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患者在治疗后,血象和骨髓象都恢复正常了,患者也没什么不舒服的地方,为什么还需要继续治疗呢?
其实此时患者血液中还残存了这个白血病细胞,这些白血病细胞就是以后复发的根源。虽然化疗治疗达到了血液学和骨髓学的缓解,但是没有达到细胞遗传学和生物分子学的缓解,尤其是有些急性淋系白血病,残余的白血病细胞可存在脑脊液中,所以在化疗后还需要做鞘注,防止中枢神经白血病。
什么是白血病残留病灶?
白血病残留病灶是评估白血病疗效的一个重要指标。骨髓细胞学涂片提示原始和幼稚细胞比低于5%为形态学上完全缓解。达到形态学完全缓解后需要继续治疗,一般要求骨髓微小残留病灶(MRD)达到完全缓解。而白血病微小残留病灶完全缓解的定义为免疫表型异常的白血病细胞小于10^4/L。监测白血病微小残留病灶是判断治疗效果及调整治疗方案,监测早期复发的关键指标。
白血病患者化疗后皮肤感染怎么办?
1.对皮肤感染病灶进行消毒;
2.对血液进行病原学检测,选择对应抗生素;
3.请外科会诊,指导创面换药;
4.多食用新鲜肉制品等高蛋白食品。
白血病化疗后发烧怎么办?
白血病化疗后发烧,首先应明确发热原因,并进行血常规检查,若白细胞水平过低,不可单独应用降体温药物,需积极控制感染,积极应用广谱抗菌素。
白血病和败血症一样吗?
虽然说这两个病的临床表现是有相近的地方,包括出血、贫血、感染等,但白血病和败血症是两种不同的疾病。
一是发病机制不同,白血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大量的白血病细胞充斥于骨髓,正常的造血功能受到抑制所引起的。而败血症的发生主要是由于病原菌入侵到血液当中,在血液当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从而有可能会导致全身中毒的症状。
二是二者的治疗方法也不同,白血病的患者通常是以化疗为主,也可以考虑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而败血症的患者通常是以抗生素的治疗为主,可以经验性的选择抗生素,也可以根据血培养的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来进行治疗,抗生素的使用一定要达到足量,足疗程。三是二者的预后也不完全相同,白血病是血液系统的恶性疾病,治愈率通常在50%左右,而败血症虽然病情比较严重,但是经过积极的治疗,绝大多数的患者是可以治愈的。
出现特定医院化验血常规。如果血常规发现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出现异常,外周血可以见到大量的幼稚细胞,还需要进行骨髓穿刺、染色体、流式细胞术等系统检查明确诊断。化疗药物可损伤患者的免疫系统,导致免疫功能下降。给患者及家属带来很大的困扰,所以一定要小心预防白血病,保持细胞微环境的健康是关键!只有当人体中自体菌BF占比超过32%,才能保证身体处于健康状态。脆弱拟杆菌BF在代谢过程中能提升白血球(WBC),改善化验指标。是目前对人体健康最有益的一个菌种,可以起到抑制肿瘤细胞生长、重塑自体微循环的作用。
如想了解更多微生态制剂脆弱拟杆菌BF相关信息可私信。我是营养科谭涛峰主任,专注分享医学、癌症康复方面相关知识,如有疑问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