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拌皮蛋,这道风味独特的佳肴,相信很多人都曾品尝过。在辣椒油、花椒和香醋的点缀下,其口感更加丰富多样。然而,你可能不知道,食用凉拌皮蛋也存在一定的风险。近日,就有多人因食用凉拌皮蛋而中毒,这背后的元凶竟是沙门氏菌。这日正午,一家祖孙三代共12口人在农家乐欢聚一堂,品尝了包括凉拌皮蛋在内的诸多佳肴。然而,就在当日晚餐时分,孙子与孙女相继出现症状,他们发热、腹泻、呕吐不断,其中最高体温更是飙升至2℃。经深入了解,同一天在农家乐用餐的其他10位家庭成员也纷纷出现腹痛、腹泻等急性胃肠炎的明显症状。在接受针对性治疗后,他们的症状逐渐得到缓解。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场“皮蛋中毒”事件呢?难道真的与“铅”有关吗?事实并非如此。医院感染病科主任刘青指出,人们误以为“铅”中毒是因为传统皮蛋制作中曾使用含铅的黄丹粉。然而,如今市场上正规渠道销售的“无铅”皮蛋,适量食用是安全的。此次“皮蛋中毒”事件可能并非由铅引起,而是由广泛存在于肉类、蛋类和奶类等食品中的沙门氏菌所致。沙门氏菌是夏秋季节常见的细菌性食物中毒的致病菌,通过食物传播引发食源性疾病。刘青主任指出,在夏季他们接诊了众多因沙门氏菌感染而出现发热、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的病例。由于皮蛋通常凉拌后直接食用,这使得皮蛋自带的或加工过程中带入的沙门氏菌都难以被清除。一旦食用被沙门氏菌污染的皮蛋,这些细菌便会在人体内迅速繁殖,导致中毒症状的出现。值得注意的是,沙门氏菌虽然生命力顽强,能在水中存活2-3周,在蛋及蛋制品中存活数月,但它对热的抵抗力较弱,只需在℃下加热几分钟便能被彻底杀死。看到沙门氏菌不耐热,我们不禁联想到夏季冰箱的使用问题。许多人误以为冰箱是“保险箱”,将各类食物随意放入其中。然而,这种做法可能带来潜在风险。例如,肉类和牛奶等食品容易受到李斯特菌的污染。这种细菌生命力顽强,即使在零下20℃的冷冻室里也能长时间存活,成为冷藏食品中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病原菌之一。人体感染李斯特菌后,会出现腹泻等症状,免疫力较弱者甚至可能引发脑膜炎、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这样的冰箱收纳技巧,你值得拥有!将食物进行生熟分离,并在冷藏室中合理分区,是避免交叉污染的关键。建议将熟食置于上层,而生食则存于下层。同时,定期检查冰箱,及时清理过期食物并彻底清洁,保持冰箱的卫生。此外,巧妙利用保鲜盒和保鲜袋,提前将食物分装储存,不仅节省空间,还能有效防止食物串味和交叉污染。需要时,只需轻松取出,十分便捷。食物储存小贴士,健康又安心!
对于鸡蛋的储存,关键在于保持其完整性。在储存前,我们无需清洗鸡蛋,因为清洗会破坏蛋壳表面的胶状薄膜,反而让细菌更容易侵入。只需用干净的布轻轻擦拭蛋壳上的污物,然后将其放入冷藏室独立保存。食用前,务必充分加热以确保安全。
而对于肉类、海鲜等动物性食物,由于其易携带致病菌,因此密封处理和合理储存显得尤为重要。确保这些食物在储存时处于密封状态,以减少细菌滋生的可能。同时,根据食物的种类和食用频率进行合理分区,避免交叉污染。蔬菜水果类食物的储存,应遵循分别密封、分开存放的原则。由于某些水果在采收后会继续释放乙烯,加速其他蔬菜水果的腐败,因此不宜放在一起。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是最佳选择,不建议长时间存放。对于已切开的水果,可以通过覆盖保鲜膜来有效防止冰箱中的细菌污染。
另外,剩饭剩菜的储存也是一个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