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葡菌败血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柳叶刀middot肿瘤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怎么治疗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A3%8E%E6%9D%A5%E4%BA%86%C2%B7%E5%B8%A6%E4%BD%A0%E8%B5%B0%E5%87%BA%E7%99%BD%E7%99%9C%E9%A3%8E%E9%98%B4%E9%9C%BE/20783753?fr=aladdin
编译:肿瘤资讯来源:肿瘤资讯

原发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IVLBCL)是一种罕见的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在临床上非常罕见。在经典的R-CHOP方案治疗的情况下,约有25%的患者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复发。降低中枢神经系统复发率是IVLBCL治疗的关键点。近日,日本学者在《柳叶刀·肿瘤学》(LancetOncology)杂志上发表了首个探索IVLBCL治疗的前瞻性研究。

研究背景

IVLBCL是一种罕见类型的大B细胞淋巴瘤,在现有的WHO分类中,IVLBCL是一种独立的亚型。IVLBCL病理学上表现为中小血管内体积较大的淋巴肿瘤细胞的浸润,这也是其命名的重要依据。免疫表型方面,IVLBCL表达成熟B细胞相关的抗原,包括CD20等,除此之外,CD5与CD10也在部分IVLBCL病例中表达。根据IVLBCL的患者的临床表现,可以将IVLBCL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主要出现在欧美人群,即经典型,以中枢神经系统(CNS)累及或皮肤受累为主要表现,同时伴有全身多个器官受累;另一种主要出现在亚洲人群,以噬血细胞综合征(HLH)相关型,常表现为多器官功能衰竭,肝脾肿大以及全血细胞减少等。既往的回顾性分析显示,在以蒽环类为主的化疗的基础上添加利妥昔单抗可以显著改善IVLBCL患者的预后,3年的OS可达60%-81%。尽管如此,在接受R-CHOP方案的患者中,约25%的患者会出现CNS复发,这成为利妥昔单抗时代IVLBCL治疗失败的重要因素。因此,降低IVLBCL的CNS复发率,对于改善IVLBCL患者的预后十分关键。

在最近的LancetOncology杂志上,来自日本的Shimada等人发表了R-CHOP方案联合静脉用甲氨蝶呤(MTX)加鞘内注射治疗IVLBCL患者的多中心II期临床研究结果。众所周知,IVLBCL非常罕见,因此开展前瞻性的临床试验极具挑战,意大利著名的淋巴瘤专家AndrésJMFerreri教授撰写了特约述评,高度赞扬了这一研究。现将这一研究的主要内容总结如下。

研究方法

全日本共有22个中心参加了该临床试验,该研究的入组标准为:①初治的组织病理学确诊的IVLBCL患者;②年龄22~79岁;③体能状态评分ECOG0~3;④诊断时无明显的中枢神经系统受累。该试验的化疗方案采用“三明治”式的设计方式,即先采用3个疗程的R-CHOP方案(21天一个疗程),后续采用2个疗程利妥昔单抗联合大剂量MTX(3.5g/m2,=70岁则减量为2g/m2,14天一个疗程),后续再进行3个疗程的R-CHOP方案,共计8个疗程的治疗。在第2、3、7和8个疗程前分别采用鞘内注射预防(MTX15mg,阿糖胞苷40mg,泼尼松10mg)。该试验的首要研究终点为2年的无进展生存(PFS)。

研究结果

年6月至年7月这5年时间内,该临床研究共入组38例患者,其中37例为有效病例,另一例患者既往有睾丸淋巴瘤的病史。所有患者的活检病理部位如下:皮肤(21,55%),骨髓(8,21%),肺(6,16%),肝、肾上腺、肾脏各1例(3%)。

中位随访3.9年,无患者失访,2年的无进展生存率为76%(95%可信区间[CI]:58%~87%),2年的总生存为92%(95%CI:77%~97%)。疗效评估方面,31例(84%)患者取得了完全缓解(CR),5例患者病灶未发生变化(14%),还有1例患者无法评估疗效。没有出现原发耐药的患者。在37例能够评估疗效的患者中,10例患者出现疾病进展(n=4)或者复发(n=6),1例患者死于脓*败血症。在10例出现进展或复发的患者中,仅一例患者的复发或进展部位为CNS。2年的CNS复发风险为3%(95%CI:0.2%~12%)。安全性方面,该方案安全性良好,未有治疗相关死亡的出现。4级的非血液学*性反应包括发热伴粒细胞减少、低血压、低血钾各1例;常见的3级以上非血液学*性反应包括:发热伴粒细胞减少(n=13)、低血钾(n=11)、低血压(n=8)、和低磷血症(n=8)。3~4级的血液学*性很常见。

讨论与总结

R-CHOP方案联合静脉用甲氨蝶呤(MTX)加鞘内注射治疗IVLBCL患者的2年PFS率为76%,提示这一方案可以有效地治疗IVLBCL患者,此外,2年的累计CNS复发风险仅为3%,提示该方案可以有效的降低IVLBCL患者的中枢复发风险。这一研究为IVLBCL治疗相关的首个前瞻性研究,考虑到这一疾病的罕见性,这一研究结果的出炉为IVLBCL的治疗带来了较为可信的证据。

该方案的创新在于:1.大剂量的MTX与R-CHOP方案不在一个疗程使用,降低了治疗相关的*性;2.大剂量的MTX在第4、5个疗程使用,既突出了中枢预防的重要性,又避免了过早使用患者难以耐受的问题。

但需要注意的是,与既往的研究相比,该研究队列的患者体能状态较好,且HLH发生比例较低,提示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选择偏倚。随着对IVLBCL生物学特征的不断了解,临床医生可以进一步优化IVLBCL的现有治疗。例如,IVLBCL中MYD88与CD79B的共同突变率较高,提示伊布替尼治疗可能可以取得一定疗效。此外,PD-L1在IVLBCL中的表达为PD-1/PD-L1抗体的使用提供了依据。

参考文献

Rituximab,cyclophosphamide,doxorubicin,vincristine,andprednisolone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