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葡菌败血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糖尿病关爱日你知道怎样家庭护理吗 [复制链接]

1#

医院就诊的时间有限,绝大多数时间需要靠自己做好血糖的监测、饮食控制、合理运动等治疗措施,如果能得到家人的关心和帮助,让其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就更有利于病情控制,提高其生活质量。那么,你了解家庭护理的知识吗?

足部护理

据调查,我国每年住院的糖尿病患者中有12.4%是因为糖尿病足。糖尿病足虽然可怕,但只要注意生活细节,糖尿病足是可以预防的,日常生活中的预防措施包括:穿舒适透气性好的鞋袜,经常观察皮肤有无破损、裂口、水泡等,不要穿硬鞋;不要用很烫的水洗脚;不要用热水袋或热宝暖脚;趾甲不要剪得太短。

皮肤护理

糖尿病患者皮肤较薄,容易发生破溃和感染,应特别注意护理。患者应保持皮肤清洁、湿润,避免阳光暴晒;保持足趾间、腋窝、腹股沟部位的皮肤干燥;男性患者刮脸时要防止刮破皮肤造成感染,女性患者应选择温和的护肤品防止毛孔堵塞,引起疖、痈;如有皮肤损伤或疾病,应及时与医生联系,及时治疗。

牙齿护理

糖尿病会导致患者牙槽骨骨质疏松、牙周感染、牙龈红肿、出血、口臭、牙齿松动、牙根暴露、颌面疖肿等。日常牙齿的护理方法有:用软牙刷刷牙,每日至少刷2次;每3~4个月更换牙刷;餐后漱口,盐水漱口可抑制口腔细菌生长;定期做口腔检查,并告诉牙医糖尿病病史;如有牙龈出血、肿胀、脓液、口臭时应及时治疗,牙周感染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扩散,甚至导致败血症,所以应及时就医。

生病期间的护理

患者生病是一种应激状态,会导致血糖升高,应注意以下几点:生病期间要增加血糖监测频率,严重时还需监测尿酮体情况,用药时尽量选择不含糖的药物。

心理护理

糖尿病患者由于对糖尿病缺乏了解,对糖尿病有着各种担忧,常出现一些情绪变化,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和意志消沉、否认、内疚、羞于启齿、失望和绝望等负面情绪。患者应该怎么正确应对这些不良情绪呢?正确的做法还是要调整自己的心态,告诉自己,人生难免生病,既来之,则安之;无病防病,有病早治;正视事实,积极学习;积极配合,主动参与。糖尿病患者要建立信心,充满自信地应对糖尿病。虽然糖尿病目前不能根治,但是通过合理治疗可以使血糖长期稳定,接近正常。

漱玉平民大药房启动慢病关爱日,每月2号、12号、22号为糖尿病关爱日,致力于服务广大的糖尿病患者,针对糖尿病疾病知识和合理用药有疑问的会员朋友可以到漱玉平民门店进行咨询,执业药师、慢病专员会为您提供专业的解答。另外,漱玉平民大药房为关爱糖尿病会员,关爱日当天可享受血糖仪校对活动,详情请到线下门店咨询。

—参考文献—

大众健康报《重视糖尿病的家庭护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2#
湿疹、痤疮、尿布疹,新生儿常见皮肤问题,如何护理?最近看到很多姐妹将宝宝的皮肤问题拍照发到群里问大家,多是一些湿疹、尿布疹等常见的皮肤问题。今天跟大家分享10种常见的新生儿皮肤问题及护理方法,供姐妹们参考。

1、新生儿湿疹

婴儿湿疹是由内、外因素引起的皮肤炎症反应,会反复发作,与遗传过敏体质及外界环境等有关,好发于头面部,比如额头、双颊、头顶部、眉毛、耳后等位置。主要症状是皮肤表面出现红斑、米粒样丘疹、疱疹、糜烂、渗液和结痂,炎症反应明显,局部皮肤有灼热感和痒感。湿疹以皮疹多样性,对称分布、剧烈瘙痒反复发作为特征。儿童期湿疹大多是由幼儿湿疹延续而来。湿疹可以提早预防:

