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葡菌败血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区中心幼儿园保健课堂预防流行性出血热 [复制链接]

1#
尊敬的家长:您好!出血热是冬季的一种高发传染性疾病,主要是由一种叫汉坦病*引起的。这种汉坦病*主要是在老鼠身体里滋生的比较多,也就是说如果接触了老鼠的粪便或者是被老鼠咬伤身体,就会容易引起出血热。这种疾病已经成为世界疾病的难题,有统计称全球病*性的出血热一共大约有13种,这么严重的出血热怎么引起的?又要怎么样做好防护工作呢?陈仓区中心幼儿园为大家分享预防出血热的知识,请家长阅读了解,做好预防工作。一、什么是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又叫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感染人体引起,以发热、出血、低血压、休克和肾损害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传染性疾病。出血热早期的症状和普通的感冒没有区别,出血热病*还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只有进行血液常规的检查才能被发现。二、流行性出血热的传播途径1.流行性出血热一般不会通过人与人之间直接传播,主要通过携带病*的鼠类作为媒介,将病*传染给人体。2.接触传播:通过含病*的鼠尿、粪、呕吐物及鼠血、组织液等,可经显性或不显性人体破损皮肤黏膜侵入人体而感染。3.呼吸道传播:携带出血热病*的鼠类排泄物、分泌物在外界形成气溶胶,可经人体呼吸道吸入而引发感染。4.消化道传播:人体摄入被携带出血热病*鼠类污染的食品、饮用水等,可经破损口腔黏膜和消化道而感染。三、流行性出血热有哪些症状1.流行性出血热早期症状主要是发热、头痛、腰痛、咽痛、咳嗽、流涕等,极易与感冒混淆,造成误诊而延误病情。不少患者由于出现发热、头痛、尿少、水肿等症状而被误诊为急性肾炎或泌尿系统感染。部分患者可有恶心、呕吐或腹泻等症状而被误诊为急性胃肠炎。少数患者有发热、畏寒、头痛、乏力症状、皮肤粘膜有出血点或白细胞数增高,与败血症非常相似。2.出血热潜伏期为5~46天,一般1~2周为常见。本病典型表现有起病急,有发热(38~40℃)、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以及恶心、呕吐、胸闷、腹痛、腹泻、全身关节痛等症状。3.皮肤粘膜三红(脸、颈和上胸部发红),眼结膜充血,重者似酒醉貌。口腔粘膜、胸背、腋下出现大小不等的出血点或瘀斑、或呈条索状、抓痕样的出血点。4.随着病情的发展,病人退烧,但症状反而加重,继而出现低血压、休克、少尿、无尿及严重出血等症状。四、怎么预防流行性出血热1、接种流行性出血热疫苗是预防出血热有效措施。目前,国家对16一59岁人群实施免费接种。2.注意防鼠灭鼠,家长应及时清理垃圾、杂物、保持家居环境卫生、消除鼠类栖息、活动场所、门不留缝、窗要有网、堵塞鼠洞、避免鼠类进入家庭。3.餐具应放置在橱柜、碗柜、防止被鼠类排泄物污染,如果无专用橱柜、碗柜、则要在使用前充分清洗、消*。4.应注意粮食、饮水和食品保存,不要接触地面和墙面存放。饮水应煮沸,剩菜和剩饭要加盖纱笼或放入冰箱保存,如无保存条件则在食用前要充分加热。5.做好个人防护,不要直接用手接触鼠类及其排泄物,不在草地或草堆上坐卧。如果手上、脚上有皮肤破损,要及时消*包扎。6.在清理脏乱杂物时要戴口罩、帽子和手套,处理死鼠时,要戴手套或使用工具,且将死鼠挖坑深埋或焚烧掉。7.一旦出现发热、肌肉酸痛、皮肤出血点等症状时,应及时到区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就诊。8.对流行性出血热病人应实行“四早一就”,即早发现、早诊断、早休息、早治疗、就近治疗、减少搬运。传染病的防控与孩子的健康生活息息相关,希望家长朋友重视居家日常卫生打扫,认真引导幼儿讲究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让我们家园携起手来共同为孩子们构建卫生屏障。

保健室供稿编辑/单丽萍审核/王君英

让幼儿健康成长

让教师全面发展

让家长放心满意

让社会称心赞誉

网址: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