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葡菌败血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血糖一直控制平稳,某天却突然恶化失控,根 [复制链接]

1#

患上糖尿病后,通过药物以及饮食、运动等方式,血糖一直控制得比较平稳,但某一天却突然出现恶化或血糖失控,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不妨先来简单看3个案例。

案例一:张大爷患糖尿病多年,退休后喜欢去公园下下象棋。有天儿子给他买了一双运动鞋,他便穿着去了公园。走了几步发现有点挤脚,但琢磨着新鞋穿一穿就松了,于是便没在意。等回家后发现脚后跟磨出了水泡,于是用针把水泡挑了。谁知道没过两天,伤口却发炎脓肿了,差点脚都没保住。

案例二:王大爷也是老糖友了,某天在吃饭的时候不慎咬破了嘴巴,由于平时不太讲口腔卫生,因此,被咬破的地方很快就感染了,出现了溃疡并向外扩张,溃疡差一点把整个面颊都穿破了。经过近一个月的治疗,患者才康复。

案例三:孙阿姨腿上有个小伤口,在海边玩耍回来的第二天小腿就开始肿胀,随后病情迅速恶化,第四天时甚至出现心脏和肾脏衰竭并伴随39℃高烧,医生只能给她做了截肢手术才保住性命。

看到这里,想必很多人已经明白,感染对于糖尿病患者有多严重,有时候看似一个很小的感染却能惹来大麻烦,因此糖尿病人不得忽视小感染。

为何糖尿病人容易出现感染?

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感染,主要跟以下几个原因有关:

(1)很多细菌以及病毒喜欢高血糖环境,它们在这种环境中会快速生长、繁殖;

(2)如果一个人长期血糖比较高,免疫力就会下降,从而导致机体防御能力降低,细菌病毒则容易有机可乘;

(3)糖尿病人如果血糖长时间控制不好,容易出现血管以及神经病变,因此血液循环以及神经感觉会减退,会让局部组织的防御以及修复能力降级,很容易发生感染且不容易治愈。

糖尿病患者感染后也会比普通人更加严重,比如导致血糖进一步升高,从而出现高渗性昏迷,足部的感染可能导致截肢,肺部感染可能导致结核扩散等,严重的甚至还会出现败血症,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身心健康。

糖尿病患者日常该如何预防感染?

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的感染主要有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皮肤及软组织感染、足坏疽、牙周病,想要预防这些感染的出现,首先要做的当然是将血糖控制平稳,比如按时服药、均衡饮食和规律运动等等。

血糖控制好的同时,针对不同的感染部位还有一些具体的要求,建议患者做到以下几点/p>

(1)呼吸道感染的预防方式

平时多通风,常去室外呼吸新鲜空气,在秋冬等呼吸道疾病流行期间,少去人多的地方扎堆,平时多吃水果蔬菜。

(2)足坏疽预防方式

选择合适的鞋袜,不要过紧或过大,平时要讲究足部卫生,不用太烫的洗脚水,洗完后用干净柔软的布及时擦干,不要将脚趾甲修剪过短,以便伤及脚趾皮肤。

如果脚上长有老茧、鸡眼等足病也要及时治疗,以防感染。

(3)泌尿系统的预防方式

日常要多喝水,特别是女性糖尿病患者建议每天清洗私密部位,并保持该部位的干燥。

(4)皮肤以及牙周等感染的预防方式

平时要注意口腔卫生,勤刷牙,同时还要勤洗澡并尽量避免皮肤破损,一旦破损要及时治疗,以免感染。

总而言之,小感染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也会引发巨大的麻烦,因此在日常的生活中,一定要从多个方面预防感染的出现,避免因自己的疏忽而付出巨大的代价。

参考资料:《糖尿病自我管理大讲堂》,王建华,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