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葡菌败血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晶报评跟各国学一学城市抗内涝 [复制链接]

1#

晶报评:跟各国学一学城市抗内涝


从“5·20”到“5·23”,深圳四天两发暴雨红色预警信号。交警在水中指挥、隧道拖车,水务抢险队在奔波排险,市三防办的皮划艇已上街……友则在全城接力。为此,日本实行“雨水利用补助金”制度,比如水池每立方米补贴40-120美元,用于安装雨水净化器的设备采购。


徐丹


从“5·20”到“5·23”,深圳四天两发暴雨红色预警信号。交警在水中指挥、隧道拖车,水务抢险队在奔波排险,市三防办的皮划艇已上街……友则在全城接力。除了晒图示警、转发气象交警等部门的官方版积水堵路等信息外,友还纷纷发帖调侃:“欢迎到布吉来看海”、“原关外地段处处海景房”、“豪宅车位弱爆了,你家有船位皮划艇摩托艇位吗”……


事实上,深圳对“龙舟水”严阵以待,自去年起就治理了约200个内涝点,但“暴雨比涝”仍然考验着一个国际化现代化城市的执行力。在城市抗内涝方面,欧美各国的制度先行、利益驱动和创意设计,值得借鉴。


法国文豪雨果说,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因为城市的排水系统,市民大众生活中一般看不到,却一定会切身体会到。如何让“城市的良心”大大的好?这不仅是一个道德问题,更是一个法治城市的制度保障问题。比如,为了从源头上降低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德国早在上世纪就立法、制定“排水沟国标”、建设规划导则等,规定建筑设计、业主必须保证雨水下渗用地,以便城市通过雨水收集系统尽可能地减少公共区域建筑底层积水内涝的危险。雨水下渗用地主要包括绿地植被、水池排水沟、湿地、透水砖等,如果业主有钱就是任性,不肯使用透水材料以至于影响周边地面的雨水渗透、回收、再利用,那就交“雨水费”吧,即按不透水地面的面积征收城市排水管道使用费。


延伸阅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