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葡菌败血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千万不要小看了鹅口疮做好预防很重要 [复制链接]

1#

很多妈妈都听说过鹅口疮,鹅口疮虽然不是什么大病,但却是个磨人的“小妖精”!

今天要给家长科普的就是鹅口疮,为什么宝宝容易患上鹅口疮?怎么分辨鹅口疮?如何预防?

什么是鹅口疮?

鹅口疮又称雪口病,是由于口腔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口腔黏膜炎症。

通常表现为颊黏膜、嘴唇内侧、上颚等部位出现类似凝乳状的白色膜状物。

除了抵抗力低下、营养不良的宝宝容易中招之外,下面的一些小细节没做好也会让它有机可乘。

为什么宝宝容易患上鹅口疮?

母体原因

如果妈妈阴道感染了白色念珠菌,宝宝也会因为在出生时经过产道接触了阴道分泌物,而感染上鹅口疮。

另外,如果妈妈的内衣、毛巾等日常用品或接触乳头的手清洁不干净,导致乳头不洁,那么在母乳喂养或接触宝宝时也容易导致宝宝患上鹅口疮。

用品消*没做好

宝宝不小心接触了感染念珠菌的衣物、玩具、奶瓶、奶嘴等,也会感染上鹅口疮。

宝宝对所有的物品总是充满了好奇心,喜欢把东西往嘴里送,所以妈妈们一定要对宝宝用品清洗干净并进行有效的消*。

口腔清洁没做好

不要忽略了宝宝的口腔清洁,因为宝宝的吞咽功能还没有发育完善,如果奶汁长时间滞留在口腔内,会导致残留奶汁变质,从而滋生细菌,引起鹅口疮。

如何判断宝宝是否患上鹅口疮?

1、宝宝的颊、舌、软腭及口唇部等处的黏膜呈乳白色、微高、起斑膜、周围无炎症反应,形似奶块。

用棉棒和湿纱布不易擦拭掉,如果擦去斑膜后,可以看见不出血的红色创面、斑膜面积大小不等。

2、如果宝宝在进食时,情绪烦躁不安、食量变小、常大哭,还可能伴随轻微发热,这时就要检查口腔,看是否患上了鹅口疮。

根据病情轻重症状如下:

●病情较轻时症状轻微不易察觉,没有明显的痛感,并不会影响宝宝吃奶。

●病情较重时会疼痛,影响吞咽,甚至导致呕吐,宝宝拒绝吃奶并哭闹。

●如果受损的黏膜不及时治疗会不断扩大,蔓延到咽部、扁桃体、牙龈等,出现呼吸、吞咽困难,更严重可能还会造成败血症。

如何预防鹅口疮?

切断母体传染途径

准妈妈有阴道霉菌病时应积极治疗,给顺产宝宝一个健康安全的出生通道。

坚持母乳喂养

6个月前纯母乳喂养,添加辅食后坚持母乳喂养,并注意辅食的营养均衡,增强宝宝自身抵抗力是抵御病菌的最强力量。如果抵抗力低下,病菌就会趁虚而入侵袭宝宝了。

注意宝宝的口腔卫生

在喂奶之后给宝宝喝几口水,以冲掉存留在口腔的乳汁;添加辅食后更应注意清洁口腔,根据宝宝的月龄选择合适的清洁方法,长牙后开始刷牙,减少口腔细菌繁殖的养料。

妈妈注意个人卫生

妈妈应经常洗澡、换内衣、剪指甲,每次抱孩子前要洗手。贴身衣物和毛巾也应清洗干净并且进行消*,避免宝宝接触时感染病*。

在进行母乳喂养前,擦洗干净乳头。

宝宝用品消*

宝宝的喂奶用品、餐具等要彻底清洗干净、高温消*、保持干燥;

宝宝的玩具、被子、衣物等要经常清洗,天气好时多晒晒太阳杀菌。

宝宝外出回来要注意洗手,避免带回细菌存隐患。

及时就医

鹅口疮是霉菌感染,一般难以自愈,特别是新生儿免疫力弱,若未及时治疗,还可能波及身体其他部位。因此应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治疗。

不要乱服用抗生素

如果乱服用抗生素可能会导致宝宝体内菌种紊乱,会使宝宝更容易患上鹅口疮!

如若有侵权,请后台联系麟儿LinErBaoDian

往期精选

宝宝鼻塞太难受,几个妙招学起来!

哺乳期瘦身,健康与美丽同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