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育儿届,有一个从古至今的大难题。那就是——发烧。
退烧知识学了千百遍,用时还是会手忙脚乱。孩子感冒、发烧、哭闹、不肯吃药,最头疼的是家长们。
在焦虑的驱使下,很多家长都会用一些退烧偏方。近几年,在各地风靡的“灌肠退烧”就是其中一种方法。
这不,就有不少家长就心动了!而之后发生的事,也是让人始!料!未!及!
家长听信灌肠“纯天然”
6岁女孩肾衰、脓*症致休克
*冈6岁女孩蒙蒙最近感冒发烧,最高烧到40℃。而妈妈张女士最愁的就是,每次生病,孩子吃药都非常不配合,总得连哄带骗。
张女士又听到一种用熬制的“中药秘方”灌肠的方法,同样能退烧,而且“纯天然、绿色、无副作用”,另外加上膏药外敷,就能药到病除。
听说不打针不吃药就能治病,还没有副作用,张女士很是心动,当天就给孩子做了一次。
可一连灌了4天,孩子还是反复发烧,而且身上出疹,小便变少,精神也更差了。
察觉到不对劲,张女士和丈医院。经检查发现,孩子身患脓*血症、肾功能衰竭,还出现了休克症状,心脏、血压指数直往下掉。
事实上,同样滥用灌肠的悲剧不断在上演。
6个月大的男婴小游突发高烧,令奶奶心急如焚。为了给孩子退烧,当地村卫生室的医生给他尝试用中药灌肠退烧。
让人遗憾的是,孩子烧没退成,却因为治疗不当导致多器官受损,生命垂危。
灌肠退烧是什么?
灌肠就是将肛管插入肛门,将药物或液体通过肛门注入肠道,以达到治疗或者清洁的目的。再通俗点说就是一种肠道清洁或者给药的方式。
不少无资质的小诊所和家长误以为灌肠可以治疗发热、咳嗽等常见小儿疾病,但截至目前,我国并没有直肠滴入的相关教材,国家权威机构从未出具规范性文件。
通常能用到灌肠的有这两种情况:
1、清洁肠道:比如巨结肠或者严重便秘的宝宝,需要用到生理盐水清洁肠道。
2、一些特殊检查或者治疗:患了巨结肠的宝宝在进行肠造影检查时,需要把造影剂灌入孩子直肠;还有治疗肠套叠的孩子,可能需要灌入气体或水等。
除此之外,在婴幼儿治疗中鲜少有用到灌肠的情况。
盲目灌肠至少有3个危害
1、药物灌肠后,随着肠道黏膜吸收进入血液循环,药物最终在肝脏、肾脏代谢。
2、小宝宝肠道娇嫩,药物灌肠退热容易出现药物过敏反应。有时药物还会引起肠道黏膜损害、溃疡出血,严重时出现肠道穿孔。
3、药物灌肠容易破坏肠道正常的定植菌群,造成肠道菌群紊乱或肠源性细菌感染。
正确退烧
这些方法科学又管用
3个月以内的宝宝:
不能完全凭体温高低预测疾病的严重程度。医院就诊,不要拖!
3个月以上的宝宝:
1、体温38.5℃以下,精神状态还不错的,可以先在家观察。
可用开窗通风、适当脱减衣物等物理降温的方法来退烧,同时让宝宝多喝水,或者喝点淡一些的果汁,或者是口服补液盐川。
2、体温超过38.5℃时,或者虽然未到38.5℃,但精神状态较差,有烦躁不安、哭闹等表现,可以给宝宝使用退烧药。无好转,医院就诊。
重点强调
婴幼儿发烧大多是细菌和病*感染导致的,由于婴幼儿的免疫力较弱,如果单纯退热,有时候还是控制不了感染,所以需要使用药物治疗,甚至是住院治疗。
不能单纯只控制发热,还要治疗引起发热的病原微生物和原发病。否则感染扩散容易导致败血症造成多器官衰竭甚至死亡。
灌肠不能作为退热的方法,还是吃退烧药比较靠谱点。
陆江
医院儿科主诊医师
先后考取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全科医师资格证
医院工作数十年,曾于上海医院进修数年。陆医生通过大量的临床病例实践和各种危重症抢救的实施,积累了丰富的儿科各类常见病的诊治及常见危重症抢救的临床经验。
擅长:各种儿科常见病,尤其对儿童各类急慢性咳嗽,入毛细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哮喘、变异性咳嗽等有较多有效的治疗方法。
坐诊时间:周一、周二、周三、周五全天,周四上午、周六上午
坐诊地点:上海市徐汇区淮海中路号(上海市医保定点医疗机构)
来院路线:轨道交通10号线上海图书馆站1号口
-
图片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后台联系小编删除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版权属于原作者。仅用于信息交流,不构成对任何医药产品或服务的商业推广或广告宣传。有关疾病、治疗或药品的专业问题,请咨询医生或有专业资质的医疗人员。
点“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