避免过敏源。回避过敏食物,可以有效预防湿疹。

母乳宝宝,妈妈尽量不要吃易引起过敏的鱼、虾、羊肉等食物,还有辣椒等刺激性食物。

正确的洗澡,并做好基础的皮肤护理。洗澡的时候,宜用温水和不含碱性的沐浴露来清洁宝宝,洗澡水在38度左右,沐浴露必须冲净,洗澡时间不易过长,5—10分钟即可,出浴后应该用毛巾轻拍皮肤,不要用力擦皮肤,那会伤害皮肤的。

涂抹润肤乳,保持皮肤湿润。润肤乳为皮肤提供一个封闭膜,截留住皮肤角质细胞丢失的水分,这些水分重新回到角质层,填充细胞间隙,保持皮肤屏障功能。

不穿化纤衣物,以柔软浅色棉布衣物为宜,衣服要宽松,不要穿盖过多。

修剪宝宝指甲,避免抓挠,头发和眉毛等部位结成痂皮,可涂消*过的食用油,24小时后轻轻洗掉即可。

2、新生儿痤疮

大约有近一半的新生儿有这样的问题,出生没几天就在脸上长出不少像青少年脸上起的“青春痘”。这是由于婴儿受到母体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影响,出现皮脂分泌亢进所致。在皮脂分泌增加的同时,毛囊上皮会发生角化,毛囊管狭窄,使皮脂潴留从而形成痤疮,症状轻者无需任何治疗。护理重点:

随着宝宝从妈妈体内带来的激素逐渐代谢,新生儿痤疮一般会渐渐消失,但如果新生儿痤疮比较严重,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用一些治疗痤疮的药物。

如果宝宝超过6个月,新生儿痤疮还很严重就要去咨询医生看宝宝是否存在内分泌的问题。

3、新生儿粟粒疹

有些父母发现自己刚出生的宝宝鼻尖、鼻翼或面部上长满了*白色的小点,大小约1毫米。这很可能是粟粒疹,在母体雄激素的作用下,婴儿皮脂腺分泌旺盛,就容易出现粟粒疹,有的婴儿甚至在乳晕周围及外生殖器部位也可见到这种皮疹。护理重点:通常在婴儿出生后4~6月自行消失,切莫用手去挤,这样会引起局部感染。

4、尿布疹

尿布疹也是新生儿常见的皮肤问题,出现在新生儿肛门周围及臀部尿布遮盖部位,属于接触性皮炎。尿布疹主要因为尿中的氨和粪便中的蛋白酶和脂酶对皮肤产生刺激,从而引起尿布皮炎发生。症状表现开始为潮红、肿胀,逐渐出现丘疹、水疱、糜烂渗出,边界清楚,可继发细菌或真菌感染,出现脓疱或溃疡,必须及时接受治疗。预防尿布疹,可以这样做:

使用棉质、透气性好、柔软度高一些的尿不湿。有些家庭会选择用尿布,也同样选择棉质宽松的纱布尿布,并用婴儿专用洗衣液洗涤尿布,用白醋做为天然的衣物柔顺剂清洗,充分过水漂干净,用开水浸泡后在阳光下晾晒。不要用旧的棉布条,或者化纤成分的。

勤换纸尿裤或尿布,避免粪便和尿液刺激宝宝的屁屁。

注意保持宝宝小屁屁的清洁干爽,每次换尿不湿要用温水彻底清洗,洗完之后用柔软的棉布吸干水分(切忌不要来回擦),让宝宝的小屁屁在空气中晾干之后,再穿上尿不湿。

清洁完后,给宝宝的小屁屁抹上含氧化锌的护臀膏。

5、口水疹

宝宝口欲期或者出牙期,会一直流口水,没有及时清洁干净,嘴唇周边就比较易出现口水疹。起因是嘴巴周围口水或者奶渍过多,导致皮肤潮湿,从而对皮肤产生刺激。护理重点:

