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葡菌败血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大理大学年ldquo预防传染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中医院 http://www.paisufa.com/

鼠疫(plague)

一、概述

鼠疫(plague)是鼠疫耶尔森菌(Yersiniapestis)借鼠蚤传播为主的烈性传染病,系广泛流行于野生啮齿类动物间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高热、淋巴结肿痛、出血倾向、肺部炎症等。鼠疫传染性强,如果不治疗,病死率高达30%~60%。

鼠疫属国际检疫传染病和我国法定的甲类管理传染病。

二、病因

鼠疫耶尔森菌为鼠疫的病原菌,又被称为鼠疫菌,是一种革兰染色阴性、两端钝圆、两极浓染的短小杆菌,对常用的抗菌素敏感,且对消*剂敏感,容易被杀灭。鼠疫菌最适生长温度为28~30℃,最适pH值为6.9~7.1,对高温和常用化学消*剂敏感。

基本病因

当人类被携带鼠疫菌的跳蚤叮咬后,鼠疫菌经皮肤进入人体后,首先沿淋巴管到达局部淋巴结,在其中繁殖,引起急性淋巴结炎,极度肿胀,即为“腺鼠疫”。如果此期得不到及时治疗,将继续沿着淋巴系统扩散,侵犯其他淋巴结。

鼠疫菌及内*素,也可经淋巴循环系统进入血循环,引起败血症,出现严重中*症状,包括严重的皮肤黏膜出血、趾端坏死等表现(故鼠疫曾被称为“黑死病”),然后侵入肺组织引起继发性肺鼠疫。当人类与肺鼠疫患者密切接触,吸入一定数量的鼠疫菌后,可引发原发性肺鼠疫。

此外,鼠疫菌经过不同途径侵及人体不同部位,引起局部炎症反应的同时也导致全身严重病变,以淋巴管、血管内皮细胞损害和急性出血坏死性炎症为主要病理改变。

三、临床表现

鼠疫的潜伏期较短,一般在1~6天之间,多为2~3天,个别病例可达8~9天。其中,腺型和皮肤型鼠疫的潜伏期较长,约为2~8天;原发性肺鼠疫和败血型鼠疫的潜伏期较短,约为1~3天。

鼠疫主要表现为发病急剧,寒战、髙热、体温骤升至39~41℃,呈稽留热,剧烈头痛,有时出现中枢性呕吐、呼吸急促、心动过速、血压下降。

重症患者早期即可出现血压下降、意识不清、谵妄等。

1、常见症状

#

轻型

有不规则低热,全身症状轻微,局部淋巴结肿痛,偶可化脓,无出血现象,多见于流行初、末期或预防接种者。

#

腺型

最多见,常发生于流行初期。急起寒战、高热、头痛、乏力、全身酸痛偶有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皮肤淤斑、出血。

#

肺型

可原发或继发于腺型。肺鼠疫发展迅猛,急起高热,全身中*症状明显,发病数小时后出现胸痛、咳嗽、咳痰,痰由少量迅速转为大量鲜红色血痰。

#

败血症

可原发或继发。原发者发展极速,全身*血症症状、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及出血现象严重。

2、其他症状

1

皮肤型

疫蚤叮咬处出现疼痛性红斑,迅速形成疱疹和脓疱可混有血液,可形成疖、痈。

2

眼型

病菌侵入眼部,引起结膜充血、肿痛甚至形成化脓性结膜炎。

3

咽喉型

病菌由口腔侵入,可伴有颈淋巴结肿大,可为无症状的隐性感染。

2

肠炎型

除全身症状外,有呕吐、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及黏液便、粪便中可检出病菌。

2

脑膜炎型

可为原发或继发,有明显的脑膜刺激症状,脑脊液为脓性,涂片及培养可检出鼠疫杆菌。

四、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便常规检查、显微镜检查、鼠疫噬菌体裂解试验、荧光抗体染色镜检、间接血凝反应、放射免疫沉淀试验、PCR检测等。

患者的淋巴结穿刺液、血液、痰液,咽部或眼分泌物,或尸体脏器、管状骨髓端标本中分离到鼠疫菌。

五、诊断

诊断依据:

(1)接触史

患者发病前10天到过鼠疫动物病流行区或接触过鼠疫疫区内的疫源动物、动物制品及鼠疫患者,进入过鼠疫实验室或接触过鼠疫实验用品。

(2)临床表现

突然发病,高热,白细胞剧增,在未用抗菌药物(青霉素无效)情况下,病情在24小时内迅速恶化并具有下列症候群之一者:

①急性淋巴结炎,肿胀,剧烈疼痛并出现强迫体位。

②出现重度*血症、休克症候群而无明显淋巴结肿胀。

③咳嗽、胸痛、咳痰带血或咯血。

④重症结膜炎并有严重的上下眼睑水肿。

⑤血性腹泻并有重症腹痛、高热及休克症候群。

⑥皮肤出现剧痛性红色丘疹,其后逐渐隆起,形成血性水疱,周边呈灰黑色,基底坚硬。水疱破溃,创面也呈灰黑色。

⑦剧烈头痛、昏睡、颈部强直、谵语妄动、脑压高、脑脊液浊浑。

(3)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可以确诊。

六、治疗

鼠疫是细菌引起的烈性甲类传染病,严格隔离患者和疑似患者。对患者采取抗菌治疗和对症支持治疗。鼠疫的治疗仍以链霉素(SM)为首选,注意早期、足量、总量控制的用药策略。

用量根据病型不同、疫源地不同而异,肺鼠疫和败血型鼠疫用药量大,腺鼠疫及其他各型鼠疫用药量较小。

01

一般治疗

患者应卧床休息,给予患者流质饮食,或葡萄糖和生理盐水静脉滴注,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和生命体征,对出现呼吸道症状者,每天定时或持续监测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定期复查血常规、尿常规、血电解质、肝肾功能、心肌酶谱、痰培养、血培养(第一次标本应当在抗菌药物使用前留取)和X线胸片,有条件者行动脉血气分析、肺部CT检查等。

02

药物治疗

对症治疗

发热大于38.5℃,或全身酸痛明显者,可使用解热镇痛药。高热者给予冰敷、酒精擦浴等物理降温措施。儿童禁用水杨酸类解热镇痛药。有心力衰竭或休克者,及时强心和抗休克治疗。

有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者在给予血小板、新鲜冰冻血浆和纤维蛋白原等进行替代治疗的同时给予肝素抗凝治疗。中*症状严重者可适当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腺鼠疫肿大的淋巴结切忌挤压,皮肤病灶可予0.5%~1%的链霉素软膏涂抹,必要时可在肿大淋巴结周围注射链霉素并施以湿敷,病灶化脓软化后可切开引流。

抗菌治疗

(1)腺鼠疫

链霉素成人首次1g,以后0.5~0.75g,每4~6小时肌注(2~4g/d)。体温下降至37.5℃以下,全身症状和局部症状好转时逐渐减量。患者体温恢复正常后按常规用量继续用药3~5天。疗程一般为10~20天,链霉素使用总量一般不超过60g。

(2)肺鼠疫和败血症型鼠疫

链霉素成人首次2g,以后1g,每4~6小时肌注(4~6g/d)。全身症状和呼吸道症状显著好转后逐渐减量。疗程一般为10~20天,链霉素使用总量一般不超过90g。儿童根据具体病情确定给药剂量,参考剂量为30mg/(kg?d),每12小时1次。减量时要特别注意不要大幅度减量,防止病情反复。

(3)皮肤鼠疫

按一般外科疗法处置皮肤溃疡,必要时局部滴注链霉素或敷磺胺软膏。

(4)有脑膜炎症状的患者

在特效治疗的同时,辅以氯霉素治疗,成人50mg/(kg?d),每6小时1次,静脉滴注,疗程10天,儿童根据具体病情确定给药剂量。亦可选用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第三代头孢菌素及四环素等。

其他治疗药物

主要包括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等,可在链霉素过敏或妊娠情况下使用,具体用量可参见中国卫生健康委员会应急办公室发文。另可使用喹诺酮类、四环素类药物进行联合治疗。

03

中医治疗

该疾病的中医治疗暂无循证医学证据支持,但一些中医治疗方法或药物可缓解症状,建议到正规医疗机构,在医师指导下治疗。

04

其他治疗

对于重症患者,给予常规抗休克治疗、呼吸支持治疗、纠正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维护其他重要脏器功能等治疗。

七、预防

应灭鼠、灭蚤,监控鼠间鼠疫,加强疫情报告。对来自疫区的车、船、飞机进行严格检疫,对可疑旅客应隔离检疫。疫区及其周围的人群,参加防疫的工作人员应进行鼠疫菌苗接种。

防鼠疫“三要”和“三不要”

●“三要”

发现病(死)旱獭和其他病(死)动物要报告;

发现鼠疫病人或疑似鼠疫病人应立即报告;

发现原因不明的急死病人应立即报告。

●“三不要”

不接触、不剥皮、不煮食病(死)旱獭和其他病(死)动物;

不在旱獭洞周围坐卧休息,以防跳蚤叮咬;

不到鼠疫病人或疑似鼠疫病人家中探视护理或死者家中吊丧。

个人防护

凡接触鼠疫或疑似鼠疫患者的人员,应采取加强防护。医护人员进入病房应着全套个人防护装备,主要包括防护眼镜、防护服、N95口罩、手套、鞋套等。

鼠疫是可防可治可控的,及时发现、及时治疗是可以治愈的,我们不必过度恐慌。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做好鼠疫防护最有效的措施。

编辑:李元庆

审稿:万顺康杨琴

大理大学学生工作处、校团委

校医院、公共卫生学院宣

(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和书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