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葡菌败血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ldquo败血症rdquo容易赖 [复制链接]

1#
专治白癜风的医院         http://m.39.net/pf/a_4618897.html

编译/小闫

“败血症”是指病原菌侵入血循环,并在血中生长繁殖,产生*素及其代谢产物而发生的急性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免疫力低下人群,如老人、小孩,长期营养不良或本身患有慢性病的人士在感染后易“中招”。生活中一些细节不注意,如小外伤处理不当、挤颜面部“危险三角区”的痘痘、月经期间使用卫生棉条也有发生败血症的可能。

这是个高危病症

 常见的致病菌有金*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肠球菌、大肠杆菌、或肺炎克雷伯菌、脆弱类杆菌、白色假丝酵母菌等,小儿及免疫功能低下者的致病菌可以是表皮葡萄球菌。侵入人体的致病菌是否会引起败血症,与入侵菌的*力、数量和人体防御免疫功能有密切联系。以下这些都可能导致败血病的发生:1.皮肤、黏膜发生破损和伤口感染、大面积烧伤、开放性骨折、疖、痈、感染性腹泻、化脓性腹膜炎。2.各种慢性病,如营养不良、血液病(特别伴白细胞缺乏者)、肾病综合征、肝硬化、糖尿病、恶性肿瘤、先天性免疫球蛋白合成减少、白细胞吞噬作用减弱等,容易诱发细菌真菌感染。3.各种免疫抑制药物,如肾上腺皮质激素、抗代谢药、抗肿瘤药以及放射治疗等可削弱细胞免疫或体液免疫,某些更可使白细胞减少或抑制炎症反应而有利于细菌真菌蔓延、扩散。4.长期应用抗菌药物,易导致耐药菌株繁殖而增加感染机会。5.各种检查或治疗措施,如内镜检查、插管检查、大隐静脉插管、留置导尿管、静脉高营养疗法、各种透析术、

▼谁是高危人群?

怎样的感染并在什么条件下才会导致败血症?感染是否会发展为败血症,既取决于致病菌的*性强不强,也取决于当事人的免疫力。一般人由于免疫功能正常,一些小的伤口等感染都比较局限,经过简单处理就会痊愈,发展成败血症的可能性并不高。对于免疫能力低下的人群则不同,比如说老人、小孩,长期营养不良或本身患有慢性病(如肿瘤)的人士,都有相对更高的“中招”概率。他们在被致病菌感染后,若感染没有得到及时控制,感染扩散,形成败血症的风险大大增加。

▼什么是高危行为?

其实,生活中的一些不经意的小事都可能蕴藏着危险,给败血症的发生制造机会。

  给宝宝挑“马牙、板牙”:新生儿的牙床上会长出白色的像米粒大小的东西,很多地方认为这是“马牙”,是不吉利的,有家长会用布蘸盐水或淘米水擦破马牙,或用针挑破。这种做法是非常危险的。民间所谓的“马牙”或“板牙”在医学上叫做“上皮珠”,是由上皮细胞堆积而成的,并不是真正的牙齿,分布在牙龈或上腭两旁,像粟米或米粒大小的白色颗粒,数目不一,一般数周后可以自然消退,不必处理。婴儿口腔黏膜非常娇嫩,黏膜下血管丰富,加上婴儿本身的抵抗力很弱,一旦损伤了口腔黏膜,极易引起细菌感染,严重的甚至会引起败血症,危及宝宝生命。


  经期频繁使用卫生棉条:有些年轻女性在月经期会使用可以塞入阴道的卫生棉条,认为这样不妨碍运动,更为方便。但这有一定副作用,使用不当甚至诱发危险。杨创国介绍说,女性月经时的出血是子宫内膜脱落引起的,可以说,这时候子宫内是有“伤口”的,卫生棉条在塞入时很可能就带有“金*色葡萄球菌”,而血液是细菌最好的培养基,金*色葡萄球菌大量繁殖并通过创口进入人体血液内,释放*素就可能引起败血症。欧美国家已有相关研究发现,女性使用卫生棉条(阴道塞)可能诱发葡萄球菌中*性休克综合征,而当她们不再使用卫生棉条(阴道塞)后,葡萄球菌中*性休克综合征的发生风险也随之大大降低。

  挤“三角区”的痘痘:年轻人不要随便挤脸上的痘痘,特别是长在面部“危险三角区”的痘痘。杨创国解释,因为“三角”区内静脉非常丰富且没有静脉瓣,相当于没有阻止血液反向回流的“阀门”,所以,如果随意挤压痘痘,引发感染后,细菌随血液流向颅内,极易引发颅内感染,危及生命。据报道,年,广东一位15岁女孩因为挤了脸上和额头上的3颗痘痘,导致颅内感染和败血症,生命垂危。


  深伤口处理不当:铁钉扎到脚里,木刺、牙签扎到手里,往往伤口不大却比较深,我们在处理时会比较忽视,可能贴个创可贴就算了,其实这是非常危险的。杨创国解释,铁钉或木刺扎伤,可能会感染破伤风杆菌,这种菌是厌氧型菌,在氧气少的地方生长繁殖更快。如果你在伤口上贴个创可贴,刚好给这种细菌繁殖制造了有利条件,容易发生破伤风(一种严重的特殊类型的败血症)。对于这种比较深的伤口,医院接受规范处理。

▼如何预防?

1.尽可能避免外伤,创伤者及时消*处理。

2.积极治疗局部感染。

3.避免挤压疖疮、痈等皮肤感染。

4.减少血管内装置和监护装置使用时间和频率,静脉插管及时更换,注意长期留置导管的操作和保护。

5.合理应用广谱抗菌药物、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并密切观察口腔、消化道、呼吸道及泌尿道等处有无真菌感染。

6.对粒细胞缺乏、免疫缺陷患者严格消*,必要时可预防性服抗菌药物。

7.隔离治疗耐药菌感染者。

8.掌握创伤性诊治适应证。

9.严格无菌操作,接触患者前后洗手,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等。

10.加强围生期保健工作,产前进行阴道分泌物检查,如培养发现B组溶血性链球菌生长应及时治疗,以免新生儿受感染,对于预防败血症有重要意义。

编辑:刘杉杉

审校:赵柯心

声明:文章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用于科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