注意清洁,及时用棉质的口水巾,将口水或者奶渍擦干净。

在嘴角边抹上润肤油,起到隔离保护作用。

6、新生儿红斑

新生儿皮肤表面的角质层尚未形成,真皮较薄,纤维组织少,但毛细血管网发育良好。往往一些轻微刺激如衣物、药物便会使皮肤充血,表现为大小不等、边缘不清的多形红斑。多见于头部、面部、躯干及四肢,通常婴儿没有其他不适感。护理重点:

红斑属正常生理变化,无需治疗,一般在1~2天内自行消退。

不要给婴儿随便涂抹药物或其他东西,因婴儿皮肤血管丰富,吸收和透过力强,如果处理不当则会引起接触性皮炎。

7、皮肤色素斑

皮肤色素斑俗称胎记或蒙古斑。许多人对此不太清楚,常误认为是生产时受伤所致,或是被别人弄伤。实际上这是由皮肤深层色素细胞堆积形成的色系斑,常表现为在婴儿的臀部和腰部之间,或者在骶尾部和背部有青色或蓝灰色、蓝绿色斑,或许只有一大片,也可能有好几块,形状不定且不规则。护理重点:

通常无需进行治疗,随着年龄增长会逐渐变淡,7岁以后慢慢消失。

如果色素斑颜色变为咖啡色,特别是数量多且范围大,医院就诊,以防患有神经皮肤综合征中的一种病——脑结节性硬化。

8、皮肤血管瘤

有些婴儿一出生,娇嫩的皮肤就可看到红色斑块,婴儿哭闹时红色更明显,这种红色斑块就是血管瘤。橙色斑多数在出生后的几个月内自行消退;红色痣虽然消退得较慢,但对婴儿身体也没多大影响。这些斑多发于婴儿的面部、颈位和枕部。如果血管瘤的位置比较特殊(如鼻孔周围),影响到孩子的正常生活,就需要及时就医了。护理要点:

如果婴儿脸上长红斑痣,同时伴有抽搐或智力迟缓,医院诊查是否患脑血管瘤。

平时避免让斑瘤表面受到摩擦等刺激,以免擦伤破裂出血并发细菌感染。

如果血管瘤在短期突然长得很快,医院看医生。

9、生理性脱皮

刚出生的婴儿皮肤最表面的角质层太薄,表皮和真皮之间连接得也不紧密,往往表现出脚踝,脚底及手腕部皮肤干而粗糙,发生脱皮现象、通常在第8天最严重,随后逐渐减轻。护理重点:

给婴儿做清洗时水温不要太高。

不要过度使用婴儿皂或其他清洁品。

不要用毛巾或手用力搓皮屑,让其自然脱落,以防引起皮肤损伤而形成感染,甚至败血症。

如果想滋润皮肤表层,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安全、温和的保湿品。

10、胎脂

有的婴儿出生时会在皮肤上带着一层薄薄的乳白色油状物,这就是胎脂。不同的部位覆盖的胎脂多少不等,它是由皮脂腺的分泌物和脱落的表皮形成的。胎儿在母体内时,胎脂可保护胎儿的皮肤不受羊水的浸润;胎儿出生后,胎脂不仅对皮肤有保护作用,若环境温度低,它还可减少婴儿身体的热量向四周发散而保持体温恒定。护理重点:

通常在宝宝出生后1~2天内会自行吸收,不必擦掉。

如果是皮肤褶皱处及颈部、双腋下、双侧腹股沟等处的胎脂,因为比较厚,可用纱布蘸婴儿油轻轻擦拭,否则易导致褶皱处皮肤感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