不宅在家,也尽量不去公共场所,你也有可能中招。除了家里和公共场所,还有一个我们每天都待的场景——交通工具。

虽然常被忽略,但事实上我们每天都会花不少时间在交通工具上,而私家车是越来越多人出行的交通工具,据公安部统计,截至年6月,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6亿辆,机动车驾驶人有4.4亿人[8]。

开车的健康威胁除了车祸风险,还有可能来自车内隐形的污染。

车里空间狭小,密闭性好,缺少空气流通,如果车内空气被污染,乘车时长过长,乘客的健康也很容易出问题。

随着私家车使用人数上升,汽车内的环境已经不是一个新问题了。

车质网年发布的《车内空气质量问题分析报告》显示,消费者对车内空气质量问题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